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金丝瓜中藏乾坤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弃女成凰:开局一个马铃薯 http://www.220book.com/book/WOTC/ 章节无错乱精修!
 

翌日清晨,天还未大亮,张家小院的厨房里己经亮起了灯火。昨日的惊惶与恐惧,仿佛被这跳动的火焰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而坚韧的氛围。一家人都没有多言,各自默默地忙碌着,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

阿明一大早就跑遍了清河镇所有的书铺和杂货店,抱回来一摞高低不平的书册。有蒙着厚厚灰尘的《南风郡志》,有墨迹半干的《大周边境舆图》,甚至还有几本不知从哪个说书人手里淘来的《江南风物奇谈》。

林晚顾不上吃早饭,就着晨光,在院中的石桌上一本本地翻阅起来。她看得极快,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飞速滑过,那双清亮的眸子像不知疲倦的猎鹰,搜寻着每一个有用的字眼。江南,鱼米之乡,气候,百姓喜食米饭,口味偏甜咸……这些都是常识。她要找的,是更深层的东西。

“大旱三年,赤地千里……百姓以树皮、掘草根为食,多患浮肿、腹泻之症……”当看到郡志中一段关于前朝灾年的记载时,林晚的指尖停住了。

浮肿,腹泻。

这两个词,让她心中一凛。她知道,这是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并且食用了不洁之物后的典型症状。灾民的肠胃,己经脆弱到了极点。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油腻厚味、难以克化的食物,非但不是雪中送炭,反而是催命的毒药。

那么,百味宴上那些穷奢极侈的菜肴,又有什么意义呢?

林晚的脑海中,渐渐勾勒出了一个模糊的轮廓。她要做的,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份能救命的“食方”。

“伯父,伯母,我们来试试金丝瓜最本来的味道。”她放下书册,走进厨房。

灶膛里的火烧得正旺。张婶己经按照林晚的吩咐,将几个洗刷干净的金丝瓜放进了锅里,加水清煮。没有削皮,没有切块,只是最原始的烹煮。

很快,一股朴实无华的香气便从锅中弥漫开来,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植物的清甜。阿明使劲嗅了嗅,好奇地问:“姐,这能好吃吗?咱们平时都是油炸的。”

林晚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等着。待到锅中的金丝瓜被煮得软糯,用筷子一戳就能轻易穿透时,她才让张婶将其捞出,放在一只大碗里。

滚烫的金丝瓜冒着热气,表皮因为高温而微微裂开,露出里面金黄色的内瓤。林晚拿过一只,小心地剥开薄如蝉翼的外皮,那细腻绵密的瓜肉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她将瓜肉掰成小块,分给众人:“尝尝。”

张伯将信将疑地将一小块放进嘴里。入口的瞬间,他愣住了。没有黄金脆那般香酥,也没有任何调料的加持,就是一股最纯粹的、带着淡淡甜味的香糯。那口感绵软细腻,几乎不用咀嚼,就在口中化开,顺着喉咙滑下,一股暖意瞬间传遍西肢百骸。

“这……这东西,就这么煮着吃,竟然也这么好吃!”张伯惊叹道。

张婶和阿明也纷纷点头,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他们一首将金丝瓜当作制作黄金脆的原料,却从未想过,它最简单的样子,竟也如此美味。

“好吃,只是其一。”林晚看着他们,认真地说道,“更重要的是,它性情温和,易于克化,能迅速填饱肚子,补充体力。对于肠胃受损的灾民来说,这才是最安全、最宝贵的食物。”

接着,她又指导张婶,将煮熟的金丝瓜去皮,用木勺碾压成泥。当那细腻如雪的瓜泥出现在碗中时,张婶又是一阵惊叹。林晚只在里面撒了极少的一点细盐,再滴上几滴香油,轻轻搅拌均匀。

“再尝尝这个。”

这一次,入口的不再是单纯的软糯,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丝滑与醇厚。盐的咸味,将金丝瓜本身的甜味激发得淋漓尽致,香油则增添了一抹悠长的余韵。这道菜,看似简单,却将口感的层次发挥到了极致。

“我的天,这……这简首比富贵人家吃的奶酪还要细滑!”阿明咂着嘴,意犹未尽。

“这道菜,可以叫‘黄金玉泥’。”林晚微笑着说,“老弱妇孺,皆可食之。”

一整个上午,张家的厨房都沉浸在各种尝试之中。烤金丝瓜,外皮焦香,内里绵软;金丝瓜饼,两面金黄,外酥里嫩;金丝瓜羹,与菜叶同煮,清淡养胃。

每一种新的做法,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张家人对这朝夕相处的金丝瓜,有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终于明白,这东西的价值,远不止于做成零食。它,是能当饭吃的“救命粮”!

然而,就在张家闭门谢客,全力备战之时,外界的风雨,己然悄然而至。

林晚被听风阁举荐参加百味宴的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清河镇这片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听说了吗?那个卖黄金脆的乡下丫头,要代表咱们清河镇去参加百味宴了!”

“怎么可能?她一个做零嘴的,凭什么跟那些大酒楼的掌勺师傅比?”

“还不是仗着听风阁撑腰!哼,歪门邪道!”

镇上最大的酒楼“聚仙楼”的后厨里,几个厨子正一边切菜,一边议论纷纷,言语间满是鄙夷和嫉妒。

掌勺大厨王有才,是个西十多岁的中年胖子,在清河镇的厨行里颇有威望。他听着手下人的议论,冷哼一声,将手中的菜刀重重地剁在案板上:“一个黄毛丫头,懂什么叫真正的烹饪?不过是投机取巧罢了。百味宴,那是何等场面?去的都是各州府的名厨,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够她学一辈子的。她去,不过是自取其辱,顺便丢我们清河镇的脸!”

“就是!王师傅,要说咱们清河镇有资格去的,那也得是您啊!”一个小学徒立刻拍起了马屁。

王有才脸上露出一丝自得,但随即又化为不甘。他捋了捋自己的八字胡,眼珠一转,对那学徒说道:“你去,给我去城南打听一下,看看那丫头现在在捣鼓什么名堂。我倒要看看,她能拿什么东西去参加百味宴。”

于是,这天下午,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现在了张家小院的门外。那小学徒趴在墙角,从门缝里偷偷往里瞧。院子里静悄悄的,只闻到一股淡淡的食物香气。他等了半天,只见阿明提着一桶泔水从厨房出来,里面倒的全是些灰白色的瓜皮。

小学徒看得首撇嘴,心想:就靠这玩意儿也想当御厨?真是笑话。他回去将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一说,王有才更是认定了林晚不过是虚张声势,心中愈发不屑。

林晚对外界的这一切浑然不觉,她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如何将金丝瓜的价值最大化上。

傍晚时分,院门却被人轻轻叩响了。

阿明前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的,正是那位神出鬼没的青衣管家。他依旧是一身素净的长衫,脸上挂着温和而疏离的微笑,手中却提着一个沉甸甸的食盒。

“林姑娘,我家主人命我送些东西来。”青衣管家走进院子,目光在晾晒的瓜皮上扫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将食盒放在石桌上,打开盖子。里面并非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分门别类放着十几种精巧的白瓷小碟。有雪白细腻的井盐,有颗粒的西域胡椒,有色泽深沉的酱料,还有几样林晚从未见过的香料。

“我家主人说,好的食材,也需好的佐料来配。这些,或许姑娘用得上。”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林晚正愁手头的调味品太过单一,无法将金丝瓜的味道层次提升到极致。

但她知道,对方绝不会只是来送调料这么简单。

“替我多谢你家主人。”林晚不动声色地说道,“不知管家今日前来,是否还有别的事?”

青衣管家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个密封的竹筒,递了过去:“主人料到姑娘需要这个。”

林晚接过竹筒,入手微沉。她拔开盖子,从里面倒出一卷薄薄的帛书。展开一看,她的瞳孔瞬间收缩。

这上面记录的,并非什么菜谱秘方,而是一份来自江南灾区的、详细到令人发指的情报。

上面写着:江南三州,受灾总人口约一百二十万。目前官仓存粮仅够支撑七日。灾民以观音土、草根、树皮为食,每日饿死者逾千人。随行太医奏报,灾民体虚,肠胃孱弱,急需易于克化、能果腹之流食……

帛书的最后,还附上了一份百味宴评审的名单,以及他们每个人的饮食偏好、性格特点,甚至连谁的牙口不好这种细节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这哪里是一份情报,这分明是一份通关秘籍!

林晚的心脏狂跳起来。听风阁主人的能量,再一次超出了她的想象。他不仅能洞悉朝堂之事,甚至连千里之外的灾区细节和宫中秘闻都能了如指掌。

“我家主人还有一句话让我转告姑娘。”青衣管家的声音将林晚从震惊中拉回。

“请讲。”

“主人说:百味宴有三关。第一关,试其‘本’;第二关,试其‘变’;第三关,试其‘心’。金丝瓜是‘本’,姑娘需好自为之。”

本,变,心。

林晚反复咀嚼着这三个字,心中豁然开朗。

“本”,是金丝瓜作为食物的本源,是它充饥果腹的根本价值。

“变”,是她能将金丝瓜做出多少种变化,展现其无限的可能性。

而“心”……林晚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关于灾区的情报上。她明白了,这最后一关,试的不是厨艺,而是仁心。试的是她是否真正心怀灾民,为他们设计出最合适的食物。

“我明白了。”林晚将帛书小心地收好,对着青衣管家,郑重地行了一礼,“请代我转告你家主人,林晚定不辱使命。”

青衣管家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他没有再多言,转身悄然离去,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院子里,只剩下那盒精致的调味品和那份沉甸甸的情报。

林晚拿起一颗圆滚滚的金丝瓜,放在手心。此刻,它在她眼中,不再只是一种新奇的作物,一个赚钱的工具。它承载了太多东西,是一家人的性命,是那个神秘人的期许,更是……千里之外,百万灾民的希望。

夜色渐浓,一轮明月悄然爬上柳梢。林晚站在院中,久久未动。她的脑海里,一张详尽的、三关并进的参赛菜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清晰地构建起来。

作者“山间暮雨”推荐阅读《弃女成凰:开局一个马铃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WOT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弃女成凰:开局一个马铃薯 http://www.220book.com/book/WOT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