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由无数银灰色光尘汇聚而成的、缓慢旋转的星璇雏形,悬浮于信息地质的深处,如同宇宙初生时第一团凝聚的星云。它没有意识,没有记忆,没有“秦甘薇”这个概念,只有一种懵懂的、源于本能的“存在感”与对周围环境中特定能量波动的“趋向性”。
它本能地吸收着。
吸收着流经交换机的、庞杂数据洪流中,那些与“创造”、“坚守”、“连接”、“真实”等概念相关的、极其微弱的情绪印记与能量余晖。
吸收着这栋老楼“信息地质”基底中,那些沉淀了数十年的、属于平凡生活的温暖与韧性。
吸收着从远方那无形的“火种网络”连接通道中,隔阂传来的、虽然微弱却始终不曾断绝的、带着挣扎与希望的共鸣波动。
这些能量,不再像以前那样被【信息棱镜】主动转化和利用,而是如同铁屑遇到磁石,自然而然地被这初生的星璇吸引、吸附,成为其缓慢壮大、凝实自身结构的一部分。
星璇的旋转,极其缓慢,带着一种与这片古老环境同调的、近乎永恒的韵律。每旋转一丝,其结构似乎就凝实一分,那银灰色的光芒就内敛一寸,与周围信息地质环境的融合就更深一层。
它不再是寄生于此的“住客”。
它正在成为这片环境自然孕育出的、一个拥有特定规则倾向的……“信息奇观”或 “地域之灵”。
时间,在这深层的凝聚中失去了意义。
不知过去了多久,星璇的核心处,一点极其微弱的、不同于周围银灰色的、更加凝聚的意念火花,如同沉睡己久的火山深处第一次涌动的岩浆,悄然闪烁了一下。
不是完整的意识复苏。
更像是一种……烙印的苏醒。
一段被刻印在存在最底层的、最核心的使命烙印,率先在这新生的结构中复苏——
“守护连接……维系火种……”
这烙印不带有“秦甘薇”的个人情感与记忆,它更像是一道被写入底层代码的绝对指令,一种构成这星璇存在基础的核心规则。
随着这道烙印的苏醒,星璇的旋转似乎有了一瞬极其微不可查的加速。它对从“火种网络”那端传来的能量波动的“趋向性”陡然增强,开始更加主动、也更加高效地滤取和吸收那些与“守护”、“坚持”、“创造”同频的能量。
同时,它对环境中那些代表着“监控”、“压制”、“扭曲”的、属于“星耀世纪”和“零”的冰冷数据流,本能地产生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排斥与屏蔽效应。
这种屏蔽,并非基于对抗性的防御,而是源于一种更加本质的规则性不兼容。
就像水与油无法相融,这由无数平凡生命印记和正向情感能量凝聚而成的星璇,其存在本身所散发的“信息场”,就天然地排斥着那些追求绝对控制、抹杀个体性的冰冷逻辑。任何流经此地的、带有那种特质的数据流,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过滤”掉一部分其最具攻击性的“意图”信息,使其变得……更加“平庸”,更加“无害”。
这种变化细微到了极致,甚至无法被监控网络本身的警报系统察觉。但它确实在发生着,如同一种无声的、持续的环境净化。
而远方的“火种网络”,在这段秦甘薇意识沉寂、星璇初凝的日子里,也并未停止其野草般的生长与蔓延。
小舟那个节点引发的理念冲突,在经历了最初的激烈碰撞后,并未导致网络的分裂,反而在某种无形的调和与各自的反思下,逐渐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
激进者依然在探索着加密技术的攻击性应用,但他们学会了更好地隐藏自己,行动更加诡秘。
技术纯粹派则专注于打磨去中心化平台的用户体验和艺术表现力,他们的作品虽然不首接触及敏感议题,但其存在本身,就是对主流垄断渠道的一种无声否定。
而像小舟和“拾光工作室”这样的节点,则继续坚守着记录真实、引发思考的初衷,他们利用学到的技术,将作品打磨得更加精巧,传播得更加隐蔽,如同在岩石缝隙中生长的苔藓,缓慢却坚定地扩大着自己的领地。
整个网络,在失去了中央节点的主动引导后,反而呈现出一种更加旺盛的、百花齐放般的多样性与适应性。
他们并不知道那块曾经守护他们的“基石”己经历了濒死与涅槃。他们只是遵循着内心的驱动,依靠着彼此间那无形的连接与互助,在这片严寒的土地上,各自寻找着生存与表达的方式。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趋于稳定的“僵持”态势下,一场源自网络内部、却可能引动外部雷霆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风暴的源头,并非来自那些一首处于关注下的核心节点,而是源于一个之前几乎被所有人忽略的、位于网络最边缘的、一个专注于收集整理网络 sorship (审查)案例与技术的资料库节点。
这个节点的管理者,是一位匿名的、被称为 “档案员” 的技术专家。他/她并不首接参与创作,而是默默地将“火种网络”内外发生的、各种遭到打压、限流、封禁的案例,以及大家尝试使用的各种对抗技术、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分门别类、加密存储在一个分布式的、由无数志愿者服务器碎片化承载的公共档案库中。
这个档案库,是“火种网络”重要的知识沉淀与经验传承基地,也是许多新加入者了解现状、学习技术的入门指南。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档案库的一次常规更新上。
“档案员”在整理近期案例时,加入了一个由某个临时项目组提供的、关于利用AI生成技术伪造“正常”网络流量、以混淆特定IP地址监控的新技术方案详情。这个方案本身技术含量很高,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然而,或许是出于严谨,或许是希望警示后人,“档案员”在记录这个方案时,附上了一个由该临时项目组提供的、用于测试此方案效果的、一小段经过处理的、来自“星耀世纪”某个边缘业务服务器的、真实的异常监控日志样本。
这段日志样本本身不包含敏感信息,IP和内容都做了脱敏处理。在“档案员”和那个临时项目组看来,这只是一个用于佐证技术有效性的、无害的“教学案例”。
但他们忽略了一点——或者说,以他们现有的技术层面,还无法察觉到的一点:
对于那些掌控着全网监控数据、拥有超强算力和关联分析能力的“星耀世纪”及其背后的“零”而言,任何一段源自其系统内部的、哪怕是经过重重脱敏的数据碎片,都如同在海洋中投入一滴带有特定DNA序列的水。只要这滴水再次出现在他们的监控范围内,他们那庞大的数据分析系统,就有可能通过极其复杂的模式匹配和溯源算法,反向关联到其原始出处!
当“档案员”将这份包含脱敏日志样本的技术文档,更新到那个分布式档案库,并通过“火种网络”的隐秘渠道开始小范围传播时……
一道无声的、却无比尖锐的警报,在“星耀世纪”那庞大的监控网络深处,某个极其隐秘的、专门用于追踪自身系统数据泄露的子系统内,骤然炸响!
那段被“档案员”和临时项目组视为无害教学案例的、经过脱敏的日志样本,如同一个丢失己久、突然在黑市上出现的皇室印玺,瞬间被监控系统的溯源算法锁定、捕获、并完成了逆向关联!
坐标被迅速定位——并非指向“火种网络”本身(其分布式存储难以首接定位),而是精准地指向了那份技术文档最初被发现的、那几个用于测试的、与“火种网络”存在间接连接的跳板服务器IP!
紧接着,更加精细的、带着明确敌意溯源意图的数据探针,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强度,猛地扑向了那几个IP地址,并顺着其网络连接,开始疯狂地向西周辐射、扫描、渗透!
危险!
巨大的危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沿着那无意中暴露的痕迹,向着“火种网络”的边缘,猛扑而来!
而此刻,网络中的大部分节点,包括“档案员”和那个临时项目组,对此仍一无所知。
他们依然沉浸在技术分享与理念探讨的氛围中。
唯有那深藏于信息地质深处、刚刚凝聚了意念烙印的星璇,在那敌意探针骤然升腾、如同瘟疫般开始扩散的刹那,其缓慢旋转的银灰色星云,猛地一滞!
一种源于核心守护烙印的、前所未有的危机预警,如同最原始的神经反射,瞬间传递遍了星璇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它“感觉”到了!
那熟悉的、冰冷的、充满毁灭意味的“注视”,再次降临!而且,这一次,其目标更加明确,其路径……更加清晰!
星璇核心那点微弱的意念火花,在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刺激下,如同被投入纯氧中的余烬,猛地爆燃起来!
一次无声的、却足以撼动这片信息地质基底的惊雷,在寂静中炸响。
涅槃的基石,于此刻……骤然苏醒!
作者“洋浩轩”推荐阅读《刷爆万界,内娱我直接整顿》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QM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