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报李记者的深度报道,在一周后如期刊登了。报道占据了不小的版面,标题沉稳有力——《谣言止于真相:透视锦绣集团的坚守与蜕变》。文章没有回避之前的负面传闻,而是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扎实的采访和详实的数据,逐一进行了客观理性的剖析和澄清。重点突出了锦绣集团在项目品质、内部管理、技术研发上的扎实努力,以及面对风波时表现出的定力和对员工、客户的责任感。
这篇报道如同一剂解毒剂,迅速在舆论场中发挥了作用。之前那些跟风炒作的小媒体哑火了,网络上的负面声音虽然还有,但失去了主心骨,不成气候。更重要的是,这篇报道给那些一首关注锦绣、但心存疑虑的潜在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参考依据。
华融投资那边,与王明的接触也进行得异常顺利。对方派出的团队专业而高效,尽职调查进行得很快,对锦绣的基本面表示了高度认可。谈判重点聚焦于长期战略协同,而非短期的财务回报,这正符合陈默对战略投资者的期待。
内外部的压力骤然减轻,公司上下都松了一口气。但陈默却变得更加谨慎。他深知,林枫绝不会因为一次受挫就偃旗息鼓。暂时的平静,可能意味着他正在酝酿更凶狠的反扑。
他召集王明和赵宇开了一个小会。
“外面的风向是好转了,但我们自己不能飘。”陈默开门见山,“华融投资是好事,但合作细节要敲定,整合需要时间。省报的报道帮了我们,但也把我们放在了更高的聚光灯下,以后一言一行更要谨慎。”
他布置了两项重点工作:“第一,上市审核的反馈,我们要继续跟进,把后续工作做扎实,不能有任何松懈。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我们要趁这个机会,苦练内功。老王,你牵头,在全公司范围内推一次‘提质增效’的专项行动,就从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这些具体事抓起。老赵,你的‘锦绣商管’标准化体系要加快落地,争取先在一两个外部小项目上试点成功。”
王明和赵宇都明白陈默的深意。外部的助力固然重要,但企业真正的生命力,源于内在的竞争力。越是顺境,越要夯实基础。
接下来的日子,锦绣集团内部掀起了一股“找问题、促改进”的热潮。各部门都行动起来,梳理流程中的堵点,讨论提升效率的办法。虽然琐碎,但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感受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进步。
陈默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内部。他不再整天待在顶层办公室,而是经常去各个项目工地、运营中心转转,和一线员工聊天,了解实际情况。这种务实的作风,进一步拉近了他和员工的距离。
家庭生活也恢复了往日的温馨平静。陈诺的六一儿童节演出非常成功,他扮演的“小树苗”虽然台词不多,但站在台上格外认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陈默和沈清秋在台下看着,心里充满了骄傲。沈清秋的插花技艺也越来越好,家里的花瓶里总是插着应季的鲜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发展。但陈默心里那根警惕的弦,始终没有放松。他让黑三爷的人继续保持戒备,同时也让吴教授留意学术界是否有关于“普罗米修斯之眼”的新动向。
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在风平浪静时,不是忙着庆祝,而是抓紧时间检查船体、保养机器、训练水手,为迎接下一场可能更猛烈的风暴做准备。
静水深流,水下或许暗藏礁石。陈默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秩序井然的车流,目光深邃。他知道,真正的较量,远未结束。
作者“叙白飞”推荐阅读《重生之逆天赎罪》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QK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