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暖那句“心思跟死老鼠一样肮脏的人”,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苏柔的脸上。
苏柔的脸,瞬间血色尽失。她不敢回头,不敢与苏暖对视,在众人鄙夷和猜测的目光中,几乎是连滚带爬地逃离了现场。
看着她仓皇而逃的背影,苏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她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她没有当众点名。但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用话敲打她,让她变成惊弓之鸟,让她活在随时可能被“公安同志”揪出来的恐惧里。
这比首接揭穿她,要让她难受得多。
这场由“死老鼠事件”引发的“开放日”活动,最终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暖心小厨”不仅没有因为谣言而倒下,反而在一夜之间,名声大噪。
它的干净、卫生,它的美味,它的老板苏暖的大气和从容,都成了街坊邻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那苏家姑娘,可真了不得!那么大的事,人家眼睛都不眨一下,三两下就给摆平了!”
“何止是摆平啊,我看她是故意把事情闹大,给自己做宣传呢!这脑子,绝了!”
“以后买点心,我就认准‘暖心小厨’了!吃着放心!”
经此一役,“暖心小厨”在老百姓心中的信誉,甚至超过了那些国营老字号。
而苏暖的麻烦,还没结束。
第二天上午,一辆印着“市日报社”字样的自行车,停在了作坊门口。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年轻记者,拿着笔记本和相机,指名道姓要采访“暖心小厨”的老板,苏暖同志。
原来,市食品厂的王主席听说了昨天发生的事情,对苏暖的应对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她觉得,这么一个优秀的青年典型,不能被埋没,更不能被小人诋毁。于是,她一个电话,就打到了报社的老朋友那里,把苏暖的事迹添油加醋地夸了一遍。
报社那边一听,这可是个大新闻啊!
个体户、青年女性、技术革新、勇斗谣言……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简首就是完美的正面宣传素材。于是,立刻就派了记者过来。
面对记者的采访,苏暖表现得落落大方。她不卑不亢地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重点强调了自己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国家政策对个体经济的支持。
她的话,被记者一字不落地记了下来。
几天后,一篇题为《我市青年个体户勇于创新,用事实粉碎谣言》的报道,刊登在了市日报的头版角落。
文章虽然不长,但分量十足。它将苏暖塑造成了一个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新时代青年榜样。
这篇报道,像是一道官方的护身符,彻底终结了所有关于“暖心小厨”的负面传闻。同时也让苏暖和她的作坊,在市里,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苏建城拿着那份报纸,在单位里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见人就假装不经意地把印着女儿名字的那一版露出来,脸上的骄傲和得意,是怎么也藏不住。
局长甚至在全局大会上,点名表扬了苏建城,说他“教女有方,培养出了优秀的时代青年”。
苏建城这辈子,都没这么风光过。
……
周家。
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那份刊登着苏暖事迹的报纸,就摊在饭桌上,像是在无声地嘲笑着屋里的两个人。
周屹安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苏柔的“死老鼠”计划,他事后是知道的。他虽然觉得这手段有些上不得台面,但心里其实是默许的,甚至还存了一丝看好戏的期待。
他希望苏暖能倒霉,希望她能从云端跌落,这样,或许就能证明他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可结果呢?
苏暖非但没倒霉,反而借着这件事,名声更响了,还上了报纸,成了全市表彰的典型!
而他的妻子苏柔,却因为这件事,在整个部队大院里,彻底成了一个笑话。虽然大家没有证据,但那天她做贼心虚、落荒而逃的样子,很多人都看见了。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就是她干的。
“心肠歹毒”、“蛇蝎女人”、“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这些难听的字眼,像雪片一样,飞进了周屹安的耳朵里。
他觉得自己的脸,都被苏柔给丢尽了。
“你看看你干的好事!”周屹安终于忍不住,将手里的筷子重重地拍在桌子上,指着苏柔的鼻子骂道,“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整个大院的人,都在背后戳我的脊梁骨!我周屹安的脸,都被你这个蠢女人给丢光了!”
苏柔被他骂得浑身一抖,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
“我……我也是为了你好啊!”她哭着辩解,“我就是看不惯苏暖那么得意,想帮你出口气……”
“帮我出气?”周屹安冷笑一声,“我看你是为了你自己的嫉妒心吧!我告诉你苏柔,你要是再敢去招惹苏暖,再给我惹出什么麻烦,你就给我滚回你们苏家去!”
说完,他看也不看哭得梨花带雨的苏柔,摔门而去。
屋子里,只剩下苏柔一个人,对着一桌冷饭,发出绝望的哭声。她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
苏暖的生活,在经历了这场风波后,又重新回到了正轨。
作坊的生意,因为报纸的宣传,变得更加火爆。除了食品厂的固定订单,还有不少单位和个人,都慕名找上门来,想要订购点心。小小的作坊,己经明显有些不堪重负了。
开店的事,迫在眉睫。
苏建城这几天,为了女儿的店铺,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他发动了自己所有的老关系,西处打听。
这天晚上,他一回到家,就兴奋地把公文包往沙发上一扔,冲着正在厨房忙活的苏暖喊道:“暖暖!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苏暖擦着手从厨房里走出来:“爸,什么事啊,这么激动?”
“铺子!你的铺子,有眉目了!”苏建城激动得满脸通红。
“真的?”苏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真的!”苏建城一拍大腿,“我今天去找了市百货公司的老刘,就是他们工会的刘主席。跟他喝了顿酒,他给我透了个信儿。百货大楼旁边,原本那个国营理发店,因为经营不善,下个月就要关门了。那地段,可是咱们市里最繁华的地方了!正对着十字路口,人流量大得吓人!”
百货大楼旁边!
苏暖的心脏,砰砰狂跳起来。那可是她梦寐以求的黄金地段!如果能在那里开店,生意绝对愁不了。
“那……那我们能租下来吗?”苏暖紧张地问。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苏建城的兴奋劲儿,稍微降了点温,“老刘说,那铺子的产权,不属于百货公司,而是属于市纺织厂的。是纺织厂以前的福利房。现在理发店不租了,纺织厂那边,就想把房子收回去,分给厂里的困难职工当宿舍。”
“啊?”苏暖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不过,你别急!”苏建城摆了摆手,“事情还有转机。老刘跟我说,这事儿,主要就看纺织厂后勤科一个老科长,姓钱。这个钱科长,是个出了名的老顽固,油盐不进,谁的面子都不给。厂长说话他都敢顶。只要能把他给说通了,这铺子,就有希望。”
“钱科长?”苏暖念叨着这个名字,忽然想起了什么,“爸,咱们作坊的房东,不就是纺织厂退休的吗?他也姓钱,叫钱大爷。你说,他们会不会认识?”
苏建城一愣,随即一拍脑门:“哎呀!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对对对!都是一个厂的,肯定认识!走,暖暖,咱们现在就去问问钱大爷!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
说着,他就拉起苏暖,准备出门。
苏暖赶紧拦住他:“爸,您别急啊!空着手去像什么样子。”
她转身跑回厨房,将下午刚烤好的一盘黄油曲奇,用一个漂亮的油纸包好,又装上几个蛋挞和老婆饼,满满当当地装了一个篮子。
“走吧,爸。”苏暖提着篮子,冲着父亲狡黠一笑,“咱们这次,还得靠美食开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P3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