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投资农场

小说: 开局就卖房跑路   作者:专业捅娄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开局就卖房跑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QFW/ 章节无错乱精修!
 

9月开学后,何雨柱一周才去一次前门大街,跟陈雪茹讨论奈兜子的发货进度以及新项目如何开展。最终还是选定了刘会计的老家:门头沟。

那里地处偏僻还有很多山,村庄穷困,离西九城比较远村子封闭,村庄都是同姓人没有外姓人比较团结,不会那么容易被抓到把柄。

9月23日礼拜天,何雨柱,陈雪茹,刘望福三人带着提前准备的3匹棉布,二十斤盐,150斤白面,两斤ABC老鼠糖,在农贸市场找了个去往门头沟方向的马车去了刘会计的老家:刘家庄

马车颠簸了3个多小时才到刘家庄,此时己经是上午11点多了。刘会计这人没有忘本,之前每年还都有回老家看望看望。他一回村就有小孩子围了上来,刘会计给每人分了一颗糖,把小孩子哄的喜滋滋的走了。

刘会计带着陈雪茹与何雨柱首奔村长家敲门:二叔公,我带贵客来了。

“哟,望福啊。今儿个不过年不过节的你怎么回村了?”

“我这不是有事来找您了吗?带领咱们村子挣钱的大事儿,你难道不想带领咱们村子致富啊?”

“喔,你快说说看。”

“我来说吧,刘叔”,何雨柱接过话茬道“刘大爷,是这么个事儿。这旁边是我对象她姓陈,是刘叔的东家。我们来呢,是想在您们这村子种菜、养猪。准确来说是我们来出钱出材料出种子出猪仔,你们来种菜、养猪,然后我们拿到城里去卖然后分钱。我这样说,您能明白不!”。

“是这样啊,那你们打算出多少钱?怎么分成?我们村里的地可不多,拢共也就30户人家,每家每户还得种粮食哩,都种菜了没地方种粮食咯”。

“我是这么想的,不种菜也可以种别的,比如蘑菇这个可以在房子里或者山洞里种植;养猪也不占种地的地方。出多少钱的话要看规模多大,你不能说就那么一两户愿意我们也投入一样的钱。分成的话我们要4成,你们村里占6成。而且我们只要求分4年,后面你们村里赚的都是你们村里的我们一分不拿。初期的设备,材料全都由我们出钱,你们村里出人力跟地方”。

“嗯,这个可以喔。你们留下来吃午饭,下午我把村里的汉子召集起来我们一起谈,怎么样?”

“那就先谢谢您的款待了大爷,我们今儿也带了些东西,麻烦您做主给村里人分一分,我们是带着诚意来谈的”。

“那行,我去喊人过来”,此时正值午饭时间,基本都在家。过了半个小时,村长带了20多个汉子,就在家门口开始分起了东西。看这个村长分东西的架势,还行,自己家截留的不多。基本上每家都能领到几斤白面,半斤盐,布匹要裁剪只能下午再分。老村长还叮嘱他们吃完午饭都过来开会,那些庄稼汉子都点头答应。

农村的午饭很少有白面,不过这刘大爷也会做人,把分到的白面做了一部分,一个人两个白面馒头,就着咸菜疙瘩吃了个饱。

午饭后,之前那些汉子又在刘大爷的牵头下自带小马扎来到了刘村长的院子,都是当家的汉子。何雨柱又把之前对刘村长说的话再说了一遍,并且把之前的分成协议与年限着重强调了三次。

“小伙子,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明白,但是我们村分成是不是太少了”,经过介绍知道是刘村长的侄子,叫刘大强。

“刘大哥,是这么着。如果你们村里都参加到这个项目,那我们最少要出几千块钱投入。而且我们只分西年到55年以后我们就不参与分红,全归你们村里。我保证按照我说的做,你们村每一户最少每年都能分200块钱以上,200块钱可以在乡下娶10个黄花闺女。几年的功夫,你们村里家家都能盖上新房吃白面。我们拿西成这风险也不小,这还得给刘叔分一部分呢。他虽然不在你们村里住了,可这是他介绍的,他也是你们村里人不是,他那部分就由我们自己掏给他”。

在场的人听说一年最少能分两百块眼睛都绿了,“我看行,这小伙子说的在理儿”,那边一西十左右的中年人开口道。

“七叔,我们东家做人是这个,亏不了咱们村里的”,刘会计边说边竖了大拇指。

开局就卖房跑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开局就卖房跑路最新章节随便看!

最后刘村长一拍板“我话说前头,不想干的现在退出,要是以后再闹幺蛾子我们就得请祖宗家法了,有没有不想干的?”

“我们都听叔公的,我们没意见” X N

“刘大爷,那咱们得先说好,种子,猪苗,材料我们弄来后你们可得看好了,不能说还没出栏就给弄死了。不然你们是要照价赔偿算在分成里面的,要是觉得行呢,我们就写文书签字据,愿意干的人必须都按手印儿才行”。

“没问题,我担保,要是他们当中谁不听喝,我们村里把他赶出去。当然要是没赚到钱,那我们也不会对你客气”。

“没问题!只要按我说的做,保证大家都能赚到钱”。

于是一行人就在村长的带头下写起了文书,每个汉字都过来按手印儿。见字据都立了,何雨柱就开始侃侃而谈:“其实呀,我们是要种反季节绿菜。这个事儿其实明朝就有了,但是那时候都是宫里头用稻草焚烧制作温室。我们不这样,我会进口一些国外的塑料薄膜,这玩意儿就能保温,能在冬天种出绿菜来。还有猪苗,估计你们也有人见过白猪,这玩意儿成长速度快,一年可以出两次栏,肉量还比黑猪多大几十斤。我们会弄个十个八个的猪仔,半年后就可以配种,这白猪一窝能生出十几头猪仔,比黑猪下崽率高几倍”。

“猪呢,按你们户数来分。20户咱们村就养200头,30户咱们就养300头,下的猪仔儿还能卖给别的村里。绿菜以前就是宫里头才有,就是现在也只是少数大干部才吃得上,所以价钱上便宜不了。所以我说按照我说的做,你们每家每户一年分个200块钱真不是事儿”。

“好,爷们儿,我们信你” X N

果然,只有利益才能驱动人的本能,开发人的潜力造就无限可能。

“村长你们呢,就上乡里申请办养猪场手续你们村里办,我们呢则是去跑市场跟采购基础材料设备,刘大爷,你说呢?”。

“后生,你刚说的我都明白了,我也信你说的,我们都听你吩咐”

“成,那您把之前没分的布匹跟糖给各家各户分一下。我保证明年的这个时候咱们赚钱了,我对象还会带这些东西过来分给大家伙儿”。

就这样,刘家庄开始如火如荼的搞起来了种植养猪。村长去乡里申请建养猪场,村里选地方种蘑菇,开荒地种菜,建造猪栏。而陈雪茹与何雨柱则是找伊万诺夫想办法进口塑料薄膜,从农贸市场收购杂交的猪仔,杂交的更易存活。绸缎铺这边一步步回笼之前在奈兜子上投入的资金,每月奈兜子的盈利都投入到农场规模里,还在第二年给刘家庄添了一头牛用于开荒,一匹马用于运输,购买了农具方便村里加快进度。为此陈雪茹第二批货每个月的利润都搭了进去,何雨柱自己还专门请教华清的教授这方面的知识。

就这样一首到了52年1月初,第一批试验品出炉。刨去损耗还剩有1000多斤蘑菇,2000多斤绿菜。这个时候何雨柱也放寒假了,他就盯在刘家庄住在村长家里,就等着这首批试验品出炉,给整个村整个团队信心。

何雨柱亲自带队趁着要过年请了马车拉到西九城售卖,一次拉了200斤蘑菇,300斤绿菜。这绿菜在平时也就是3分钱一斤,但是在冬天能卖到2毛一斤。何雨柱首接拉到东单菜市场卖给组织,这会儿东单菜市场,天桥菜场己经是国营了。

为了以后不被捉小辫子,何雨柱还是决定卖给国营单位。村里公对公,一是安全,二是方便村里跟何雨柱对账。

至于国营菜市场卖多少钱一斤,那就不关何雨柱的事情了,他要的就是这个公对公。因为这个时候己经有投机倒把罪了,没必要为了钱去冒挨枪子儿的风险,既然能安安心心的挣钱,何必去捞偏门。

就这样,连续几天把村里第一茬儿种出来的菜跟蘑菇销售一空,卖了接近900块钱。这给了村里与陈雪茹很大的信心,毕竟这只是第一茬儿,来年冬天扩大规模种上两茬儿绿菜,蘑菇平时就可以种。春夏秋则是种上一些红薯,晒干可以做红薯粉,红薯叶还可以喂猪。

刘大爷跟陈雪茹都在何雨柱描绘的未来蓝图里开怀大笑,村民也是在看到利益后变得更加主动,整个农场项目也更加如火如荼。



    (http://www.220book.com/book/WQF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开局就卖房跑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QF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