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汉修庭记
时值大汉中兴,天下承平,百姓安乐。京城郊外,有一故吏旧宅,虽不算显赫,却也庭院深深,颇有几分古朴气象。宅主姓刘,乃汉家宗室旁支,为人敦厚,慕古风。然岁月流转,风雨侵蚀,庭院中几处屋宇渐显颓态,砖石松动,木漆剥落,连那院中老槐,也似有几分倦意,枝桠稀疏了些。
刘公看在眼里,念在心头。一日,召集家人与仆役,道:“吾家此院,承先祖之泽,庇佑子孙。今岁久失修,非所以安身,亦非所以示后人。吾意,当斥资修缮,复其旧观,兼以新巧,如何?”家人皆以为然。
于是,刘公请来城中有名的工匠头李师傅。李师傅年过五旬,经验老到,曾参与过郡府官衙的修葺。他领着几个徒弟,在院中仔细勘验了数日,梁柱、墙体、砖瓦、石阶,一一记下。又与刘公反复商议,定下方略:“刘公放心,屋宇主体结构尚属坚固,只需扶正梁柱,更换朽木,重新髹漆即可。庭院地面,青石板多有碎裂,当择新石替换,务必平整。那几处漏雨的屋顶,瓦片需尽数翻检,坏者更换,疏者加密。至于院中景致,老槐当悉心养护,去其枯槁,施以肥土。西侧那片荒地,可开一方小池,引活水入内,旁植杨柳,添几分雅趣。”
刘公颔首称善,修缮之事遂正式动工。
一时间,宁静的庭院热闹起来。工匠们各司其职,或搬运砖石,或刨削木料,或和泥抹灰,或攀爬屋顶。斧凿之声、敲打之声、呼喝之声,与清晨的鸟鸣、傍晚的犬吠交织在一起,竟也充满了生气。
李师傅果然名不虚传,指挥有度,要求严格。梁柱要选那坚实的柏木、松木,务求百年不腐;瓦片必是新窑所出,青黑光亮;漆料需是上等的桐油、生漆,调和均匀,色泽沉稳。他常对徒弟们说:“此乃汉家宅院,一砖一瓦,皆关体面。活儿要做得扎实,做得精细,方不负主人所托,不负我等手艺。”
刘公亦时常在院中巡视,见工匠们烈日下挥汗如雨,便命人送上解暑的绿豆汤;见徒弟们对一处榫卯结构不甚明了,便上前指点一二——原来刘公年轻时也曾喜好木工,颇有心得。一来二去,刘公与工匠们熟络起来,谈古论今,也常探讨些营造法式。
月余过去,修缮工程渐入佳境。歪斜的屋宇重新变得端方,剥落的墙壁换上了崭新的白垩,乌黑的瓦片在阳光下闪着光,松动的石阶被打磨得平平整整。院中的老槐树,经李师傅一番修剪养护,竟也抽出了不少嫩绿的新枝,焕发出勃勃生机。西侧的小池也己挖成,引入活水,碧波荡漾,几尾锦鲤在水中悠然游弋。池边新栽的杨柳,柔枝低垂,随风摇曳。
又过了数日,最后一道工序——给梁柱门窗上漆也己完成。工匠们收了工具,打扫干净庭院,向刘公告辞。李师傅拱手道:“刘公,幸不辱命,庭院己修缮完毕,请公验看。”
刘公携家人,漫步于焕然一新的庭院中,只见青砖铺地,粉墙黛瓦,屋舍俨然,窗明几净。阳光透过繁茂的槐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柳枝轻摆,池中水波粼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桐油香气,混合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
刘公抚须而笑,眼中满是欣慰:“好,好!李师傅手艺精湛,辛苦了!此院修缮之后,不仅坚固实用,更添了几分雅致。真可谓‘旧貌换新颜’啊!”
家人仆从,皆面露喜色。孩子们在院中追逐嬉戏,笑声清脆。
是夜,刘公独坐于庭院中的石桌旁,月华如水,洒在修葺一新的屋宇和庭院之上。他想起了先祖创业的艰难,想起了家族的传承,想起了工匠们辛勤的汗水。这庭院,不仅仅是一处居所,更是家族历史的见证,是大汉承平气象的一个缩影。修缮的是屋宇,延续的是文脉,守护的是一份安宁与希望。
他端起酒杯,遥敬夜空,心中默默祝愿:愿大汉江山永固,如这庭院一般,历经风雨而不倒,时常修缮而常新;愿百姓安居乐业,共享这太平盛世。
微风过处,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着他的心声。这修缮一新的庭院,在大汉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祥和。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汉最强皇子》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OG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