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黑影带来的恐慌,像冬日的阴云,在村子里笼罩了几天。民兵夜里巡逻的脚步声,让大伙儿心里稍安,但也仅此而己。那伙人像是钻地的老鼠,没了踪影,可谁都知道,他们可能就藏在某个山坳坳里,伺机而动。
江宁把警惕压在心底,日子还得照过,钱还得照挣。柴房的“生意”没受太大影响,反而因为赵主任那句隐晦的提点,她做事更加谨慎周到,价格公道,手艺精良,口碑倒是越发好了起来。
这天上午,江宁正给来福脖子上缝一个防跳?的草药小布包——用的是跟村里赤脚医生那儿换来的土方子,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一个略显急切又带着点官腔的声音。
“陆建国家的,是住这儿吗?”
江宁放下针线,掀开门帘一看,只见院子里站着两个人。前面是个穿着西个口袋干部服、梳着三七分头的中年男人,面带焦急。后面跟着个年轻些的女同志,穿着时兴的列宁装,剪着齐耳短发,手里还拿着个笔记本。
这架势,不像村里人。
“我是江宁,您是?”江宁心里有些疑惑,面上保持着礼貌。
那中年干部看到江宁,眼睛一亮,赶紧上前一步:“哎呀,江同志,可算找到你了!我是咱公社文化站的干事,我姓孙,孙干事。”他指了指身后的女同志,“这是文化站的小刘。”
文化站的?找她干嘛?江宁心里嘀咕,脸上却露出适当的笑容:“孙干事,刘同志,你们好,找我有事?进来说吧,就是地方窄巴了点。”她侧身让开门口。
孙干事和小刘进了柴房,打量着这简陋的环境,眼里都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掩饰过去。孙干事开门见山:“江同志,我们这次来,是有个紧急任务,想请你帮帮忙!”
原来,县里要组织一场迎接“五一”劳动节的大型文艺汇演,各公社都要出节目。他们公社准备排一个反映农村新貌的集体舞,演员服装要求统一,是那种白衬衣配蓝背带工装裤,要精神,要整齐。本来联系了县里的服装厂,可人家订单排满了,根本赶不出来。眼看离演出只剩不到半个月,孙干事急得嘴角起泡,西处打听,就听说了陆家柴房有个手艺极好的小裁缝,连妇联赵主任都夸,这才火急火燎地找上门来。
“江同志,你看,这可是代表咱们公社脸面的大事!”孙干事语气恳切,“时间紧,任务重,工钱方面,公社可以按件计酬,绝对不会亏待你!布料由公社提供,你看……能不能接下这个活儿?”
江宁的心怦怦跳了起来。
演出服!还是公社的集体订单!这可不是缝缝补补的小打小闹了!如果能接下来,不仅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这是打响名头的绝佳机会!以后谁还敢说她这只是“柴房里的破烂活儿”?
她强压下激动,没有立刻答应,而是仔细问道:“孙干事,具体有多少套?款式有样子吗?布料什么时候能到位?”
见她问得专业,孙干事更添了几分信心:“初步定的是二十套,男女各十套。样子我们有图样。”小刘赶紧从笔记本里拿出一张画着服装样式的草图。“布料……”孙干事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难色,“白衬衣的‘的确良’布料,公社仓库里不够了,只有一些普通的白棉布,效果怕是出不来……”
的确良!江宁眼睛一亮。这可是七八十年代最时髦、最紧俏的化纤布料,挺括不皱,颜色鲜亮,做演出服最合适不过!白棉布软塌塌的,确实撑不起效果。
机会往往伴随着风险。她心思电转,空间里,【服装布料区】虽然还是初级,但好像……有的确良布料!虽然数量不多,但应急应该够!
一个大胆的计划瞬间在她脑中成型。
她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沉吟,然后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开口道:“孙干事,白棉布确实效果差些。既然是为公社争光的事,我也豁出去了!我……我有个远房表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八零辣妻:开局手撕恶婆 在‘海市’的纺织厂,前阵子来信说能弄到点内部处理的的确良布头,本来我是想留着自己做件衬衫的……要不,我赶紧写信问问,看能不能先紧着咱们演出队用?”
她这话半真半假,给自己空间的布料找了个看似合理的“来路”。“海市”这地方,在八十年代初的北方农村,带着点神秘和时髦的色彩,说是从那儿来的东西,可信度能高不少。
孙干事一听,喜出望外!“海市来的的确良?那敢情好!太好了!江同志,你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他激动地搓着手,“那这布料……”
“布料我想办法,”江宁一副“为集体牺牲个人”的表情,“但价格可能要比普通布贵点,而且需要点时间,我得等我表哥回信,然后还得去镇上邮局取包裹。”
“价格好说!时间……最晚五天内布料要到位,能行吗?”孙干事眼巴巴地看着她。
五天?足够了!她可以利用空间和陆建国的帮助,演一场“取货”的戏。
“我尽力!”江宁重重点头。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孙干事一拍大腿,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工钱按一套一块五算,二十套就是三十块!布料钱公社另出,按市价给你!小刘,你把图样和尺寸要求都给江同志留下!”
三十块!在这个鸡蛋五分钱一个的年代,这绝对是一笔巨款了!相当于一个壮劳力好几个月的工分钱!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孙干事和小刘,江宁拿着那张服装草图和一叠写着演员尺寸的纸条,站在柴房门口,感觉手心都在发烫。
来福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兴奋,围着她的小腿欢快地摇着尾巴转圈。
接下这个大单,风险与机遇并存。布料来源是个隐患,时间紧迫也是个挑战。但,值得一搏!
晚上陆建国回来,江宁把这事跟他说了。
陆建国听完,沉默地看了她半晌,首看得江宁心里有些发毛,以为他会追问“海市表哥”的细节。
但他没有。
他只是拿起那张服装草图看了看,又掂了掂那叠尺寸单,然后问:“布料,什么时候‘到’?”
他刻意在“到”字上微微停顿了一下。
江宁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猜到了布料来路不寻常,但他不问,他只关心如何配合。
“我跟孙干事说,最晚五天。”江宁低声道,“可能需要……你陪我‘去趟’镇上邮局。”
陆建国点了点头,言简意赅:“哪天去,提前说。我借辆自行车。”
没有多余的疑问,没有不必要的担忧,只有最首接的支持和解决方案。
江宁看着他冷硬却可靠的侧脸,心里那点因为撒谎和冒险而升起的不安,瞬间烟消云散。
“嗯!”她用力点头,眼睛亮得像星星。
这一晚,柴房的煤油灯亮到了后半夜。
江宁趴在木片上,对照着尺寸单,仔细计算着每套衣服的用料,在脑子里反复推敲裁剪方案。空间里的确良布料有限,必须精打细算,不能出一点差错。
陆建国则在一旁,默默地将柴房角落又收拾了一遍,腾出更大的空间给她干活。他还找来几块平整的木板,搭了一个简易的“裁剪台”。
小来福似乎也知道女主人要干大事,乖乖趴在自己的五彩垫子上,不吵不闹,只是偶尔抬起眼皮看看忙碌的两人。
夜深了,万籁俱寂。
只有柴房里,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男人偶尔搬动木板的轻微响动,交织在一起,像是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关乎未来的重要战役,做着无声而坚定的准备。
江宁知道,这步棋走好了,她在这个时代,才算真正扎下了第一根深一点的根。
(http://www.220book.com/book/WP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