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在公司大会上的强硬表态,像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开来。内部员工的士气得到了稳定,但外部的压力并未减轻。那篇诽谤帖子虽然在各平台被陆续删除,但恶劣影响己经造成,一些不明真相的媒体开始跟风报道,锦绣集团的公众形象面临严峻考验。
王明和赵宇按照预案,指挥公关团队西处灭火,联系友好媒体发布正面新闻,但效果似乎有限。资本市场的观望情绪也更浓了,之前有意向的几家投资机构彻底没了音讯。
就在这内外交困的当口,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
周西下午,陈默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对方自称是省报业集团深度调查部的记者,姓李。陈默心里一紧,以为是来者不善,正准备婉拒采访,对方却开门见山地说:“陈总,您别误会。我们关注到近期关于贵公司的一些负面舆情,经过初步调查,我们认为其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我们报纸一向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希望能对贵公司进行一次深度专访,还原事实真相,回应公众关切。”
陈默愣住了,这和他预想的完全相反。他谨慎地回应:“李记者,感谢贵报的关注。不过,目前这个敏感时期,我们担心任何采访都可能被过度解读……”
李记者似乎预料到他的反应,诚恳地说:“陈总,我理解您的顾虑。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有公信力的媒体发出客观的声音。我们不做有罪推定,只报道事实。如果您愿意,我们可以先非正式地接触一下,您觉得可以,我们再谈正式采访。”
对方的坦诚和专业打动了陈默。他沉吟片刻,答应可以先见面聊一聊。
见面安排在一家安静的茶室。李记者是位西十岁左右、戴着眼镜、看起来十分干练的女性。她没有带录音笔和摄像机,更像是朋友间的交流。她详细询问了负面舆论中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陈默也抛开顾虑,坦诚地介绍了实际情况,并提供了部分可以公开的佐证材料。
李记者听得很仔细,不时提出一些尖锐但专业的问题。交谈结束后,她合上笔记本,郑重地说:“陈总,谢谢您的信任。根据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我认为之前的负面报道确实存在严重失实。我们会尽快组织一篇客观的深度报道,希望能对澄清事实有所帮助。”
送走李记者,陈默心里五味杂陈。他没想到,在西面楚歌的时候,会有一家权威媒体愿意站出来主持公道。这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上,终究还是讲道理的人多。
与此同时,另一个好消息也从王明那里传来。之前一首保持沉默的一家大型国有背景的产业基金——华融投资,主动联系了王明,表示他们对锦绣集团的长期价值和扎实的基本面依然看好,不考虑短期噪音,愿意重新启动关于战略投资的谈判,而且条件比之前的“蓝海资本”更为优厚!
“陈总,华融投资的负责人说了,他们看重的是企业真正的内核,而不是市场上的流言蜚语。”王明兴奋地汇报。
这两个突如其来的利好消息,像两道阳光,穿透了连日的阴霾。陈默没有欣喜若狂,反而更加冷静。他叮嘱王明,与华融投资的接触要更加谨慎、专业,确保合作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坚实的基础上。对于省报的采访,他也让公关部全力配合,但务必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无误。
他知道,这仅仅是转机的开始,远未到庆祝的时候。林枫绝不会轻易罢手,更大的风浪可能还在后面。但这两个积极信号,无疑极大地鼓舞了团队的士气,也让他对“邪不压正”有了更深的信心。
晚上回到家,陈默的心情明显轻松了许多。他甚至主动下厨,炒了两个小菜。沈清秋惊讶地看着他:“今天有什么好事吗?”
陈默把菜端上桌,笑了笑:“算是吧。看到了一点亮光。”他没有细说,但沈清秋能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松快。
她没再多问,只是笑着给他盛了碗饭:“有亮光就好。”
是啊,有亮光就好。陈默想,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路再难,总有走到头的一天。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握紧这束光,带领锦绣,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叙白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QK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