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建裁缝铺”在村口扎下根,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江宁的手艺加上陆建国的踏实,让这小铺面在西里八乡都有了名气。那台深绿色的缝纫机从早响到晚,“嗒嗒”声成了村口最忙碌的背景音。
紧挨着裁缝铺的,是两间一首空着的土坯房。这阵子也开始叮叮当当地拾掇起来。没几天,门口也挂上了招牌——“为民杂货铺”。开店的是对三十多岁的夫妻,男人叫王为民,瘦高个,看着挺精明,女人叫吴彩凤,圆脸盘,见人就带三分笑。
杂货铺开张那天,鞭炮噼里啪啦响了一阵,引来不少看热闹的。王为民站在门口散烟,吴彩凤端着簸箕,里面装着水果糖,见小孩就抓一把,嘴甜得很:“以后街坊邻居缺个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尽管来啊!咱这货全,价钱公道!”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江宁想着以后就是邻居了,便从自己铺子里拿了两块用零碎花布拼的、带着绣花的桌布当贺礼送了过去。吴彩凤接过桌布,摸着上面细密的针脚,连声夸赞:“哎呦!江妹子你这手可真巧!这桌布做得比县里百货大楼卖的还好看!以后姐这铺子里要是需要弄个门帘、改个尺寸啥的,可得麻烦你了!”
“彩凤姐你太客气了,有事你说话。”江宁笑着应承。
起初,两家相处得还算和睦。杂货铺卖些日用品,裁缝铺做衣服,互不干涉,偶尔还能互相带点生意。吴彩凤是个爱捯饬的,经常拿着块布来找江宁做衣服,工钱给得也爽快。
可时间一长,味道就有点变了。
王为民看着裁缝铺每天人来人往,尤其是看到有些大姑娘小媳妇,拿着在镇上供销社都难买到的“的确良”布料来找江宁做衬衫,做完穿出来,那挺括鲜亮的样子,引得不少人羡慕询问布料是哪儿来的。他心里就开始活泛了。
这天,吴彩凤又穿着一件江宁新给她做的、淡黄色“的确良”翻领衬衫在杂货铺门口晃悠。邻村来买东西的几个妇女围着看,啧啧称赞。
“彩凤,这衬衫真精神!料子也好,在哪儿买的布啊?”
“是啊,这‘的确良’现在可不好买,镇上供销社都断货好久了。”
吴彩凤得意地一扬下巴,下意识就指了指隔壁:“嗨,就是江妹子那儿有门路,她‘海市’有亲戚,能弄到内部处理的好布头……”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味道就变了。传到后来,就成了“宁建裁缝铺”私下倒卖紧俏布料!
这风声,自然也传到了镇上的王师傅耳朵里。王师傅正愁找不到江宁的错处,一听这个,觉得机会来了。私下买卖布料,尤其是“的确良”这种紧俏物资,往大了说就是投机倒把!
他立刻写了封匿名信,塞进了公社举报箱。
没过两天,公社市管所(市场管理委员会)的两个干事,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宁建裁缝铺”。两人都穿着蓝色的确良制服,表情严肃。
“你就是江宁?”为首一个戴眼镜的干事掏出工作证晃了晃,“有人举报你这里无证经营,并且私下倒卖计划物资‘的确良’布料。有这回事吗?”
铺子里还有几个等着拿衣服的村民,一看这架势,都吓了一跳,不敢吱声。
江宁心里也是“咯噔”一下,但面上还维持着镇定。她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身:“两位同志,我这裁缝铺是正规的,在村里和公社都备过案的,做衣服收工钱,合法经营。至于倒卖布料,绝对没有的事。”
“没有?”另一个胖干事冷哼一声,目光在铺子里扫视,最后定格在墙角那卷江宁正准备给自己做件夏天衬衫的白色“的确良”布料上,“那这是什么?据我们所知,供销社最近可没有这批号的‘的确良’出售!”
那卷布,正是江宁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她心里发紧,知道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
“同志,这布是我自己的,不是用来卖的。”江宁解释道,“是我一个远房表哥从‘海市’寄来的,就够我做件衣服的。”
“远房表哥?‘海市’?”眼镜干事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质疑,“这么巧?谁能证明?发票呢?”
江宁哪里拿得出发票?她手心开始冒汗。周围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指指点点。隔壁杂货铺的王为民和吴彩凤也站在门口看,吴彩凤眼神有些躲闪。
就在气氛越来越紧张,两个干事准备进一步查扣那卷布作为证据时,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我能证明。”
众人回头,只见陆建国不知何时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张盖着红戳的汇款单收据和一张折叠的信纸,大步走了进来。他先是对两个干事点了点头,然后把收据和信纸递给眼镜干事。
“同志,这是我媳妇表哥从海市汇来的布款收据,还有随包裹来的信,上面说了是给家里人寄点布料做衣裳,不是买卖。”陆建国声音沉稳,目光平静。
眼镜干事接过收据和信纸,仔细看了看。汇款单金额不大,正好够买几米布,日期也对得上。信纸上的字迹略显潦草,内容也确实是家长里短,末尾提了一句寄了点布料。
这当然是陆建国提前准备好的“后手”。他心思缜密,早就料到布料来源可能会引人怀疑,便托他在部队时的战友,模仿笔迹写了这封信,又弄了张合规的小额汇款单收据,以备不时之需。
胖干事凑过去看了看,也没看出什么破绽。
眼镜干事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他把收据和信纸还给陆建国:“既然是这样,那可能是个误会。不过江宁同志,以后这种私人邮寄的布料,最好保留好相关凭证,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经营方面,也要严格遵守规定。”
“是是是,谢谢同志提醒,我们一定注意。”江宁连忙应道,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后背惊出了一层冷汗。
两个干事又例行公事地检查了一下铺子的营业执照,确认无误后,便骑车离开了。
看热闹的人群见没戏看了,也渐渐散去。
隔壁杂货铺门口,王为民扯了扯嘴角,没说话,转身回了屋里。吴彩凤脸色讪讪的,也没敢再看江宁这边。
江宁关上门,腿一软,差点没站稳。陆建国伸手扶住她。
“没事了。”他低声说,语气带着让人心安的力量。
“幸亏你……”江宁看着他,心里满是后怕和感激。要不是他未雨绸缪,今天这事恐怕难以善了。
陆建国没说什么,只是走到那卷“的确良”布料前,把它拿起来,递给江宁:“收好。以后,尽量少用。”
江宁明白他的意思。空间里的东西好,但在这个敏感的年代,太过扎眼就是祸端。
她接过布料,重重地点了点头。
经过这场风波,“宁建裁缝铺”算是经历了一次小小的考验。江宁更加谨慎,不再轻易拿出空间里过于特别的布料。而隔壁的“为民杂货铺”,经过这事,似乎也收敛了些,两家维持着表面上的客气,但那股子暗中较劲的意味,却隐隐流动起来。
江宁知道,在这奔涌的时代浪潮里,她这小船,不仅要会借风使力,更得时刻提防水下的暗礁。而身边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就是她最可靠的舵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WP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