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徒步北上的艰难路途

小说: 铁血川军魂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血川军魂 http://www.220book.com/book/WRDN/ 章节无错乱精修!
 

队伍像一条疲惫的灰色长蛇,在巴山蜀水间的崎岖小道上缓慢蠕动。离开重庆的喧嚣和混乱,扑面而来的是更加原始和艰险的自然环境。山路狭窄,一边是陡峭的山壁,另一边往往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云雾在脚下缭绕。雨水是常客,淅淅沥沥,将本就难行的道路变成泥泞的陷阱。士兵们脚上的草鞋很快就被磨烂、泡软,很多人不得不赤脚走路,脚底板被尖锐的石子划破,鲜血混着泥水,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林怀安感觉自己的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前世他也经历过严酷的训练,但这种长时间、高负荷、营养不良状态下的徒步行军,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肺像破风箱一样拉扯着,喉咙里充斥着血腥味。他咬着牙,努力调整着呼吸和步伐,将注意力从身体的痛苦上移开,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和队伍的状况。

赵大刀走在他们这个小组的前面,他的步伐相对稳健,但额头也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不时回头看看身后的几个人,尤其是新兵陈小毛。陈小毛瘦小的身体背负着和他体型不相称的装备,走得踉踉跄跄,脸色惨白,嘴唇干裂起皮。

“跟紧点,小毛,莫掉队。”赵大刀的声音有些沙哑。

王秀才的状况更糟。他本来体质就弱,连续的奔波和饥饿让他几乎虚脱。他拄着一根随手捡来的树枝当拐杖,每一步都摇摇晃晃,眼镜片上沾满了泥点和雨水,视线模糊。李石头走在他旁边,时不时伸手扶他一把。李石头自己也是满头大汗,但他依旧沉默,像一头负重的老牛,除了呼吸粗重些,看不出太多表情。

孙麻子嘴里永远不闲着,不是抱怨路难走,就是咒骂天气,或者怀念在重庆时那碗能照见人影的稀粥。“格老子的,这是要把人往死里整啊…早知道出川是受这种罪,老子当初就该…”

“就该咋样?当逃兵?”赵大刀头也不回地顶了一句。

孙麻子噎了一下,悻悻地闭上嘴,过了一会儿又低声嘟囔:“逃兵?这荒山野岭的,往哪里逃?喂狼啊?”

林怀安知道孙麻子也就是嘴上说说,真让他当逃兵,他未必有那个胆量,也未必能在这陌生险恶的环境里活下去。

每天的行军里程并不固定,完全看路况和天气。遇到陡峭难行的山路,一天可能只走二三十里。遇到相对平坦些的路段,军官们就会拼命催促,希望能多赶一些路。宿营地的选择更是随意,往往是在路边找一块相对平坦、能避点风的地方就停下。没有帐篷,所有人都是天当被,地当床,互相挤靠着取暖。山里的夜晚寒气很重,那件薄棉袄根本抵挡不住,士兵们经常被冻醒,围着篓火(如果能找到干柴生火的话)瑟瑟发抖,首到天明。

伙食是最大的问题。出发时携带的那点炒米早就吃完了。后续的补给时有时无,而且极其简陋。有时是后方运来一些发霉的米,煮成夹生饭,有时是些黑乎乎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饼子,硬得能崩掉牙。更多的时候,是什么都没有。饥饿像影子一样跟随着每一个人。

林怀安开始留意路边一切可能果腹的东西。他认识一些野果,但数量稀少,而且这个季节大多还未成熟。他教赵大刀和李石头辨认几种无毒的野菜,混在偶尔发下来的米里一起煮,虽然苦涩,但至少能填充一点胃里的空虚。孙麻子对此嗤之以鼻,但饿极了的时候,也会跟着一起去挖。

新兵陈小毛有次饿得实在受不了,偷偷吃了不知名的野果,结果上吐下泻,差点虚脱过去。赵大刀黑着脸守了他一夜,把最后一点炒米碾碎了混着水喂给他。从那以后,陈小毛看林怀安的眼神里多了些依赖和信任。

除了饥饿和疲劳,疾病是另一个可怕的敌人。恶劣的卫生条件、营养不良和露宿野外,让痢疾、疟疾和感冒迅速在队伍中蔓延。没有药,或者只有极少量的、效果不明的草药。生病的人只能硬扛,扛过去了就继续走,扛不过去,就被迫留在沿途的村庄(如果附近有的话)自生自灭,或者干脆就倒在路边,再也起不来。

林怀安看到过一个士兵,前一天晚上还在因为发烧而说胡话,第二天早上就没了声息,被同伴用草席一卷,草草埋在路边的山坡上。没有墓碑,甚至没有留下名字。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死亡变得如此平常,平常到让人麻木。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铁血川军魂

王秀才也病倒了,发着高烧,浑身发抖。李石头和赵大刀轮流背着他走了一段。林怀安把自己省下来的一点炒米喂给他,又找了些清热解毒的草药捣碎了给他敷在额头。也许是年轻,也许是命不该绝,王秀才竟然奇迹般地挺了过来,虽然身体更加虚弱,但总算能自己拄着棍子慢慢走了。他看着林怀安,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只是艰难地点了点头。

队伍的气氛越来越压抑。抱怨声少了,不是因为不苦不累,而是连抱怨的力气都没有了。每个人只是机械地迈动双腿,跟着前面的人,麻木地向前,向前。

林怀安强迫自己保持清醒和思考。他知道,按照这个速度,等他们赶到山西,太原会战恐怕早就结束了。历史的走向似乎并未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他必须想办法活下去,带着身边这几个人活下去。

他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地形。路过一些险要的关隘或者适合设伏的山谷时,他会在心里默默记下,并设想如果自己是小鬼子,会如何利用这些地形。他也开始留意沿途遇到的零星百姓。这些百姓看到他们这支庞大的、衣衫褴褛的队伍,大多远远避开,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戒备。偶尔有胆大的,或者家里有年轻人参军的,会提供一点少得可怜的食物或者饮水信息。

有一次,他们路过一个被废弃的村庄,村庄有明显的被劫掠过的痕迹,残垣断壁上还有弹孔。队伍立刻紧张起来。军官命令加强警戒,搜索村庄。林怀安和赵大刀、李石头一组,小心翼翼地进入村庄。

村子里空无一人,死寂得可怕。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和一种若有若无的腐臭。他们在一间半塌的屋子里,发现了倒在地上的几具村民尸体,己经高度腐烂,从伤口看,是被刺刀捅死的。

“是小鬼子干的。”赵大刀蹲下身,仔细查看了一下伤口,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李石头握紧了手中的枪,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林怀安没有说话,胃里一阵翻腾。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第一次亲眼看到小鬼子屠杀平民的现场,那种冲击力还是让他感到窒息和愤怒。这就是他们即将面对的敌人,残忍、毫无人性。

他们在村子里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食物早就被抢光了。队伍很快离开了这个充满死亡气息的村庄,但那种压抑和愤怒的情绪,却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行军还在继续。日子一天天过去,周围的景色也在悄然变化。山势逐渐平缓,绿色的植被开始减少,露出了更多的黄土。气候也更加干燥,风沙变大。他们进入了陕西地界。

干燥和风沙带来了新的问题。缺水。有时候走一整天也找不到一条像样的溪流。水壶里那点水变得无比珍贵,每个人只能小心翼翼地润润喉咙。嘴唇干裂出血是常事。林怀安教大家用布条蘸湿了放在鼻子下面呼吸,可以稍微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

身体的疲惫和痛苦似乎没有尽头。林怀安感觉自己的意志也在被一点点磨蚀。他有时候会恍惚,分不清自己到底是那个来自未来的灵魂,还是原本就该属于这个时代的林怀安。只有摸到腰间那冰冷的大刀和粗糙的步枪,感受到身边赵大刀、李石头这些活生生的人的存在,他才重新确认自己的处境和目标。

他知道,距离真正的战场,己经越来越近了。这种漫长的徒步跋涉,本身就是一场残酷的预演,淘汰着弱者,磨砺着幸存者。他必须变得更坚韧,更警惕。

一天傍晚,队伍在一个黄土坡后面宿营。天色昏暗,风卷着沙土,打得人脸上生疼。士兵们默默地寻找着避风的地方,没有人说话,只有沉重的喘息声和偶尔的咳嗽声。

林怀安靠在一个土坎下面,从怀里掏出最后一点点炒米渣,小心地放进嘴里。他看了看旁边的赵大刀,赵大刀正就着微弱的天光,检查着他那把大刀的刀刃。李石头在默默擦拭他的中正式步枪。王秀才蜷缩着身子,似乎睡着了。孙麻子仰面躺着,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不知道在想什么。新兵陈小毛靠着土坎,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

林怀安收回目光,将最后一点炒米渣咽下。喉咙干得发疼,但他没有再喝水壶里那点宝贵的水。他闭上眼睛,感受着身体里仅存的力量。路还很长,仗,也马上就要开始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RD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血川军魂 http://www.220book.com/book/WRD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