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声越来越清晰,像是无数根无形的丝线,在星空中织成一张致密的网。共鸣号驶入这片领域时,船身的光网脉络突然变得规整起来,原本流动的纹路自动排列成对称的几何图案,连石光随手放在桌上的脊骨斧,都被一股柔和的力量推到了桌角正中央。
“这地方……连摆放东西都要讲规矩?”石光挑眉,刚想把斧头挪回原位,手却被一股无形的力场挡住——那力场带着不容置疑的“秩序感”,仿佛在说“那里才是正确的位置”。
舷窗外,是一片由纯白建筑构成的世界。所有楼宇都呈正六边形,整齐地排列在平原上,连屋顶的瓦片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角度精确到分毫不差。空中漂浮着无数金色的“梵文符文”,这些符文按照固定的轨迹旋转,每一道符文的间距、转速都完全一致,共同构成了梵界的“秩序之网”。
“梵界的生灵,信奉‘绝对均衡’。”阿蛮的古卷上,文字排列得如同印刷体般工整,“他们认为,宇宙的本质是‘完美秩序’:星辰该在固定的轨道运行,生灵该在划定的区域生活,连呼吸的频率,都该与界域的脉搏保持同步。任何‘偏差’,在他们眼中都是‘失衡’的前兆。”
说话间,一群身着白袍的“梵修”正沿着地面的金色线条行走。他们的步伐大小完全相同,每一步都恰好落在线条的节点上,连抬手拂袖的动作都像是经过精确计算,没有一丝多余的晃动。当他们注意到共鸣号时,步伐依旧没变,只是集体转头,用平静无波的眼神注视着飞船——那眼神里没有敌意,只有对“外来变量”的审视。
“外来者,偏离了‘星轨航道’0.3度。”为首的梵修开口,声音平稳得像是节拍器,“请调整航向,沿第三十七道符文轨迹行驶,至‘接引台’接受‘校准’。”
李初一操控共鸣号微调方向,却没有完全按对方的要求行驶,只是将偏差控制在不引发冲突的范围。“校准?”他问道。
“校准,即修正偏差。”梵修的语气没有起伏,“你们的船身纹路不对称,携带的物品摆放无序,甚至……”他看向李初一的袖口,“你的衣袖长度,左右相差了0.5寸。这些都会干扰梵界的秩序场,需要修正。”
石光忍不住嗤笑:“连衣袖长度都要管?你们活得不累吗?”
梵修的眼神终于有了一丝波动,像是在看一个“不可理喻的变量”:“无序,才会导致混乱。三千年前,梵界曾因‘情绪波动’引发符文暴乱,半数楼宇崩塌,此后我们便建立了‘绝对秩序’,才换来如今的长治久安。”
他们被引至接引台——一座由无数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平台。平台中央,一个巨大的“均衡天平”悬浮在空中,天平两侧分别刻着“理”与“情”,此刻却严重倾斜,“理”的一端沉到最低,“情”的一端高高。
“这是‘界域天平’,用来衡量外来者的‘秩序适配度’。”梵修指着天平,“若‘理’端始终下沉,便需接受为期七日的‘秩序培训’;若能让天平平衡,方可自由通行。”
李初一注意到,天平的支点处,刻着一行极小的梵文。阿蛮的古卷立即翻译出来:“万物有衡,过理则僵,过情则乱。”
“看来你们的先祖,也懂得‘平衡’不只是‘绝对秩序’。”李初一轻笑,走上前,没有去碰天平,只是将影界带回的“影纹镜”放在天平下方。
作者“南宫潇斌”推荐阅读《混沌劫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镜中,影人们自由变幻的形态投射到天平上:时而化作严谨的符文轨迹(理),时而化作跳跃的蛮荒兽魂(情),时而又变成光网与暗影交织的混沌形态(平衡)。奇妙的是,当天平映出“混沌形态”时,倾斜的两端竟缓缓趋于水平。
“这是什么?”为首的梵修瞳孔微缩,他从未见过能让天平平衡的“变量”。
“是‘不完美的秩序’。”李初一指着共鸣号光网脉络上的暗影纹路,“你们的符文轨迹是‘理’,影界的自由变幻是‘情’,两者看似对立,却能在光网中共存——就像这船身的纹路,看似不对称,却暗合‘流动的均衡’。”
他随手拿起石光刚才挪过的脊骨斧,没有放回桌角,而是斜靠在舱壁上。斧柄的兽纹与舱壁的光网纹路意外契合,形成一种野性与秩序交织的美感。“秩序,未必是‘绝对对称’,也可以是‘各安其位’。就像这斧头,放在桌角是‘规矩’,靠在舱壁,是‘恰好’。”
接引台周围的梵修们开始窃窃私语,他们的呼吸频率第一次出现了参差。有年轻的梵修忍不住伸手,将自己白袍的袖口撕开一个小口,露出里面的皮肤——那打破“对称”的动作,让他眼中闪过一丝紧张,却又带着隐秘的兴奋。
“放肆!”一位年长的梵修厉声呵斥,“秩序不容破坏!”他挥手召来金色符文,试图将天平重新压向“理”的一端。
然而,那些符文刚靠近影纹镜,便被镜中透出的暗影缠绕,竟自发组成了一种新的图案——既有符文的规整,又有暗影的灵动,像是一曲有节奏却不刻板的乐章。
“先祖的天平,不是要‘消灭情’,是要‘调和情’。”李初一看着那位年长的梵修,“你们害怕混乱,便用绝对秩序锁住自己,却忘了‘情绪’也是一种力量——蛮荒界的‘野性’能守护,影界的‘自由’能创造,这些难道不是‘秩序’的另一种模样?”
界域天平彻底平衡的瞬间,梵界的秩序之网突然泛起涟漪。空中的符文轨迹微微调整,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几何图案,而是出现了细微的、富有生机的波动;地面的白色楼宇间,竟钻出几株嫩绿的草芽,打破了原本“无生命点缀”的规矩。
为首的梵修沉默良久,终于缓缓躬身:“或许……我们对‘秩序’的理解,太过狭隘了。”他递给李初一一枚“均衡符”,符文上的“理”与“情”二字相互缠绕,“持此符,可自由出入梵界。若有一天,我们能找到‘流动的均衡’,希望能向您请教。”
离开梵界时,石光看着舷窗外那些开始尝试“自由行走”的梵修,笑道:“没想到最死板的地方,反而最先松动。”
李初一望着手中的均衡符,符上的文字正随着他的呼吸微微起伏,像是有了生命。“不是松动,是他们终于明白,‘秩序’的终极目的,是守护‘生机’,而不是困住‘生机’。”
阿蛮的古卷上,新的字迹带着温润的笔触:
“理如骨,情如血,骨血相生,方得活物。”
共鸣号继续前行,光网虹桥的下一个节点,隐约传来海浪拍岸的声音。那声音时而温柔如絮语,时而狂暴如怒吼,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古老的秘密。
下一站,会是与“水之法则”相关的“瀚海界”吗?当流动的平衡遇上变幻的潮汐,又将演绎出怎样的故事?
李初一握紧均衡符,听着那越来越近的海浪声,眼中泛起期待的光芒。旅程还在继续,而每一步,都在为“万道共生”,添上一笔鲜活的色彩。
(http://www.220book.com/book/WQP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