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院这边热火朝天地开始了“隔热保温”与“蒸发制冷”课题研究,林挽自己也没闲着。她结合前世一些粗浅的物理知识,画了几张草图。
一张是“手摇风扇”的简易图,利用齿轮传动,可让人摇动把手带动大片扇叶旋转,产生风力,虽不及冰块降温首接,但也能带来些许凉意,且制造简单,可分发各宫应急。
另一张则是“水循环降温系统”的构想图。利用水泵(目前只有简易的龙骨水车和人力压水机)将凉水提升到宫殿屋顶的水箱或导管中,让水沿特制的瓦当或竹管缓慢流下,在流动和蒸发中带走建筑表面的热量,从而降低室内温度。这法子工程量大些,但若在少数几个主要宫殿试点成功,也不失为一条长远之路。
她还特意召见了将作监的工匠,询问能否烧制出一种多孔、吸水性强的新型陶砖或瓦片,专用于水循环降温系统。
就在林挽为“降温大业”绞尽脑汁时,江南那边,鱼儿终于咬钩了。
柳青舟密报:那份伪造的“先进帆船设计图”,经过几番暗中流转和“验证”,最终被江南豪商郑氏以天价购得。郑家以海运起家,近年来对朝廷主导的海贸新政多有不满,暗中动作频频,此次不惜血本购买“先进技术”,其野心昭然若揭。
“收网。”林挽只回复了两个字。
数日后,海关稽查司联合刑部,以“勾结外人,私购禁术,图谋不轨”的罪名,突袭了郑家多处宅院、码头及秘密船坞,人赃并获。郑氏家主及其核心党羽被捕下狱,家产抄没。此案牵连出数位与郑家往来密切、在走私案中提供便利的官员,江南官场为之一震。
雷霆手段,既打击了不法豪商,也整顿了吏治,更震慑了其他蠢蠢欲动的势力。萧衍对林挽“引蛇出洞”之计颇为满意,江南海贸秩序为之一清。
而科学院这边,李博士等人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进展。他们发现,将木屑与石灰混合填充冰窖墙壁,隔热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方法。而“水蒸发吸热”也被证实有效,在通风处设置不断滴水的湿麻布帘,确实能降低局部温度。
林挽的“手摇风扇”简单易制,将作件很快做出了样品,虽略显笨重,但摇动起来凉风阵阵,立刻得到了怕热的宫人们欢迎。而“水循环降温系统”也在永寿宫率先开始小规模试点,工匠们忙着在屋顶铺设改良的导水瓦。
这日傍晚,萧衍信步来到永寿宫。一进宫门,便觉一股不同于他处的微凉气息扑面而来,虽无冰块那般凛冽,却更显自然舒适。抬头看去,只见夕阳余晖下,屋顶新铺的深色瓦片上有水光隐隐流动,带来丝丝凉意。
殿内,林挽正悠闲地摇着一架小巧的“手摇风扇”,看着宫人记录水温、气温的变化数据。
“爱妃这永寿宫,倒是成了京中第一处‘水殿’了。”萧衍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林挽笑着起身迎驾:“陛下见笑了,不过是些取巧的法子,聊解燃眉之急。真正的储冰难题,还需格物院继续钻研。”
萧衍在微凉的殿内坐下,感受着这与众不同的清凉,看着眼前这位总能想出稀奇古怪点子解决问题的女子,目光深沉。
“江南郑氏己伏法,海贸可安稳一段时日了。”他顿了顿,似是无意间提起,“爱妃于国于民,屡献良策,功不可没。”
林挽替他斟了杯凉茶,笑道:“陛下过誉了。臣妾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了些许智慧罢了。”
窗外,巧哥儿在特意为它设置的、有细小水流滴落的架子下蹦跶着,欢快地叫着:“凉快!凉快!”
萧衍端起茶杯,氤氲的水汽模糊了他深邃的眉眼。
这林挽,就像她弄出的这些新奇物事一样,初看觉得匪夷所思,细品之下,却总能于困局中,另辟出一番天地来。
而这方天地,似乎……还不错。
(http://www.220book.com/book/WR5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