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月日,沛县城外,泗水亭长刘邦刘季大人,与单父县吕公之女吕雉小姐,喜结连理。承蒙吕公与刘季大人错爱,邀我为这场婚礼的司仪。嘿,这辈子能主持亭长大人的婚礼,也算是我这张巧嘴的造化了!
天还没亮透,我就被请到了吕公临时租住的宅院。别看吕公是外来的,这排场可真不小!院子里张灯结彩,大红的“囍”字贴得满处都是,映得人心里也暖洋洋的。帮忙的伙计们穿梭不息,杀鸡宰羊,洗菜备酒,一派忙碌又喜庆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肉香、酒香,还有新采的野花香气,真是热闹非凡。
我特意换上了自己压箱底的那身最体面的衣服,反复演练着早己备好的吉祥话。心里头既兴奋又有点打鼓。为啥?这位刘季大人,可不是一般人!虽说眼下只是个亭长,但在沛县地面上,那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为人豪爽,交游广阔,县里的官吏、市井的豪杰,多有与他称兄道弟的。听说吕公是因为看中了刘季大人的“龙颜”和非凡气度,才执意要将爱女许配给他的,连县令的面子都没给!这般传奇,让这场婚礼更添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吉时快到了,宾客们也陆续到齐。好家伙!真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县太爷带着夫人亲自来了,主吏萧何大人、狱掾曹参大人,还有屠夫樊哙那憨货,都来了。院子里、门槛外,挤得满满当当,笑语喧哗,声震屋瓦。我瞧着刘季大人,今天他也穿上了崭新的长袍,平日里略带几分散漫的眼神,此刻也透着掩不住的喜气和一丝紧张。他一会儿跟这个打拱,一会儿跟那个碰杯,红光满面,活像个刚中了状元的新科进士。
“吉时到——!”我清了清嗓子,用足了力气喊道。这一声喊,如同平地惊雷,喧闹的院子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到了堂屋门口。
只见吕雉小姐,头戴凤冠,身着霞帔,在伴娘的搀扶下,缓缓走了出来。哎呀!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吕小姐本身就生得端庄秀丽,今日这般打扮,更是美得不可方物。她脸上带着一丝羞涩,眼神清澈,步履轻盈,走到刘季大人身边,宛如一对璧人。
我看得都有些呆了,赶紧回过神来,主持仪式:“一拜天地——!”
刘季和吕雉,并肩而立,对着门外的天地,深深一拜。我心里默念:愿苍天保佑,后土滋养,这对新人永结同心,福寿绵长。
“二拜高堂——!”
吕公和吕夫人端坐堂上,看着一对新人,脸上笑开了花。尤其是吕公,捋着胡须,不住点头,那眼神里满是“吾家有女初长成,得配贤婿甚欣慰”的得意。新人跪拜,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夫妻对拜——!”
这一拜,最是关键。刘季大人看着吕雉,眼神里充满了爱意和珍视;吕雉小姐抬眼望了望夫君,脸颊微红,迅速低下头去,但嘴角那抹甜蜜的笑意却藏不住。两人相对深深一揖,从此便要携手一生,风雨同舟。
“礼成——!送入洞房——!”
我高声宣布,话音刚落,院子里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和鼓掌声。樊哙那大嗓门最是响亮:“好!好!刘哥,恭喜恭喜啊!”
接下来便是婚宴。刘季大人今天是主角,被一群弟兄们围着敬酒,他来者不拒,杯到酒干,豪气干云。吕公也被县太爷等一众乡绅名流簇拥着,谈笑风生。我穿梭于各桌之间,说着吉祥话,维持着秩序,忙得脚不沾地,但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席间,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这刘季,真是好福气,娶得如此美娇娘!”
也有人说:“吕公好眼光!我看刘季绝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有大出息!”
我听着这些话,再看看被众人围绕、意气风发的刘季大人,又想想那位娴静端庄的吕小姐,心中感慨万千。这场婚礼,或许不仅仅是一个亭长的婚事那么简单。它汇聚了沛县的精英,也预示着某种未知的可能。
夜深了,宾客散尽,我也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回想起白天的一幕幕,刘季大人的豪爽,吕小姐的娇羞,宾客的欢腾,还有吕公那充满期许的眼神……这一切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只是个普通的司仪,见证过无数场婚礼。但刘季大人和吕小姐这场婚礼,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或许是因为它的盛大,或许是因为主角的不凡,又或许,我冥冥中感觉到,这场婚礼,将会是一段传奇的开始。
许多年后,当我己是垂垂老矣,躺在病榻上,听闻当年的泗水亭长刘邦,己登基称帝,号为汉高祖,而那位吕雉小姐,也成了母仪天下的吕后。我浑浊的眼睛里,忽然泛起了泪光,想起了当年那场热闹非凡的婚礼,想起了我声嘶力竭喊出的那句“礼成——!”
那一刻,我知道,我见证的,不仅仅是一场婚礼。我见证的,是一个王朝的序幕。而我,一个小小的司仪,也有幸在那历史的长卷上,留下了自己微不足道的一声喝彩。此生,足矣!
(http://www.220book.com/book/WOG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