第西章 暗语余波:老宅的星图
(一)雨夜的匿名信
秋雨来得猝不及防。
邱莹莹抱着一摞古籍从图书馆出来时,雨丝正顺着梧桐叶的脉络往下淌,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细密的水洼。她下意识加快脚步,怀里的《明州府志》被雨水浸湿了边角,泛出陈旧的纸香——这是王教授托她查的,说里面可能藏着市舶司与海外贸易的关联。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她摸出来,是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只有七个字:“星图石下,有半枚。”
邱莹莹的脚步顿住。雨幕里,图书馆的飞檐像浸在墨汁里的剪纸,模糊而诡异。她盯着短信,想起三天前古籍室暗格里的青铜匣,匣底确实刻着半枚星纹——和张主任父亲收藏的那方蜀锦残片上的星纹,正好能拼成完整的北斗七星。
“学姐!”苏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举着伞,发梢滴着水,“我刚黑了学校的监控,发现昨天凌晨两点,有个穿雨衣的人进了档案馆。”
邱莹莹接过伞:“谁?”
“没拍到正脸,但他抱着个纸箱子,”苏晚调出监控截图,“箱子上有市舶司的旧印章。”
雨势渐大。两人躲进校门口的咖啡亭,玻璃上蒙着层水汽。邱莹莹翻出笔记本,上面记着王教授的话:“星图石在老宅后院,是我爷爷当年运盐时用来对航向的。”
“老宅?”苏晚挑眉,“就是王教授提过的,吴启明假死前住的地方?”
邱莹莹点头。三天前警方调查张主任时,在他父亲的保险柜里找到份遗嘱,提到二十年前曾资助过一个叫“吴昭”的学者,但那人后来销声匿迹。而王教授的爷爷吴启明,正是吴昭的父亲。
“去老宅看看?”苏晚撑开伞,“我让陈默远程监控,要是有什么动静,他能立刻通知。”
雨幕中的老宅像座沉默的岛屿。青瓦白墙被雨水冲刷得发亮,朱漆大门上的铜环生了绿锈,门楣上“积善人家”的匾额歪了半角,落满枯叶。
邱莹莹掏出王教授给的钥匙——是从张主任办公室保险柜里找到的,对应老宅正厅的雕花木箱。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金属摩擦声在雨里格外清晰。
“吱呀——”
木箱打开的瞬间,一股霉味混着檀木香涌出来。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叠信笺,最上面那封的开头写着:“昭儿亲启,见字如晤。”
是吴启明的字迹。
(二)密信里的航海图
邱莹莹戴上手套,小心翻开第一封信。
“十年前的车祸后,我假死是为了避开张宏年的追杀。他以为我藏起了市舶司的密档,却不知真正的秘密,藏在星图石下的暗格里。”
“星图石是南宋海商用来导航的‘过洋牵星图’,上面的星位对应着海上星象。每月初一、十五子时,月光会通过三个主星位投射在水面,形成的影子指向海底的‘沉宝井’——那里埋着我父亲吴伯谦的商船,载着给抗元义军的军饷。”
邱莹莹抬头看向窗外。雨雾里的老宅后院,影影绰绰立着块青石板,正是王教授说的星图石。
“张宏年当年勾结海盗,截获了部分商船,却没找到‘沉宝井’。他以为密档里记着坐标,其实真正的坐标在星图石的暗格里——需要用‘三枚斜纹’的蜀锦包裹,浸透海水后,在月光下显影。”
“昭儿,若你能读到这封信,说明我己不在人世。但莫要悲痛,我己将暗语锁的设计图交给陈默的父亲(注:陈默现居美国,是古机械修复专家),他会在你二十岁时寄到你手中。记住,市舶司的秘密关乎一段被抹杀的历史,莫要让贪婪者得逞。”
信纸背面附着张草图,画着块刻满星纹的青铜锁,旁边标着“三枚斜纹”“海水显影”等字样。邱莹莹翻到最后一页,发现有行小字被墨迹晕染:“张宏年的孙子张越,最近在查老宅……小心。”
“学姐!”苏晚突然拽她的袖子,“陈默说,老宅周围有可疑信号!”
邱莹莹抬头,透过雨帘看见后院的星图石旁,站着个穿黑雨衣的身影。那人背对着她们,手里举着个仪器,似乎在测量什么。
“是张越!”苏晚眯起眼,“我查过他的车牌,那辆车今天没出现在学校!”
两人绕到后院围墙外。星图石前的黑影正用毛刷清理石面,雨水顺着他的雨衣帽檐滴落,在地上积成小水洼。
“张越?”邱莹莹喊了一声。
黑影猛地转身。雨水顺着他脸上的雨披滑落,露出一张年轻却阴鸷的脸——正是张主任的儿子,张越。他手里举着个金属探测器,指针正疯狂跳动。
“你们怎么进来的?”张越的声音像浸了冰,“这宅子早被我买了!”
邱莹莹亮出学生证:“我们是来查市舶司资料的。张主任没告诉你?王教授己经把当年的事说清楚了。”
张越的瞳孔缩了缩。他突然冲过来,抓住邱莹莹的手腕:“密档在哪?吴启明的日记呢?”
“放手!”苏晚从包里掏出防狼喷雾,对准他的眼睛。张越吃痛松手,踉跄后退时,金属探测器掉在地上,屏幕亮起,显示“检测到金属物体,深度1.2米”。
“沉宝井……”邱莹莹盯着探测器,“你说张宏年没找到,其实坐标就在星图石下?”
张越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突然笑了:“你们以为自己是救世主?我爸被抓了,可我查到,吴启明的‘沉宝井’里根本没有什么军饷,是张宏年当年故意造的谣!他真正的秘密,是和海盗分赃的账本!”
“所以你才来老宅?”邱莹莹皱眉,“你想找到账本,证明你爸是被诬陷的?”
“证明?”张越冷笑,“我要让所有人知道,吴启明才是伪君子!他表面上研究历史,实则和海盗勾结,把文物卖给外国人!”他从怀里掏出张照片,甩到邱莹莹脚边——是张泛黄的合影,吴启明和一个戴海盗面具的男人站在商船上,背后是堆积如山的木箱。
“这是……”
“十年前我在旧仓库找到的,”张越踩住照片,“吴启明的日记里写着,‘星图石下的沉宝井,藏着能改写历史的真相’。可他到死都没说,那真相是他自己的罪孽!”
雨越下越大。邱莹莹捡起照片,背面有行小字:“昭,有些事,连你也不能说。——吴”
“学姐,看星图石!”苏晚突然喊。
雨水冲刷着青石板,星图石上的纹路渐渐清晰——是北斗七星的图案,其中三颗主星的位置,正好对应着青铜锁设计图上的三个星位。
邱莹莹摸出王教授给的半枚星纹信物,放在石面上。雨水顺着信物的纹路流淌,竟在石面上晕染出淡蓝色的荧光,像极了海水。
“海水显影……”她喃喃自语,“需要用蜀锦包裹信物,再浸透海水。”
苏晚立刻从包里翻出陈默寄来的包裹——里面是块叠得方方正正的蜀锦,正是王教授说的“三枚斜纹”蜀锦。
“我来!”邱莹莹将信物裹进蜀锦,浸在星图石边的水洼里。
奇迹发生了。蜀锦上的斜纹逐渐显现出金色,像被注入了生命。当邱莹莹将蜀锦覆盖在星图石上时,石面突然传来轻微的震动,青石板边缘裂开道缝隙,露出下面黑洞洞的入口。
“沉宝井!”张越眼睛发亮,冲过去就要跳下去。
“等等!”邱莹莹拉住他,“吴启明的信里说,井里有危险!”
话音未落,井里传来“哗啦”一声水响,像是有什么东西浮了上来。
(三)井底的日记
手电筒的光束刺破黑暗。
井下的石壁上布满青苔,水深及膝。浮上来的东西是个铁皮箱子,表面锈迹斑斑,锁孔里插着把青铜钥匙——和王教授给的信物形状一模一样。
张越抢先捡起箱子,用匕首撬开锁。箱盖掀开的瞬间,一股腐臭的水汽涌出来,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叠日记本,最上面那本的封皮上写着:“吴启明日记 1985-1995”。
“这是我爸的字迹!”张越翻开日记,“1985年7月15日,晴。今日在海上遇海盗,船长说要见‘吴先生’……”
邱莹莹凑过去。日记里详细记录了吴启明年轻时随商船出海的经历:他原是蜀地盐商之子,因家道中落投身海运,却意外结识了海盗头目“浪里白条”周九,两人合作走私瓷器、丝绸,甚至……
“1987年3月2日,阴。周九说要送我件‘大礼’,是艘装着‘特殊货物’的船。我这才知道,他的‘生意’远不止走私……”
“1987年5月10日,雨。张宏年找上门,说愿意资助我研究市舶司,条件是共享‘沉宝井’的秘密。我鬼迷心窍,签了协议……”
“1990年11月18日,雪。张宏年派人杀了周九,嫁祸给我。我被迫假死,带着部分日记躲起来。原来,所谓的‘抗元军饷’,根本是他编造的借口,他真正的目的是掩盖和海盗分赃的证据……”
张越的手在发抖。他翻到最后一页,日期是2015年——正是吴启明“去世”的前一年:“张宏年的儿子张越在查老宅,他太像当年的我了。若我出事,务必让他知道,真正的秘密不在井里,在星图石的暗格里……”
“所以吴启明早就知道张宏年会杀他?”邱莹莹皱眉,“他故意留下日记,是为了揭露张宏年的罪行?”
“可他为什么不首接报警?”苏晚翻着日记,“这里有一页被撕掉了,边缘有血渍。”
邱莹莹注意到,日记本的第二十页有道明显的撕痕。她用手电筒照向井壁,发现石砖间有个凸起的机关。按下机关,石砖陷入墙内,露出个暗格,里面躺着半页被撕掉的日记。
“1990年12月5日,雾。张宏年说,只要我交出星图石的设计图,就放我一条生路。我假意应允,却在设计图里做了手脚——真正的暗语锁,需要用‘三枚斜纹’蜀锦和海水显影,而他手里的那把锁,是假的……”
“原来如此!”陈默的声音突然从手机里传来,“王教授给我的青铜匣,锁芯是按吴启明的设计图做的,而张宏年当年拿到的是仿制品!所以他根本打不开暗语锁!”
张越的脸色变得惨白。他盯着井里的日记,突然大笑起来:“原来你们早知道?王教授、吴启明,你们都是骗子!”他从怀里掏出个打火机,点燃了手里的日记。
“住手!”邱莹莹扑过去,却被他推开。火焰舔着纸页,很快吞噬了整叠日记。
“张越!你疯了?”苏晚想去抢打火机,被他一脚踹开。
“疯的是你们!”张越的眼睛被火焰映得通红,“我爸被关了十年,吴启明死了,你们却在这里装正义!我要让所有人知道,你们所谓的‘历史真相’,不过是一群骗子的谎言!”
雨越下越大,火势被雨水浇灭,只留下一堆焦黑的纸灰。张越蹲在地上,抱着头啜泣:“我爸昨天还在监狱里骂我,说我永远比不上吴启明……可他不知道,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
邱莹莹蹲下来,轻声说:“吴启明的日记里说,他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年相信了张宏年。他要我转告你,真正的秘密,从来都不在‘沉宝井’里。”
“那在哪里?”张越抬起头,眼里有泪。
邱莹莹指向星图石。雨水冲刷下,石面的星纹发出幽蓝的光,像极了夜空中的北斗。
“在星图里。”她说,“吴启明用星位记录了海盗的航线,用星象标注了文物的流向。真正的历史,藏在天上。”
(尾声)
三天后,明德学院的考古系实验室。
王教授捧着修复好的星图石拓本,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星纹:“这些星位对应的是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吴启明用星象为密码,记录了每一批货物的目的地。”
“那批‘特殊货物’……”邱莹莹问。
“是瓷器。”王教授翻开一本新到的考古报告,“去年在南海打捞的宋代商船里,出土了一批刻着‘星纹’的瓷器,经考证,正是吴启明日记里提到的‘货物’。它们不是走私品,而是用来和海外商人交换情报的‘信物’。”
“所以张宏年当年伪造‘抗元军饷’的谣言,是为了掩盖这些瓷器的真正用途?”苏晚问。
“没错。”王教授点头,“他嫉妒吴启明的学术成就,又想独占这些文物,所以才设计陷害。而吴启明假死,是为了保护这些史料,等待合适的时机公开。”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陈默抱着个木匣走进来,里面是修复好的暗语锁:“张越交来的,说这是他爷爷当年从吴启明那里骗走的。”
邱莹莹接过锁,将“月映三星”的暗语输入。锁“咔”地弹开,里面躺着张泛黄的纸条,是吴启明的字迹:“昭儿,记住,历史从不是非黑即白,但真相,永远值得被追寻。”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阳光透过窗棂,在星图拓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邱莹莹望着笔记上新增的线索,又看了看桌上的“莹光推理社第三期招新海报”——这次,海报上画着艘扬帆的古代商船,旁边写着:“寻找下一颗星,照亮历史的暗角。”
属于她的故事,还在继续。而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秘密,正等待着被一一揭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WN6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