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衍离开后,活动室里重归寂静,只余下我尚未平复的心跳声,在空旷中显得格外清晰。我独自站在海报前,目光一遍遍逡巡过那片被他指尖无意“触碰”过的区域,脸颊上的热意久久不散。
那个微小的、仅有我知晓的“连接”,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糖,慢慢融化,漾开一圈圈隐秘而甘甜的涟漪。先前因错误被指出的羞愧,此刻竟奇异地转化为了更细致的动力。
我重新拿起画笔和色卡,不再仅仅满足于修正那处星轨偏差。我对照着他留下的标准星图,将海报上每一个星座的位置、每一条连线的角度、甚至每一颗恒星的亮度标注,都重新核对、微调了一遍。
笔尖划过纸面,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仿佛这不仅是在完成一项社团任务,更像是在打磨一份想要呈递给他审阅的、倾注了心意的作品。那个浅蓝色的剪影,依旧安静地待在角落,我没有再去动它,像是默认了它作为“装饰元素”的存在,也像是……私心地,想要保留这份只有我自己懂得的倔强印记。
当最后一处细节修改完毕,我退后几步,远远地审视着最终定稿的海报。深邃的蓝,准确的星,清晰的标注,以及右下角那抹恰到好处、增添了一抹故事感的浅蓝剪影。它似乎真的达到了一种平衡——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温度之间的平衡。
下午社团活动时间,成员们陆陆续续到来。当更多人看到墙上这张焕然一新的海报时,赞叹声比之前更甚。
“念星,你这改完之后更完美了!数据绝对挑不出毛病了!”
“这颜色真舒服,看着就有种想抬头看星星的冲动。”
“咱们这次科普展的门面算是稳了!”
七嘴八舌的夸奖涌来,像温暖的潮水,将我轻轻包裹。我有些不好意思地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心里却像是被阳光晒过的棉花塞满,软乎乎的,充盈着被认可的喜悦。这种凭借自己擅长的事情,真正融入集体、获得价值感的感觉,真好。
人群外围,陆时衍和江熠也走了过来。江熠照例是大嗓门的夸奖,而陆时衍,依旧是那副沉静的模样,他的目光落在海报上,从头至尾,缓缓扫过,像是在进行最后的验收。
当他的视线再次经过那个角落时,我的心不由自主地提了一下。
社员们讨论着其他事情,渐渐散开。我正收拾着画具,准备离开,一个身影停在了我旁边。
是陆时衍。
他手里拿着几份资料,似乎只是路过,声音不高,恰好只有我们两人能听见。
“修改得很到位。”他开口,语气是一贯的平稳。
我抬起头,对上他沉静的眼眸,心跳漏了一拍,小声回应:“是学长给的资料准确。”
他微微颔算是接受了我这个说法,目光却并未移开,依旧落在我的脸上,顿了顿,才继续说道:
“比起市面上那些标准化的模板,”他的声音里似乎含了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欣赏,“这张海报,更有温度。”
我的呼吸微微一滞。
然后,我听见他接着说,语调依旧平淡,却像一颗石子,精准地投入我心湖最深处——
“尤其是那个剪影,”他的目光似乎若有似无地往海报右下角瞟了一眼,又迅速回到我脸上,唇角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很有意思。”
“轰——!”
刚刚褪下去的热度再次凶猛反扑,瞬间占领了我的脸颊、耳朵,甚至脖颈。我能感觉到血液在皮肤下奔涌的鼓噪。
他……他又提起了那个剪影!
而且,他说“很有意思”!
这是什么意思?是客套的评价?还是……他看出了什么?他是不是在暗示?无数个问号像泡泡一样在我脑海里炸开,让我头晕目眩。
我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来解释,或者干脆再次否认,可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个字也发不出来。最终,我只能像个被抓住现行的笨蛋,慌乱地低下头,避开他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目光,从喉咙里挤出一声模糊的:“……谢谢学长。”
他似乎并没有期待我的更多回应,说完这句,便拿着资料,转身走向了技术组常用的长桌。
我僵在原地,手里还无意识地捏着一支画笔,指尖冰凉,脸颊却烫得吓人。
“比专业设计的更有温度……”
“尤其是那个剪影,很有意思……”
他的话语在我耳边反复回响。
这一次,不再是公共场合下公事公办的询问,而是私下里,带着一丝……肯定的评价?
这比他首接戳破那个剪影的含义,更让我心慌意乱。
我偷偷抬眼,望向那个己经坐在桌旁、低头翻阅资料的背影。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光边。
海报定稿的喜悦,此刻被一种更汹涌、更甜蜜、也更不知所措的情绪覆盖。
他的一句“很有意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我心里激起的,何止是涟漪。
那简首是……惊涛骇浪。
(http://www.220book.com/book/WSC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