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星空观测指南》,几乎成了我那段时间里最珍贵的宝物。无论是去图书馆,还是在宿舍休息,我都会把它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迫不及待地翻开。
书里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专业和深入。不仅仅有星座的识别和神话传说,还涉及了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技巧、不同季节的观测重点、甚至还有一些基础的天体物理概念。对于我这个纯粹的“美术生”来说,有些段落显得格外艰涩,充满了陌生的术语和复杂的图表。
但我看得异常认真。
以前,星空对我来说,是浪漫的象征,是画面里渲染氛围的背景。而现在,透过这本书,以及书页间那些红色的笔迹,星空在我眼中开始变得具体、清晰,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逻辑之美。我知道了猎户座腰带三星的名字和距离,了解了北斗七星如何指北极星,甚至尝试去理解书上提到的“视星等”和“光年”的概念。
遇到实在看不懂、琢磨不透的地方,我不会再像对待物理题那样选择跳过或者死磕。我会拿出那种嫩黄色的便签纸,用工整的小字将问题记录下来:
「“岁差”是什么意思?它会影响我们看到的星座位置吗?」
「书上说金星有时是“晨星”有时是“昏星”,为什么?」
「梅西耶天体是什么?用普通望远镜能看到吗?」
我将这些问题写在便签上,然后贴在书中相应的位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他的星辰藏在画布里 像学生等待着老师的答疑。
而陆时衍,也的确成了我最耐心、最专业的“天文老师”。
每次他来到图书馆,看到我放在桌角的、贴满了黄色问题便签的《星空观测指南》时,从不会流露出任何不耐烦的神色。他会拿起书,仔细地看我提出的问题,然后思考片刻,用我能理解的方式,开始他的讲解。
他的讲解并不照本宣科,而是会融入很多生动的比喻和有趣的天文轶事。讲到“岁差”,他会用旋转的陀螺来比喻地球进动;讲到金星,他会引用一些古代文明对它的观测和命名;讲到梅西耶天体,他会眼睛微亮地描述通过望远镜看到那些模糊光斑时的震撼。
他讲得很详细,很投入,声音平稳而清晰,像在叙述一个他无比热爱世界的故事。我常常听得入了神,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完全沉浸在他所描绘的那个浩瀚而神奇的宇宙里。
时间,在我们一个认真讲、一个专注听的过程中,流逝得飞快。窗外的天色从明亮到昏黄,再到泛起墨蓝。
常常是首到图书馆闭馆的预备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角落的宁静,我们才恍然惊觉,一个下午或者说一个晚上,竟然就在这样的“天文课”中悄然溜走了。
我手忙脚乱地开始收拾东西,心里却充满了饱胀的充实感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快乐。那些关于星空的疑问,在得到解答后,化为了更深的迷恋和对身边这个“引路人”的更深的……依赖。
(http://www.220book.com/book/WSC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