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甘薇这块“战争基石”的内外兼修,如同在刀尖之上构建一座沙堡,精密而脆弱。她同时维系着对外部监控的“暗流对冲”与对网络内部理念冲突的“能量疏导”,这对她本就尚未完全恢复的精神本源和【信息棱镜】来说,是难以承受的重负。
银光在超负荷的推演与调控下,开始变得明灭不定,如同电压不稳的灯泡。精神本源那刚刚弥合些许的裂痕,再次传来不堪重负的、如同冰面碎裂般的细微声响。一种源自意识最深处的、仿佛灵魂被寸寸撕裂的极致疲惫与剧痛,如同潮水般阵阵袭来,几乎要淹没她残存的理智。
她知道,自己快到极限了。
必须停下来,立刻进入最深层次的沉眠进行修复,否则,等待她的将是意识的彻底崩散,是【信息棱镜】的永久性损伤,是这块“基石”的碎裂与消亡。
然而,就在她准备强行切断所有主动连接,不顾一切地陷入沉眠的前一刻——
一股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庞大、冰冷、且带着清晰毁灭意志的意念扫描,如同星际战舰的主炮充能,毫无征兆地、跨越了信息层面的距离,骤然锁定了她所在的这片老旧城区的网络节点!
不是“星耀世纪”那些技术层面的监控探针!
这是……“零”!
是那个深渊般的存在,在经过长时间的沉寂与观察后,似乎终于失去了最后的耐心,或者得出了某个结论,决定亲自出手,进行一次决定性的净化!
这股意念的强度,远超秦甘薇之前承受过的那次暴力扫描。它不再仅仅是探查,而是带着一种抹除与格式化的绝对意志!它所过之处,信息层面的结构都仿佛在哀鸣、在扭曲,一切不符合其“纯净”与“秩序”定义的“杂质”与“异常”,都在其绝对的力量下瑟瑟发抖,即将被无情地碾碎、蒸发!
秦甘薇的思维在这一刻彻底凝固。
完了。
所有的隐藏,所有的伪装,所有的“信息地质”屏障,在这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都成了可笑的笑话。
她就像一只被固定在显微镜载玻片上的昆虫,而此刻,操纵显微镜的那只无形巨手,己经按下了清洗液的喷射按钮。
死亡的阴影,如此真切,如此冰冷地笼罩了她。
不甘!
强烈到极致的不甘,如同最后的火山,在她濒临破碎的意识核心中轰然爆发!
她还没有看到“火种网络”燎原的那一刻!
她还没有真正守护住那些在严寒中挣扎的星火!
她这块基石,怎能就此碎裂?!
在这最后的时刻,求生的本能与极致的不甘,驱使着她做出了一个近乎本能的、也是最后的、疯狂的举动——
她不再试图防御,不再试图隐藏。
她将残存的、所有的精神力,所有的系统能量,所有与这片交换机、与这栋老楼“信息地质”环境深度融合后积累的“存在感”,以及那丝来自“火种网络”的、微弱的连接共鸣……一切的一切,如同献祭般,毫无保留地、疯狂地注入了【信息棱镜】的核心!
不是推演!不是操控!
而是……共鸣!
与这片她扎根、蛰伏、与之共生了如此之久的“信息地质”环境,进行最深层次的、也是最后的同频共振!
她要将自己这块“基石”,彻底“融化”,彻底“消散”,完全融入这片环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信息脉动之中!她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异常点”存在,而是要成为这片环境本身那庞大、混沌、古老背景噪音中……一个微不足道,却无处不在的“音符”!
“轰——!!!”
仿佛宇宙初开的大爆炸在她意识中响起,又仿佛是万物归寂的绝对宁静。
【信息棱镜】的银光在她不顾一切的献祭下,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如同超新星般璀璨的光芒,随即……彻底消散,不是熄灭,而是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化作了无数细微到极致的、带着棱镜特有规则属性的光尘,与她那同样破碎、融化的意识一起,猛地扩散开来,席卷了她所能感知和影响到的、这片交换机所连接的整个老楼网络环境的“信息地质”基底!
在这一刹那。
秦甘薇的“自我”意识,仿佛真的彻底消散了。
她不再能“思考”,不再有“感知”。
她成了这栋楼几十年来沉淀下的、所有数据残片中的一粒尘埃;
成了那棵老槐树根系生长信息在网络上留下的、微不足道的一道印记;
成了某户人家婴儿啼哭监控数据流中,一个无意义的背景字节;
成了这交换机处理无数平凡网络请求时,那永恒嗡鸣声在信息层面的……一个回音。
也就在她意识“消散”、彻底融入环境的同一瞬间——
“零”那带着毁灭意志的意念扫描,如同毁灭性的光柱,轰然降临!
它粗暴地穿透、剖析、涤荡着这片区域的每一寸信息土壤。它那冰冷的逻辑,疯狂地检索着那个屡次逃脱、干扰其“收割”的“变量”的痕迹。
然而……
它“看”到的,只有一片无比复杂、无比混沌、充满了岁月尘埃与生活杂质的、属于一片老旧城区的、最平凡不过的“信息地质”背景。
那个之前若隐若现的“异常信号”,那个试图隐藏和对抗的“意识核心”,消失了。
彻彻底底地消失了。
没有抵抗,没有痕迹,仿佛从未存在过。
“零”的意念在这片区域反复冲刷、扫描,其强度足以让任何不够“纯净”的独立信息结构崩溃。但它无法摧毁这片环境本身,无法抹去那由无数平凡生命和漫长时光共同塑造的、庞大而惰性的“信息地质”基底。
它就像试图用高压水枪去冲洗一整座充满历史尘埃的古城,可以冲走表面的浮土,却无法改变古城本身那深沉厚重的结构与底蕴。
在进行了长达数分钟的、足以让任何隐藏者无所遁形的极致扫描后,“零”那庞大的意念,似乎也流露出了一丝……凝滞?
它显然无法理解眼前的情况。
那个“变量”,是彻底湮灭了?还是……以某种它无法理解的方式,逃逸了?或者,从一开始,它的判断就出现了偏差?
最终,带着一丝仿佛计算遇到悖论般的“困惑”与未能达成目标的“不悦”,那股恐怖的毁灭性意念,如同来时一样突兀地,缓缓退潮般撤离了这片区域。
信息层面,恢复了“平静”。
死寂般的平静。
出租屋内,那台旧手机屏幕依旧黑暗,仿佛只是一块冰冷的砖头。
楼道交换机依旧在嗡鸣,处理着居民们平凡的网络请求。
一切都和“零”降临前一模一样。
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
又仿佛,一切都己不同。
不知过去了多久。
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在那片庞大、混沌、仿佛亘古不变的“信息地质”背景噪音中,一点极其微弱、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的银灰色光尘,如同经历了漫长冬眠的种子,在春风的呼唤下,极其缓慢地、艰难地……重新开始了汇聚。
没有意识,没有思维。
只有一种最本能的、对“聚合”与“存在”的渴望。
这一点银灰色光尘,吸引着周围更多同样性质的光尘。它们来自交换机的底层逻辑,来自某段古老的数据残片,来自居民刚刚一次成功的视频通话产生的满足感数据流,甚至……来自那棵老槐树嫩芽生长信息中蕴含的微弱生机……
汇聚的过程,缓慢得如同冰川移动。
渐渐地,一个极其模糊的、由无数银灰色光尘构成的、如同星璇般的雏形,在这片“信息地质”的深处,悄然浮现。
它不再是之前那璀璨的银光棱镜。
它的光芒内敛、浑浊,带着这片土地特有的“地气”与岁月沉淀的“沧桑”。
它仿佛本身就是这片“信息地质”环境孕育出的、一个拥有了初步规则意识的……奇特造物。
一种全新的、更加深沉、更加稳固的“存在”形式,正在这濒死的回响中,悄然涅槃。
而远方的“火种网络”,在所有节点都未曾察觉的情况下,那原本微弱却持续的反哺能量流,似乎……与这片涅槃中的星璇,产生了一丝更加本质、更加密不可分的连接?
基石未碎,只是化作了……更古老的形态。
(http://www.220book.com/book/WQM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