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0章 建设团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学霸的黑科技玩具厂 http://www.220book.com/book/WSVP/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学霸的黑科技玩具厂

产线的深度优化释放了巨大的效率红利,但林辰深知,一切的优化最终都需要“人”来执行和维持。随着新厂房规划提上日程和产品线的逐渐丰富,现有的团队结构虽然己具雏形,但仍需进一步锤炼和深化,以应对未来更复杂的挑战。他决定从能力提升和文化塑造两个层面,进一步夯实团队根基。

1. 能力提升:知识共享与技能矩阵

林辰在研发车间发起了一个名为“晨星技术夜校”的内部培训计划。利用晚上或周末的休息时间,由核心技术人员轮流担任讲师,分享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

· 林辰主讲了《嵌入式系统在智能玩具中的应用与优化》,将他从系统获得的知识,结合“小星”和“闪电”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团队成员,尤其是周锐等新加入的工程师。

· 赵刚分享了《低成本自动化与机械结构创新》,用大量厂内改造的实际例子,生动展示了如何用最简单的结构解决复杂问题,激发了大家动手创新的热情。

· 王涛则系统梳理了《精益生产理念与实践》,将他在之前公司学到的以及近期优化中实践的方法论,体系化地传递给生产管理团队和班组长。

同时,在王涛的建议下,团队开始建立“技能矩阵图”。将生产线上的关键工序和所需技能列出,对应评估每位工人的熟练程度。这样既能清晰了解团队的能力分布,便于灵活调配人手,也能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和技能提升,鼓励工人“一专多能”。

2. 文化塑造:创新容错与目标共识

林辰意识到,一个仅仅高效执行的团队是不够的,必须培养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

他在研发车间设立了一个“奇思妙想角”,鼓励任何员工,无论岗位,将自己的产品改进点子、新的互动模式构想,甚至天马行空的创意,写下来或做成模型放在那里,供大家讨论。赵刚那个快速换模系统的初步想法,就是在这里被激发和完善的。

对于尝试中的失败,林辰也明确表态:“只要不是重复性低级错误,基于创新的试错成本,由公司承担。我们追求的是一次成功的创新,而不是永不犯错。”

为了凝聚共识,林辰组织了一次非正式的“愿景研讨会”。不是严肃的会议,而是在工厂院子里的一次烧烤晚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林辰再次阐述了晨星的使命——“用黑科技守护童真,让创新玩具走进千家万户”。但他更强调的是,邀请每个人思考,在这个使命下,“我的角色是什么?我如何能做得更好?”

老陈厂长感慨地说:“我的角色就是守好家,管好钱,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

赵刚斗志昂扬:“我的角色就是不断突破机械结构的极限,让我们的产品不仅智能,而且可靠、好玩!”

苏晴眼睛发亮:“我的角色就是让更多人知道、喜欢上晨星,建立起用户和我们之间的情感连接!”

周锐有些腼腆但坚定:“我要尽快成长,帮林总分担更多的研发压力,让我们的‘大脑’(程序)更聪明!”

甚至连李伯都激动地说:“我这把老骨头,别的干不了,就把我这几十年的手艺,都教给年轻人,把好质量最后一道关!”

听着大家真诚而充满激情的发言,林辰心中暖流涌动。这一刻,晨星不再仅仅是他林辰的公司,而是成为了团队每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共同追逐梦想的舞台。

3. 父亲的无形影响

父亲林建国虽然不首接参与管理,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熏陶。他时常在厂区里散步,和工人们聊聊家常,听听他们的想法。他身上那种老一代工匠的朴实、坚韧和对质量的苛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员工。看到老厂长如此珍视这个厂子,年轻人们自然也多了几分责任感和归属感。

深化的团队建设,如同对一块好钢进行的淬火和回火处理,不仅提升了团队的“硬度”(能力),更增强了“韧性”(文化和凝聚力)。这支队伍,正在从一群各有专长的人,向着一个目标一致、能力互补、文化认同的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进化。

林辰相信,拥有这样一支队伍,无论前方是新建厂房的艰辛,还是市场竞争的惨烈,晨星都有了最可靠的制胜基石。



    (http://www.220book.com/book/WSV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学霸的黑科技玩具厂 http://www.220book.com/book/WSV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