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李卫国就套好了牛车,王秀莲则往苏青玉的旧布包里塞了十几个热乎乎的玉米面饼子,还有两个煮熟的鸡蛋。
“青玉啊,路上吃。到了部队,可得给家里捎个信报平安。”王秀莲拉着她的手,眼眶红红的,满是不舍和感激。
苏青玉心中温暖,郑重地点了点头:“婶子放心,我一定会的。”
李卫国亲自赶着牛车,送苏青玉去镇上的公社。一路上,村里早起下地的人看到这一幕,都免不了好奇地多看几眼。苏家丫头昨天才闹着脱离家庭,今天就坐上了大队长的牛车,这是唱的哪一出?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苏家。刘兰芝正在院里喂鸡,听着邻居添油加醋的描述,气得差点把手里的瓢给捏碎了。
“那个小贱人,肯定是在外面傍上了什么野男人!我就说她不是个安分的。”她尖酸地骂道。
苏佳丽从屋里走出来,脸上带着一丝嫉妒和不甘:“娘,她不会真的去找那个当兵的吧?要是让她攀上了高枝,以后还能有咱们的好日子过?”
刘兰芝冷哼一声:“你怕什么。西北那么远,兵荒马乱的,她一个黄毛丫头能不能活着走到那儿都难说。再说了,那婚书是十几年前的,谁知道那个姓陆的现在是什么情况,说不定早就娶妻生子了。她去了也是白搭。”
话虽如此,母女俩的心里都像是扎了一根刺,隐隐不安。
公社里,李卫国凭着大队长的身份,办事十分顺利。当他把苏青玉的情况,尤其是那份盖着部队公章的婚书拿出来时,公社干事的态度立刻变得热情起来。
军属,在这个年代是受人尊敬的。
干事仔细核对了婚书上的信息,又询问了苏青玉一些基本情况,很快就开出了一封前往西北军区的介绍信,还特批给了她二十斤的全国通用粮票和五块钱的路费补助。
拿着介绍信和票证,苏青玉的心彻底安定了下来。这不仅仅是生存的保障,更是一份官方的身份证明,能让她在接下来的旅途中省去无数麻烦。
从公社出来,李卫国又带着她去了镇上的供销社。他坚持用自己的钱和票,给苏青玉买了一身半新的蓝色卡其布外套和一条长裤,还有一双结实的布鞋。
“丫头,出门在外,穿得体面点,没人敢欺负你。”李卫国憨厚地笑着。
苏青玉没有推辞这份沉甸甸的好意。她知道,此刻的客气反而会让对方不安。她将这份恩情默默记在心里,想着日后定要加倍偿还。
换上新衣,苏青玉整个人焕然一新。原本洗得发白的旧衣被妥善收起,略显瘦削的身材在合身的衣裤衬托下,显得高挑而挺拔。清丽的五官配上那双沉静明亮的眸子,让她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李卫国将她送到长途汽车站,再三叮嘱她路上注意安全,财不外露,这才赶着牛车回了村。
苏青玉独自一人站在嘈杂的汽车站里,看着眼前这辆破旧的、冒着黑烟的客车,心中百感交集。从这里出发,她将要跨越千山万水,去往一个完全未知的未来。
车上挤满了人,空气中混合着汗味、烟味和各种食物的味道。苏青玉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将布包紧紧抱在怀里。
汽车颠簸着驶出小镇,窗外的景物缓缓后退。连绵的青山,青黄不接的田野,还有那些熟悉的乡间土路,都将成为她生命中的过往。
旅途是漫长而枯燥的。她需要先坐两天一夜的长途汽车到省城,然后再转乘西去的火车。
车厢里的人们操着南腔北调,聊着家长里短。苏青玉安静地听着,努力从他们的交谈中获取更多关于这个时代的信息。她发现,人们谈论最多的是粮食、工作和各种票证,这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
傍晚时分,汽车在一个小县城停下过夜。苏青玉找了一家最便宜的招待所住下,一个大通铺要五毛钱。房间里挤了十几个人,鼾声、磨牙声此起彼伏。
苏青玉和衣而卧,精神高度戒备。她将装着介绍信和票证的内袋检查了一遍又一遍,首到深夜才浅浅睡去。
第二天清晨,她是被一阵喧哗声吵醒的。
“救命啊!我儿子快不行了!”一个女人的哭喊声从隔壁房间传来。
苏青玉立刻起身,循声而去。只见隔壁房间门口围了一圈人,一个中年妇女怀里抱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男孩面色青紫,呼吸困难,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
“快!快拍他后背!”
“给他灌水!”
周围的人七嘴八舌地出着主意,但情况却越来越危急。男孩的脸色己经从青紫变成了灰白。
苏青玉拨开人群,大喝一声:“都让开!让他平躺!”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慌乱的众人下意识地让开了一条路。孩子的母亲六神无主,听话地将孩子放在地上。
苏青玉跪在男孩身侧,迅速检查。孩子己经失去了意识,颈动脉搏动微弱。这是典型的气道异物梗阻导致的窒息。
时间就是生命!
她来不及多想,立刻采用了前世急救中常用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她让孩子仰卧,自己跨跪在孩子大腿两侧,一手以掌根按压在孩子的腹部,另一只手覆盖其上,利用身体的重量,快速向上冲击。
一下,两下,三下……
周围的人都看呆了,不明白这个年轻姑娘在做什么。
“你这是干什么?会把他按坏的!”有人质疑道。
苏青玉置若罔闻,全部心神都集中在手下的力道和频率上。她知道,每耽误一秒,孩子大脑缺氧的损伤就增加一分。
终于,在第五次冲击后,男孩猛地一阵抽搐,一颗花生米大小的糖块从他嘴里喷了出来。
随着异物排出,新鲜的空气涌入肺部,男孩剧烈地咳嗽起来,随即发出了响亮的哭声。那灰白的脸色,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红润。
“哇”的一声,孩子的母亲瘫坐在地上,放声大哭,那是喜悦和后怕的泪水。
周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赞叹声。
“神了!这姑娘是神医啊!”
“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苏青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额头上也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她扶起那个仍在哭泣的母亲,温声安慰道:“没事了,孩子以后吃东西,一定要让他坐好,不要跑跳打闹。”
那位母亲对她千恩万谢,非要拿出钱来酬谢。苏青玉婉言谢绝了。
经过这番波折,招待所里所有人都对这个年纪轻轻却医术高超的姑娘刮目相看。就连招待所的老板,也免了她的住宿费,还特地给她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苏青玉没有想到,自己一次本能的施救,竟会带来这样的连锁反应。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她“神医”的名声不胫而走。同车的旅客但凡有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都愿意来找她看看。
她也乐于相助,利用空间里的一些基础药品,伪装成自己采摘的草药或是祖传的药丸,解决了不少人的病痛。她从不收费,最多只收一些对方主动赠予的干粮或土特产。
这不仅为她赢得了尊重和善意,更重要的是,为她那些“来历不明”的药品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出口。一个懂医术的姑娘,随身携带一些瓶瓶罐罐的草药,再正常不过了。
两天后,长途汽车终于抵达了省城火车站。苏青玉告别了那些一路同行、对她照顾有加的旅客,独自踏上了月台。
看着眼前即将呼啸而去的钢铁巨龙,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六零军婚:开局一把手术刀救夫(http://www.220book.com/book/WRB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