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缠绵,荒村野店仿佛成了被世界遗忘的孤岛。昏黄的灯火在穿堂风中摇曳,将人影拉得忽长忽短,更添几分诡秘。共尉部将的盘查虽暂时过去,但那冰冷的刀锋和审视的目光,如同窗外冷雨,依旧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主角刘邦坐在条凳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粗糙的桌面。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对面蜷缩着、因低烧而微微发抖的范增,又瞥向通往后院那静止的门帘。危机并未解除,只是暂缓。他需要信息,需要了解这片区域的状况,需要找到一条真正的生路。
他的驭人之术,不仅在于临危应变,更在于主动布局,撬开他想撬开的任何嘴巴。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刻意堆积的惶恐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磨难后沉淀下的、略带沧桑的镇定。他招手唤来那惊魂未定的店家老丈。
“老丈,”刘邦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让人不得不集中注意力的力量,“方才多谢了。些许心意,不足挂齿。”他眼神示意了一下老丈紧攥着的玉佩,既点明酬劳己付,又暗示这只是开始。
老丈脸上立刻堆起谄媚的笑容:“哎呦,爷您太客气了,应该的,应该的……”
“不过,”刘邦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却透出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叔父(指范增)病体沉重,今夜怕是无法赶路了。还需劳烦老丈,寻个僻静干燥的角落,让他好生歇息,再熬些热汤药来。”他指了指范增。
范增适时地发出一连串剧烈的咳嗽,脸色在灯光下更显蜡黄,仿佛随时都会油尽灯枯。
老丈面露难色:“这……爷,不是小老儿不肯,只是这兵荒马乱的,留宿病人……”
刘邦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盯着老丈的眼睛,压低了声音:“老丈是聪明人。我这位叔父,若是能安稳度过今夜,将养好些,日后我必有重谢,金银帛缎,足够你后半生无忧。”他先许以重利,看到老丈眼中闪过贪婪之色。
随即,他语气骤然转冷,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杀气:“但若是他出了什么差错,或是……走漏了半点风声,引来了不该来的人。老丈,你说,那些军爷若是知道你这店里不仅藏匿‘可疑之人’,还‘病死’了一个,你这小店……还能开得下去吗?你这项上人头,还能保得住吗?”
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驭人之术的精髓被刘邦运用得淋漓尽致。
店家老丈浑身一颤,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他久经世故,察言观色的本事让他立刻明白,眼前这人绝非常俗的逃亡者,其手段和气场远非寻常百姓。那冰冷的威胁比方才军士的刀更让他恐惧。他连忙躬身,声音都带了哭腔:“爷!爷您放心!小老儿明白!明白!一定照顾好这位老先生,绝不透露半个字!我这就去收拾后屋,那屋子干燥,绝对安静!”
“很好。”刘邦满意地点点头,神色缓和下来,“去吧。先弄些吃的来,再与我细细说说,这附近……近来可还太平?方才那些军爷,这般严查,所为何事?可曾听闻……江东那边,有什么消息?”
老丈如蒙大赦,连连点头,先是手脚麻利地将几乎虚脱的范增搀扶到后院一间狭小但还算干净的后屋安顿好,又很快端来一盆寡淡的热汤和几张粗饼。
趁着刘邦吃东西的间隙,老丈拉过一张凳子,坐在稍远些的地方,压低声音,如同诉说秘密般道:“爷您问起这个……唉,这世道哪还有什么太平哟。自从垓下那边打了大仗,楚军败了,这江东江北地界,就全是汉军和各路王爷(指共尉等降汉诸侯王)的天下了。盘查得紧呐,特别是像您二位这样面生的外乡人,都要严加盘问,说是要捉拿西楚霸王项羽的余党……”
刘邦慢慢嚼着粗饼,眼神专注,示意老丈继续说。
“听说啊,”老丈的声音更低了,带着神秘,“那项羽还真是了得,乌江边那样十面埋伏,居然都让他带着虞姬冲出去了!眼下据说真的回了江东,正在吴中一带招兵买马,想要重整旗鼓呢!汉军那边能不着急吗?韩信大将军下了死命令,各条水道、陆路要道都设了卡子,严查往来人等,特别是防止江北的楚军残部偷偷南渡去投奔项羽。”
刘邦心中一动,项羽果然没死!而且还在抵抗!这消息不知是福是祸。
“哦?项羽竟如此悍勇?”刘邦故作惊讶,随即叹了口气,“也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说起这个,倒让刘某想起一桩旧闻。老丈久居此地,可曾听过……‘赤帝子斩白帝子’的传说?”
老丈愣了一下,没想到刘邦突然说起这个,挠头道:“好像……好像有点耳闻?说是沛县那边多年前出过一桩奇事,有一条大白蛇挡道,被一位贵人斩了,后来就传那是赤帝之子斩了白帝之子,是天命所归的征兆……爷您怎么问起这个?”
刘邦放下手中的饼,目光变得悠远而深沉,仿佛陷入了回忆。他缓缓道:“不瞒老丈,刘某便是沛县人士。当年那斩蛇之事……我恰在场。”
他顿了顿,观察着老丈好奇又敬畏的神色,继续道:“那夜也是风雨交加,我醉行于泽畔,忽见巨蛇当道,其鳞如雪,目光如炬,行人皆惊惧不敢前。我酒意上涌,拔剑曰:‘壮士行,何畏!’遂挥剑斩之,蛇遂分为两段,道路乃通。”他的语气平缓,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后来,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其故,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刘邦说到此处,目光灼灼地看向店家老丈,“众人方觉有异,再寻老妪,己不知所踪。而我当日所持之剑,自此之后,竟隐有龙吟之声,锋刃亦更利三分,人皆言乃天命所赐。”
他轻轻拍了拍腰间(虽然此刻那里或许并无宝剑),语气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感慨:“老丈,你说这天下纷扰,群雄逐鹿,最终谁能定鼎?岂非早有天数?区区一时之困顿,又算得了什么?”
这故事经由刘邦之口娓娓道来,结合他方才恩威并施的手段和此刻身处险境的从容,竟显得无比真实而具有震撼力。驭人之术,不仅在于利诱威胁,更在于构建神话,塑造天命!
店家老丈听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他看着刘邦,眼神彻底变了,从之前的畏惧、贪婪,变成了彻底的敬畏和难以置信!赤帝子?斩白蛇?天命所归?这些原本遥不可及的传说,竟然和眼前这个落难之人联系在一起!
“您……您难道就是……”老丈的声音颤抖着,几乎要跪拜下去。
刘邦微微一笑,伸手虚扶:“往事己矣,不必多言。老丈只需知道,善待于我,便是顺应天命。他日必有福报。”他再次强化了这层心理暗示。
就在老丈心神激荡,几乎要将刘邦奉若神明之际,后院忽然传来一声极轻微的、似有似无的金铁交击之声,随即又归于寂静,仿佛被雨声吞没。
两人同时一惊,看向通往后院的门帘。
那神秘的黑衫客?还是别的什么?
刚刚套取的信息和编织的神话,似乎又将卷入新的未知漩涡。
【剧情暂停,等待下一步指示】
主角(读者扮演的刘邦),您成功用斩白蛇的故事震慑了店家老丈,初步套取了关于追兵和项羽动向的信息,并将范增暂时安置。
但后院的异响再起,神秘的黑衫客始终是隐患。
您接下来打算:
1.亲自去后院探查,弄清黑衫客的底细和异响来源?
2.继续从尚未完全回神的老丈口中,追问更多关于本地路径、汉军布防等具体信息?
3.认为此地不宜久留,趁夜雨稍歇(或未歇),立刻带着(或不带)范增离开?
您的选择将决定刘邦如何应对这新的变数。请做出您的判断。
(http://www.220book.com/book/WPY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