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金鸢暗送反间计:李严构陷召武侯
祁山的秋风刚卷走最后一片落叶,司马懿就被蜀军送回了许昌。他拖着摔得生疼的腰,坐在府里的暖阁中,看着窗外飘落的细雨,手里攥着半截从改良鸢上掰下的竹条——败给诸葛亮的耻辱像根刺,扎得他寝食难安。
“父亲,曹睿虽没降罪,可咱们兵权又被收回了,再想翻身难啊!”司马昭端着参汤进来,脸上满是愁容。司马懿却突然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阴狠:“诸葛亮能靠竹鸢打胜仗,咱们就用竹鸢毁了他。你去查,蜀军里有没有对诸葛亮不满的官员,咱们从内部动手。”
三日后,司马昭就带回来了消息:“父亲,蜀汉的中都护李严,负责蜀军粮草调度,可诸葛亮总让他优先供应前线,两人私下里早有嫌隙。而且李严贪财,要是咱们给足了好处,他说不定愿意帮咱们。”
“贪财就好。”司马懿冷笑一声,当即让人把府里的黄金凑了千两,又让人改造了一只“暗送鸢”——比普通竹鸢小一圈,竹筐换成了密封的木盒,木盒里铺着防潮的干草,专门用来装黄金;鸢翼上涂了黑漆,夜里放飞不易被发现,还在鸢首绑了根细麻绳,能精准控制落点。
一切准备就绪,司马懿让人趁着夜色,把暗送鸢往蜀汉的永安城飘去——李严的粮草大营就驻扎在那里。为了怕被蜀军发现,他还让人在鸢身上挂了块绢帛,上面写着“李严大人亲启,蜀魏议和之礼”。
暗送鸢顺着风,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永安城粮草大营的后院。守院的士兵发现时,还以为是蜀军的传声鸢,刚要喊人,就见木盒上写着李严的名字,赶紧把木盒送到了李严的帐中。
李严打开木盒,见里面堆满了金灿灿的黄金,眼睛瞬间亮了。再看到司马懿附在绢帛上的信——“若能劝刘禅召回诸葛亮,此后每月送黄金百两,祁山粮草供应亦可暗中通融”,他着黄金,心里打起了算盘:诸葛亮在前线威望日高,自己早晚会被架空,不如顺水推舟,既能得黄金,又能趁机掌兵权。
当即,李严就给刘禅写了封密信,说诸葛亮在祁山大权独揽,私藏粮草,还与司马懿暗通款曲,若不及时召回,恐生变故。为了让刘禅相信,他还让人模仿诸葛亮的笔迹,写了封“请封王”的假信,一并送回成都。
刘禅本就昏庸,见了密信和假信,吓得魂不守舍,当即下旨:“召诸葛亮即刻返回成都,蜀军暂由李严接管!”
旨意传到祁山蜀军大营时,诸葛亮正和将士们调试新造的“渡水鸢”——这鸢的翅膀下绑着气囊,能浮在水面上,计划用来跨越渭水,首取长安。魏延拿着旨意,气得把文书摔在地上:“陛下糊涂!这肯定是司马懿的反间计!李严那小人收了好处,故意陷害军师!”
诸葛亮捡起文书,眉头皱了皱,随即又舒展开:“陛下有旨,不得不从。作者“金城208”推荐阅读《三国搞笑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不过在回去之前,咱们得把魏营的动静盯紧了,不能让司马懿趁机偷袭。”他让人把十只照明鸢改成“警戒鸢”,在竹筐里装着铃铛和烟火弹,日夜在营寨西周盘旋,只要发现魏军动向,就点燃烟火弹报信。
安排妥当后,诸葛亮才带着几个随从,踏上返回成都的路。可他刚走没几天,司马懿就收到了李严的密报——用的还是暗送鸢,绢帛上写着“诸葛亮己回成都,蜀军无主,可趁机进攻”。
司马懿当即召集兵马,带着新造的“攻城鸢”往祁山赶。这攻城鸢比之前的改良鸢还大,竹筐里能装十个士兵,筐底装着撞锤,计划用来撞开蜀军大营的栅栏。
可刚到蜀军大营外,就见天上飘着十几只警戒鸢,铃铛“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司马懿让人放箭射鸢,可警戒鸢飞得高,箭根本射不到,反而被鸢上的士兵点燃了烟火弹——红色的烟火在半空炸开,蜀军大营里立刻冲出一队骑兵,为首的正是魏延,手里挺着长枪大喊:“司马懿!军师早料到你会来,特意留我收拾你!”
司马懿没想到诸葛亮早有防备,只能下令进攻。可蜀军的警戒鸢不断在魏营上空盘旋,把魏军的动向看得清清楚楚,魏延根据鸢的信号,不断调整兵力,一会儿从左侧突袭,一会儿从右侧包抄,把魏军打得晕头转向。
攻城鸢刚靠近营寨栅栏,就被蜀军的抓钩火鸢钩住了翅膀,燃烧的棉团扔下来,把攻城鸢烧得冒黑烟,竹筐里的士兵纷纷跳下来逃命。司马懿看着溃败的队伍,气得首跺脚,却又无可奈何——没有诸葛亮坐镇,蜀军依旧靠着竹鸢占据上风,他根本攻不进去。
而成都城里,诸葛亮刚回来就面见刘禅,拿出李严私通司马懿的证据——那只送黄金的暗送鸢,被蜀军的警戒鸢发现后截获了,木盒里的黄金和司马懿的信都还在。刘禅见了证据,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当即下令把李严打入大牢,又下旨让诸葛亮重返祁山。
诸葛亮回到祁山时,魏延正带着将士们庆祝——不仅打退了司马懿的进攻,还缴获了几只攻城鸢。见诸葛亮回来,将士们纷纷围上来,欢呼声响彻营寨。
司马懿得知诸葛亮重返祁山的消息,坐在帐里,看着手里的暗送鸢图纸,长长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这反间计不仅没毁掉诸葛亮,反而让蜀军的警戒鸢更厉害了。接下来,想要打败诸葛亮,怕是难上加难了。
蜀军大营里,诸葛亮正让人改良从魏营缴获的攻城鸢,打算把它改成“运粮鸢”——竹筐里装粮草,能跨越山路,给前线送粮更方便。魏延则缠着工匠,要给运粮鸢装个“防御弩”,防止魏军偷袭。
祁山的风又吹了起来,带着几分寒意,可蜀军大营里却暖意融融。诸葛亮站在营门口,望着魏营的方向,心里清楚,与司马懿的较量还远未结束。但只要有这些带着智慧的竹鸢,有将士们的齐心协力,收复中原的目标,就永远不会遥远。而那只曾用来传递反间计的暗送鸢,此刻正摆在蜀军的工匠坊里,成了诸葛亮新发明的“灵感来源”——他要让这原本用来构陷的物件,变成守护蜀军的利器。
(http://www.220book.com/book/WPY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