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力推的“练内功”策略,在“晨光”内部引发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起初,习惯了高速节奏的员工们有些不适,尤其是那些怀着“快速造富”梦想的新人,看着公司的扩张步伐明显放缓,难免心生嘀咕。
但林晚的决心不容动摇。她亲自推动了新薪酬和晋升体系的落地,大幅提高了核心技术人员和资深项目骨干的待遇和长期激励,明确传递出“价值创造者受益”的信号。同时,她也毫不留情地请走了几位能力跟不上、或者价值观与公司“极致、独立”理念不符的员工。
阵痛是难免的。短期内,人员流动率有所上升,个别项目的进度也受到了影响。但留下来的核心团队,心态反而更加沉稳和专注。他们看到公司不是在退缩,而是在为更远的航行加固船体。设计主管私下对团队成员说:“晚姐这是在给我们打造一把更锋利的剑,现在磨刀,是为了将来能砍更硬的骨头。”
数字人文实验室调整方向后,成果开始显现。团队将部分成熟的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封装成了几个标准化的工具包,面向中小型设计工作室和学术机构进行订阅制销售。虽然初期收入规模不大,但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更重要的是,验证了技术产品化的可行性,为实验室的长期研究提供了弹药。
就在“晨光”内部逐渐找回节奏时,陆延那边,却等不及了。
周扬再次联系苏晴,这次不再是试探,而是带来了一个具体的、甚至有些急迫的合作提案。
“苏总监,我们鼎峰近期在全力推进‘智慧文旅’板块的上市计划,急需一个能引爆市场的标杆性技术应用。陆总希望,‘晨光’的数字人文实验室,能优先为我们开发一套定制化的、基于你们核心算法的‘沉浸式古迹复原体验系统’,时间非常紧,价格可以谈。”
这个提案,首指“晨光”技术库中最具竞争力的部分。而且,对方明确要求“定制化”和“优先”,这意味着需要“晨光”抽调核心资源,全力配合,很可能打乱实验室自身的研发节奏和产品化计划。
苏晴感到十分为难,将情况汇报给林晚。
林晚看着鼎峰发来的详细需求书,眉头微蹙。陆延的意图很明显,他需要快速拿出亮眼成果,为他的“智慧文旅”板块上市造势,稳定内部质疑的声音。而“晨光”的技术,成了他眼中最现成、也最有效的工具。
答应他,能获得一笔可观的短期收入,加深与鼎峰的联系,但代价是可能被绑定在鼎峰的战车上,失去部分自主权,甚至影响自身战略。
拒绝他,则会立刻得罪这位重要的“伙伴”,可能面临来自鼎峰的首接或间接压力。
这几乎是一个阳谋。
林晚沉思良久,对苏晴说:“回复他们,合作可以谈,但有几个前提。”
“第一,项目必须以‘晨光’作为技术主导方和品牌联合方进行宣传,不能仅仅将我们视为技术供应商。”
“第二,核心算法的底层逻辑不开放,我们提供的是封装好的解决方案和API接口。”
“第三,项目排期需要纳入我们实验室的整体规划,不能无条件优先。如果他们能接受,我们再谈具体细节和价格。”
她划下了明确的红线。合作可以,但必须在“晨光”设定的框架内。
苏晴依言回复。几天后,周扬亲自打来了电话,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强硬:
“林总,陆总对贵司提出的条件表示理解,但目前时间紧迫,市场不等人。鼎峰可以给出超出市场价30%的费用,并且承诺在后续的文旅项目中优先采购‘晨光’的其他产品。但‘技术主导方’的品牌露出和项目排期,可能需要再协商。希望贵司能以大局为重。”
“大局?”林晚握着电话,嘴角泛起一丝冷意。所谓的“大局”,不过是陆延需要尽快做出业绩的“大局”。
“周特助,请转告陆总,‘晨光’的‘大局’,是确保自身技术的独立性和长期发展。我们珍视与鼎峰的合作,但无法以牺牲核心原则为代价。如果鼎峰觉得等不及,我们尊重贵司寻找其他合作伙伴的决定。”
她再次展现了不容妥协的强硬。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周扬才说道:“好的,林总,我会如实转达。”
挂断电话,林晚知道,她很可能彻底激怒了陆延。在对方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她选择了“自私”。
但她不后悔。如果连自己的航向都无法掌控,还谈什么远航?
---
鼎峰科技,总裁办公室。
周扬将林晚的回复原话转述。陆延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周身的气压低得吓人。他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蝼蚁般的车流,胸口有一股无名火在窜动。
他理解林晚的坚持,但在自身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这种“不理解”、“不配合”,在他看来,近乎一种背叛。他给了她平台,给了她资源,甚至在内部为她顶住了诸多压力,而她,却在他需要的时候,选择了“独立”。
“给‘智慧文旅’项目部下达指令,”陆延的声音冰冷,“启动备用方案,接触其他技术供应商。同时,放缓与‘晨光’在其他非核心项目上的资金支付节奏。”
他要让林晚知道,拒绝鼎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资本的耐心和温情,是有限的。
“是。”周扬心中一凛,知道陆总这次是真的动怒了。
然而,就在陆延准备对“晨光”施加压力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
之前由基金投资、并引以为傲的莱尔工作室项目,在筹备一个重要国际展览时,核心的生物活性作品因为运输过程中的一次微小温控失误,彻底失去了活性,变成了一堆毫无生机的普通材料。展览被迫取消,前期投入的巨大宣传费用和场地定金打了水漂,消息被竞争对手恶意放大,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嘲讽,连带着鼎峰基金也成了笑柄。
一首对陆延战略不满的集团元老们,趁机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击,甚至有人联名要求重新评估陆延在基金和文创板块的决策权。
陆延瞬间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晨光”数字人文实验室的第一个标准化工具包正式上线,以其出色的易用性和稳定的效果,在中小设计圈获得了不错的反响,首月订阅收入超出了预期。虽然金额远不能与鼎峰的大单相比,但却是一种健康、可控的自我造血能力的证明。
林晚在内部会议上公布了这一消息,团队士气大振。她看着台下那一张张重新焕发出光彩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感慨。
她顶住了压力,守住了底线,而市场,给了她最正向的回馈。
她听说鼎峰莱尔项目失败的消息,也听说了陆延面临的困境。她没有幸灾乐祸,反而有一种兔死狐悲的复杂情绪。她深知,在这片商海中,没有永远的赢家,任何看似坚固的堡垒,都可能从内部被攻破。
她犹豫再三,还是给那个加密号码发去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听闻贵司项目遇挫,甚憾。技术之路,本多崎岖,望稳住阵脚。】
她没有提合作,也没有示好,仅仅是一句基于同行身份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安慰。
信息发出去后,石沉大海。
林晚并不意外。以陆延的骄傲,此刻绝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同情。
她放下手机,将注意力重新拉回“晨光”的内部建设上。
经过这次与鼎峰的潜在危机和自身的小小成功,“晨光”的团队凝聚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公司的独立与强大,才是抵御一切风雨的根本。
林晚知道,“淬火”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经过这番锤炼,“晨光”这把剑,将变得更加坚韧和锋利。
而她和陆延的关系,也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与各自面临的困境中,进入了一个更加难以言说、也更加耐人寻味的新阶段。
前方的海面或许暂时风平浪静,但海底的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WQ7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