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的气氛尚未消散,几日后的黄昏,林挽正在永寿宫享受着水循环系统带来的微凉,看着巧哥儿在它的“迷你水帘”下扑腾,高德才脚步匆匆而来,面色比上次汇报野马逃跑时还要凝重几分。
“娘娘,出事了!”高德才压低声音,“刚接到密报,三日前,岭南贡品船队在过鄱阳湖口时,遭遇不明风浪,一艘装载今年新采‘龙涎香’的贡船……倾覆了!”
林挽手中摇动的风扇一顿:“龙涎香?”那可是极其名贵的香料,宫中御用及祭祀的重要物资,每年产量稀少,价值堪比黄金。
“是!船上贡品尽数沉入湖底,押运官员与船工虽侥幸生还,但打捞数日,一无所获。那处水域深不见底,暗流涌动,寻常水鬼难以下潜。眼看期限将至,若无法找回贡品,岭南道上下官员,恐难逃重责!”高德才语气急促,“押运官是岭南节度使的小舅子,此刻己吓得魂不附体,六百里加急求救的信,是夹在给其姐的家书中,才送到京中……”
林挽的眉头紧紧皱起。贡品失落,非同小可。且龙涎香质地特殊,若能及时打捞上来,处理得当,或可挽回部分损失。但水深流急,这个时代的潜水技术极其有限,如何打捞?
她脑海中飞速闪过前世关于潜水、打捞的零星知识——氧气?水压?浮力?
“可知那处水域大致多深?水底情况如何?”林挽追问。
“据生还者描述,那一片是古河道,深恐有十丈(约三十米)以上,水底多淤泥暗礁,极为凶险。”
三十多米!在这个没有现代潜水设备的时代,确实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单纯依靠水性好的“水鬼”憋气下潜,几乎不可能到达这个深度并进行搜寻和打捞作业。
“陛下可知此事?”
“尚未禀报。此事关乎贡品与官员前程,那押运官不敢首接上奏,才走了这私下门路……”高德才小心翼翼道。
林挽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先瞒着陛下。立刻去科学院,将所有格物院的博士,尤其是精通力学、浮力原理的,还有……医学部,懂人体气息运行的,全都请来!要快!”
夜深人静,科学院的一间实验室内却灯火通明。林挽将贡船沉没、龙涎香失落、水深难捞的困境一说,学者们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和紧迫。
麦垛埂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十丈水深,水压巨大,人体无法承受。”医学部的太医摇头。
“寻常绳索下放重物,难以在暗流中精准搜寻。”格物院的博士蹙眉。
林挽努力回忆着:“本宫曾闻,海外有奇人,可借助中空之物,如芦苇换气,潜入水中。亦有能工巧匠,制造巨大钟罩,倒扣入水,将钟罩内空气排开,形成无水空间,工匠可于其内作业……”
她描述得并不精确,但却点燃了学者们的思路。
“娘娘所言,可是利用空气占据空间之理?”李博士眼神一亮,“若制造一坚固密封之箱体,底部开口,沉入水中,箱内空气被水压迫,自会形成一气室!若再辅以皮囊鼓入新鲜空气,或可让人在其中短暂停留!”
“箱体沉重,如何沉浮操控?”有人提问。
“可利用浮筒!调节浮筒与箱体之连接,控制下沉与上浮!”赵博士也加入了讨论,算术在此刻派上了用场。
“那如何保证箱内之人呼吸?皮囊储气有限,且水深压力大,如何将空气送入?”医学部的太医提出关键问题。
“或可设计一机关,利用水面船只之力,通过坚韧的皮革管道,持续向箱内压送空气?”另一位工匠出身的学者提议。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思维激烈碰撞。林挽则将他们提出的可行点子记录下来,勾勒出一个简陋的“潜水钟”和“空气输送系统”的雏形。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涉及材料密封、压力平衡、空气输送等多个难题。但时间不等人,龙涎香在水底多泡一日,损失便大一分。
“召集将作监最好的工匠,与科学院合力,依照此思路,连夜赶制!材料用最好的!务必在五日内,造出可用的‘潜水钟’!”林挽下达了死命令。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水下打捞装备研发攻坚战,在夜幕下拉开了序幕。而远在鄱阳湖口的沉船旁,绝望的押运官员还在望水兴叹,全然不知京城正为他面临的灭顶之灾,进行着一场怎样异想天开的科技救援。
林挽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深吸了一口气。这次,她的“科学”,要挑战的是深邃莫测的湖底。
巧哥儿似乎感受到紧张的气氛,安静地站在架子上,歪着头看着它的主人,轻轻叫了一声:“加油!”
(http://www.220book.com/book/WR5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