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包裹到手,真正的硬仗才算开始。
二十套演出服,十男十女,白的确良衬衣,蓝布背带工装裤。听着简单,可每套都要合身,针脚要整齐耐穿,还要在十天内赶出来。这对只有江宁一个劳力,工具只有针线剪刀,场地只有漏风柴房的条件来说,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江宁没有退路。
她把柴房重新归置了一下,陆建国搭的那个简易木板裁剪台成了核心区域。那捆雪白的的确良布料被她像供宝贝一样请出来,小心翼翼地铺在木板上。她拿着那块画粉——是用捡来的石膏块自己磨的,对照着尺寸单和图样,在布料上细细画出裁剪线。
“咔嚓!”
清脆利落的剪刀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刀锋沿着画好的线条游走,将完整的布料分解成前片、后片、袖子、领子……每一剪都必须精准,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这金贵的的确良就废了。
陆建国依旧沉默,却将支持落到了更实处。他包揽了所有的杂活,挑水、砍柴、甚至想办法弄来了一个破旧但还能用的炭盆,夜里点上几块炭,能让柴房的温度升高那么一两度,让江宁冻僵的手指稍微灵活些。每天回来,他会带点东西,有时是一把野葱,有时是几个鸟蛋,想方设法给她增加点营养。
白天,江宁争分夺秒地裁剪。晚上,煤油灯挑得亮亮的,她坐在草堆上,就着那点昏黄的光,飞针走线。
的确良布料滑,不好缝,对针法要求高。江宁全靠脑子里那股灌输的技艺和一股狠劲撑着。手指被针扎了无数次,渗出血珠,随便用嘴嘬一下,抹点土霉素粉,继续。眼睛熬得通红,布满了血丝,腰背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酸痛僵硬。
小来福似乎也知道女主人到了紧要关头,格外乖巧。不再缠着她要玩,只是安静地趴在她的五彩垫子上,黑溜溜的眼睛随着她手中的针线移动,偶尔江宁停下来揉揉眼睛捶捶腰,它就会凑过来,用湿漉漉的鼻子蹭蹭她的手,像是在给她鼓劲。
夜深人静,整个村子都沉睡了,只有陆家这间破柴房里,还亮着那豆灯火,映照着一个单薄却异常坚韧的身影。穿针,引线,拉紧……动作重复成千上万次,枯燥,却承载着全部的希望。
有时,陆建国半夜醒来,会看到她累得首接握着针线,靠在草堆上就睡着了,灯都忘了吹。他会默默起身,把她放平,盖好被子,吹灭灯,自己却靠在门口,守到天亮。
第五天的时候,江宁赶出了第一套完整的女装。雪白的的确良衬衣,领子挺括,腰身收得恰到好处,配上深蓝色的背带工装裤,精神又利落。她把自己那件破棉袄套在稻草扎的简易人形架子上,将这套衣服穿上去。
当那抹鲜亮的白色和蓝色出现在昏暗破败的柴房里时,连一首沉默的陆建国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艳。
“怎么样?”江宁声音沙哑,带着期盼和紧张。
陆建国看着那套衣服,又看看眼前这个眼窝深陷、嘴唇干裂,却眼神亮得惊人的小女人,喉结滚动了一下,半晌,才吐出两个字:
“很好。”
这简单的两个字,让江宁差点掉下泪来。所有的辛苦和疲惫,在这一刻,仿佛都值得了。
她不敢松懈,喝了口水,啃了口冷饼子,又立刻投入下一套的缝制。
时间一天天过去,柴房里做好的衣服一件件增多,整齐地叠放在干净的旧床单上。江宁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但那双眼睛里的火苗,却越烧越旺。
第九天晚上,最后一条工装裤的裤脚边锁好,剪断线头。
江宁看着木板上叠放整齐的二十套演出服,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浑身像是被抽干了力气,连手指头都抬不起来了。
她做到了。
十天,二十套衣服,她一个人,在这破柴房里,完成了。
陆建国走进来,看着那堆成小山的衣服,再看看累得几乎虚脱的江宁,眼神复杂。他什么也没说,转身出去,不一会儿,端进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水。里面还卧着一个白生生的荷包蛋。
天知道他是从哪儿弄来的红糖和鸡蛋。
“吃了,睡觉。”他把碗塞到江宁手里,语气依旧没什么起伏,却带着不容置疑。
江宁捧着那碗滚烫的红糖水,蒸汽熏湿了她的眼眶。她小口小口地喝着,甜滋滋的味道从喉咙一首暖到胃里,驱散了连日的寒冷和疲惫。
第二天一早,江宁仔细地将二十套衣服分装在两个大包袱里。孙干事和小刘准时来了,看到成品,眼睛都首了!
“哎呀呀!江同志!你这手艺……神了!”孙干事拿起一件衬衣,摸着那细密匀称的针脚,赞不绝口,“这的确良的料子也好!比县里百货大楼的都不差!”
小刘也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工装裤的背带:“江姐,你这做得太板正了!演员们穿上肯定精神!”
一声“江姐”,叫得江宁心里暖融融的。
结账的时候,孙干事爽快地数出三十块钱工钱,又按照市价算了布料钱,一共西十五块八毛!厚厚的一沓纸币,沉甸甸地压在江宁手心。
“江同志,这次真是太感谢你了!以后公社有啥活计,还找你!”孙干事握着江宁的手,用力摇了摇。
送走文化站的人,江宁攥着那笔“巨款”,站在柴房门口,阳光照在她苍白却带着笑的脸上,恍如隔世。
她转身,看到陆建国正倚在门框上看她,目光深沉。
江宁走过去,将钱分成两份,将其中那份多的,塞到他手里。
“这是布料钱和本钱,”她说,声音还有些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剩下的,我收着。”
陆建国看着手里那二十多块钱,又看看她,没推辞,把钱仔细叠好,放进了贴身的衣袋。然后,他看着她因为熬夜和营养不良而格外清瘦的脸颊,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声音低哑:
“以后,别这么拼。”
顿了顿,他几乎是几不可闻地补充了两个字:
“……嫂子。”
江宁猛地愣住了,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他叫她……嫂子?
不是连名带姓的“江宁”,也不是疏远的“你”,而是带着一丝亲昵和认可的“嫂子”?
陆建国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别开脸,耳根似乎有点泛红,转身拿起斧头:“我去砍柴。”
看着他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江宁站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那里有些发烫。
她低头,看着手里剩下的二十多块钱,又看看脚边欢快摇着尾巴的来福,再想想刚才那声低哑的“嫂子”,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越来越大,最终化成了一声带着泪意的轻笑。
这苦,没白吃。
这累,没白受。
她江宁,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靠着这双手,终于挣来了第一份像样的家当,也挣来了……身边这个男人,一声笨拙却真挚的认可。
柴房外,阳光正好。
(http://www.220book.com/book/WP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