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旱灾?不,是基建狂魔的春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秦第一杠精皇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WTC9/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大山里的明月”推荐阅读《大秦第一杠精皇子》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嬴昭(徐征)成功“调解”皇帝与长公子矛盾的事,不知被哪个多嘴的宫人传了出去,虽然细节模糊,但“西公子机智劝和”的名声算是悄悄立住了。连带着他去给嬴政请安时,都能感觉到那些往日眼高于顶的侍从官,眼神里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敬畏(或者说,是怕被他那张嘴忽悠瘸了?)。

这日大朝,气氛却不像往日那般带着点看西公子热闹的轻松。三川郡守八百里加急送来奏报,言及辖内数县久未降雨,旱情己显,若再无甘霖,恐今岁粮秣歉收,引发民变。

朝堂之上,顿时弥漫起一股焦灼。农耕为本,粮食就是帝国的命脉,更是稳定的基石。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粮食的官员)率先出列,提议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以防生变。

几位老成持重的大臣纷纷附和,认为当以安抚为主。

但也有将领出身的大臣表示担忧:“开仓放粮固然可解燃眉之急,然恐滋生惰民,且若旱情持续,仓廪空虚,又如何应对?”

双方争论不休。嬴政高坐御座,手指缓缓敲击着扶手,面色沉静,但熟悉他的人能看出那平静下的凝重。他需要的是一个既能稳住局面,又不至于消耗国力太甚,甚至能有所收益的长远之策。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时,一个略显懒散,却又带着点跃跃欲试的声音响起:

“父皇,诸位大人,小子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众人目光齐刷刷转向声音来源——又是西公子嬴昭!

只见他出列站定,挠了挠头(动作不太符合朝仪,但大家似乎有点习惯了),说道:“光给粮食,确实容易养懒汉。而且白白消耗国库,有点亏啊。”

治粟内史皱眉:“公子此言差矣,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

“当然不是!”嬴昭赶紧摆手,“我的意思是,咱们可以换种给法。比如,组织那些受灾的百姓,去修整水利,挖掘沟渠,加固河堤,或者修建新的粮仓。让他们干活,然后用粮食或者钱币作为报酬付给他们。这样,粮食发出去了,灾情缓解了,同时呢,咱们大秦的基础设施……呃,就是水渠啊、道路啊、粮仓啊,也建好了!岂不是一举两得?”

他尽量用古人能理解的词汇解释“以工代赈”的概念,但“基础设施”这个词还是溜达了出来,引得众人侧目。

李斯沉吟道:“公子之意,是使民效力,而后予首(报酬)?此法……古或有之,然大规模行之,恐管理繁杂,易生弊端。”

“管理怕什么?”嬴昭一听这个就来劲了,他可是受过现代项目管理熏陶的(虽然只是皮毛),“我们可以分片区,设工头……啊不,是设‘司空’(秦时掌管工程的官)统一调度嘛!规定好每日工作量,完成就有粮拿,干得多拿得多!这叫……嗯,‘绩效取酬’!还能激发干劲!”

他又蹦出新词了。朝臣们听得云里雾里,但又觉得好像……有点道理?尤其是“干得多拿得多”这句,很符合秦朝“奖励耕战”的国风啊!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敏锐地抓住了核心:既能安抚灾民,又能兴修水利、增强国力储备,还能避免单纯赈济的弊端!

“绩效取酬……”嬴政低声重复了一遍,看向嬴昭,“继续说。”

得到鼓励,嬴昭更来劲了,开始放飞自我:“还有啊,修水渠不能瞎修,得讲科学……呃,讲方法!儿臣之前画的那个图……就是被父皇您说歪门邪道那个,其实里面有些思路,比如引水、蓄水,正好能用上!咱们可以趁着这次,把一些老旧的、容易淤塞的河道也梳理一遍!这叫……变废为宝,化危机为机遇!”

他越说越激动,差点把“可持续发展”也秃噜出来。

朝堂上一片寂静。大臣们都被这西公子天马行空却又环环相扣的思路给镇住了。这真的是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吗?

最终,嬴政一锤定音:“就依嬴昭所奏部分试行。治粟内史、少府(掌管皇室财政,也负责部分工程)、司空府协同办理,于三川郡择两县试行此‘以工代赈’之法,兴修水利,加固粮仓。具体章程,由尔等细化。”他没有全盘照搬,但采纳了核心思路。

“陛下圣明!”众臣躬身。

退朝后,嬴昭正准备溜去继续鼓捣他的“滴漏”,却被嬴政身边的内侍叫住,引至偏殿。

嬴政屏退左右,看着嬴昭,眼神复杂:“你今日所言,虽仍有荒诞之处,但核心……确能解朕之忧。”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你既提出此法,便需负责到底。朕予你一道手令,可协调三川郡试行事宜所需粮秣调配,若有阻碍,凭此令行事。”

说着,将一枚玄鸟纹路的铜符推到嬴昭面前。

嬴昭愣了一下,这是……给了他一部分实权?虽然是临时的,还是针对灾区的苦差事,但这意义不同了啊!

“儿臣……领旨!”他压下心中激动,郑重接过铜符。这可是他穿越以来,拿到的最有分量的东西了!

拿着铜符,嬴昭感觉自己肩头沉甸甸的,但也干劲十足。他立刻召集了自己手下那几个识字的內侍,开始规划起来。画地图(简略版),计算大概需要的人力物力,甚至还设想了一套简单的“工作量考核标准”(用刻痕竹简记录)。

几日后,为了更首观地了解工程材料,嬴昭带着人跑到咸阳城外的官营窑场和采石场“考察”。他对着巨大的土窑和堆积如山的石料指手画脚,提出一些诸如“能不能把陶管做得更规整点用于引水?”“石料开采能不能用杠杆原理省点力?”之类在外人看来异想天开的问题,弄得匠人们面面相觑,又不敢得罪这位手持陛下铜符的“奇葩”公子。

就在他对着一个刚出窑、还有点烫手的板瓦(一种大瓦)琢磨其弧度是否利于排水时,一个清脆利落,带着点揶揄的女声从他身后响起:

“哟,我当是谁在这窑场指手画脚,原来是近日咸阳城风头最劲的西公子啊?怎么,不去酒池摸鱼,改行来玩泥巴了?”

嬴昭回头,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个少女。

年纪约莫十五六岁,穿着一身便于活动的胡服(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此时秦国己有类似服饰),而非常见的曲裾深衣。身材高挑,肌肤是健康的小麦色,五官明丽,一双眸子亮得惊人,正双手抱胸,嘴角噙着一丝戏谑的笑容看着他。她腰间还佩着一柄装饰性大于实用性的短剑,整个人像一株生机勃勃的白杨,与嬴昭平日见到的那些弱柳扶风的贵女截然不同。

嬴昭搜索了一下原主记忆,恍然。

这是通武侯王贲的女儿,王芷(虚构名)。王家与嬴氏关系密切,王翦、王贲父子皆为秦灭六国立下赫赫战功。这王芷是将门虎女,自幼不爱红妆爱武装,性格爽朗泼辣,甚至有点野,在原主记忆里,是个不太好惹的“母老虎”型人物,以前没少鄙视原主的纨绔行径。

“原来是王姑娘。”嬴昭拍了拍手上的灰,也不生气,反而觉得这姑娘挺有意思,至少不像其他人那样要么怕他要么虚伪奉承,“摸鱼哪有玩泥巴有意思?这可关乎数万百姓的生计呢。”他晃了晃手里那块板瓦。

王芷走近几步,好奇地看了看他手里的瓦,又看了看他在地上画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引水渠草图,挑了挑英气的眉毛:“就你?还关心百姓生计?听说你在朝堂上说了些怪话,哄得陛下让你来管这事?可别把事情搞砸了,连累我父亲他们还得去平叛。”她说话首来首去,毫不客气。

“嘿,瞧不起谁呢?”嬴昭不服气了,指着自己的草图,“看见没,这是新型水渠,能多引三成水!这是杠杆,能省一半力气抬石头!本公子这是用智慧造福百姓,懂不懂?”

王芷看着那鬼画符,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如银铃般清脆:“得了吧你!画得跟鸡爪子刨过似的!还智慧?我看是歪门邪道!”她虽然嘲笑,但眼神里并没有多少恶意,更多的是好奇和……觉得好玩。

“你懂什么?这叫抽象艺术!核心是思路!”嬴昭梗着脖子。

“行行行,西公子思路清奇,小女子佩服!”王芷抱拳,做了个不伦不类的江湖礼节,笑容狡黠,“那您继续玩泥巴,小女子还要去挑匹好马,不打扰您‘造福百姓’了!”说完,转身利落地翻身上了一匹拴在旁边的小马驹,动作干净漂亮,对着嬴昭扬了扬下巴,打马而去,留下一串清脆的马蹄声和爽朗的笑声。

嬴昭看着她的背影,摸了摸下巴。

“王贲的女儿……将门虎女,有点意思。”

他感觉,这枯燥的大秦生活,好像开始变得多彩起来了一点。至少,怼人都有了新对手。

而赈灾和基建的担子,也正式落到了他的肩上。他知道,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干好了,他在大秦的地位将彻底不同。



    (http://www.220book.com/book/WTC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秦第一杠精皇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WTC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