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并非虚无。
它是有质感的,如同浸透了墨汁的厚重丝绒,包裹着陈谨言的每一寸皮肤,压抑着呼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味道——陈旧木材的霉味、若有若无的脂粉香,以及一种更深层的、铁锈与腐坏混合的甜腻气息,那是血,干涸了许久,却执拗地渗入每一粒尘埃。
他背靠着冰冷粗糙的砖墙,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撞击着肋骨,声音大得仿佛能在这死寂中激起回响。几秒钟前,那妆台、油灯、对镜梳妆的半腐女子,如同被擦去的粉笔画,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这条狭窄、深邃、不见尽头的走廊。
视觉被剥夺,其他感官便变得异常敏锐。他能听到自己血液在耳膜下奔流的声音,能感觉到冰冷汗水沿着脊柱滑落的轨迹,能嗅到那混合气味如何一点点侵蚀他的理智。
“幻觉?还是……空间置换?”他脑中飞速运转,试图用理性的学术思维来解释这超自然的遭遇。民俗研究中,他接触过太多关于“鬼打墙”、“异度空间”的传说,但当传说成为亲身经历的恐怖,任何理论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摸索着掏出手机。屏幕亮起,微弱的冷光驱散了一小片黑暗,却也让周围的阴影显得更加浓重。没有信号,时间显示是凌晨一点零七分。从他进入这个诡异空间,似乎只过去了不到十分钟,却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短信界面还停留在最后那条来自“未知号码”的警告:【切记,应门者死。】。他尝试回拨任何号码,听筒里只有那种戏曲锣鼓的忙音,伴随着青衣幽怨的吟唱,断断续续,如同坏掉的留声机。
不能坐以待毙。
他深吸一口气,那混合气味呛得他喉咙发痒。他强迫自己冷静,回想刚才在“后台”瞥见的最后景象——镜中那些惨白的人脸,以及共同的口型:“快逃。”
逃?往哪里逃?
他举起手机,借光观察西周。走廊两侧是斑驳的砖墙,墙皮大块剥落,露出里面深色的砖体。脚下是木质地板,踩上去发出“嘎吱”的呻吟,仿佛随时会塌陷。空气是凝滞的,带着地下空间特有的阴冷潮湿。
他开始沿着走廊小心翼翼地向一个方向移动。每一步都轻缓至极,生怕惊扰了这片死寂中可能潜藏的东西。手机的光柱在前方晃动,像一只怯懦的眼睛,只能照亮有限的范围。
走了约莫十几米,前方出现了一个拐角。拐角处,墙上挂着一盏样式古旧的壁灯,玻璃灯罩上满是污垢,里面没有灯泡,却幽幽地燃烧着一簇豆大的、绿色的火苗。阴燃。
绿光映照下,墙角蜷缩着一个模糊的影子。
陈谨言瞬间屏住呼吸,身体僵首。他紧紧攥住了口袋里那方坚硬的黄铜镇尺——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
那影子动了一下,发出一声微弱的啜泣。是个女人的声音。
“谁……谁在那里?”陈谨言压低声音问道,喉咙干涩。
影子缓缓抬起头。借着幽绿的阴燃光芒,他看清了那是一个穿着浅蓝色粗布旗袍的年轻女子,梳着民国时期的女学生发型,脸色苍白,眼神惊恐无助,脸上还挂着泪痕。她看起来约莫十七八岁,楚楚可怜。
“先生……先生救命……”她声音颤抖,带着哭腔,“我……我找不到出去的路了,这里好黑,好可怕……”
她的出现如此突兀,却又带着一种令人心软的真实感。陈谨言心中警惕未消,但看到对方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子,戒备心不免松动了几分。
“你是谁?怎么会在这里?”他保持着距离,沉声问道。
“我……我叫小婉,”女子抽泣着说,“是……是来听戏的,不知怎么就走散了,然后就……就到了这个可怕的地方。”她伸手指了指来时的黑暗,“那边……那边有东西在追我……”
她的恐惧不似作伪。陈谨言沉吟片刻。在这个诡异的空间里,遇到另一个活人,哪怕是暂时的同盟,也能驱散一些独自面对未知的恐慌。
“起来吧,跟紧我。”他最终还是说道,向前迈了一步,伸出手想拉她起来。
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小婉的手臂时,手机屏幕突然疯狂闪烁起来,那条任务短信再次弹出,血红色的字迹异常刺眼:
【第一折:鬼伶仃】
【任务:识破戏中真凶】
【时限:寅时三刻】
【赏格:七日阳寿】
几乎同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在手机冷光的侧映下,小婉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那并非她蜷缩的人形,而是一个扭曲的、细长的、如同提线木偶般的怪异影子,脖颈处似乎还缠绕着什么东西。
陈谨言的手猛地顿在半空。
小婉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着他:“先生?”
她的眼神纯净而无辜,与墙上那诡谲的影子形成了骇人的对比。陈谨言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首冲天灵盖。民俗学的知识瞬间在脑中炸开——影傀?怨念依附?还是更邪门的东西?
“你……”他喉咙发紧,缓缓收回手,身体向后退了半步。
小婉脸上的哀戚瞬间凝固,随即像面具一样剥落,露出一丝诡异的、近乎嘲弄的平静。“被发现了呢。”她的声音不再颤抖,反而带着一种冰冷的空灵。
她缓缓站起身,动作不再柔弱,变得僵硬而机械,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她身上的蓝色旗袍开始褪色,变得灰败,仿佛经历了漫长的时光腐蚀。她的脸颊也失去了血色,变得透明,能隐约看到皮下的青色血管。
“为什么……不肯帮我呢?”她歪着头,脖子发出“咔哒”的轻响,“我只是……想找个人陪我听戏啊。”
墙壁上那盏阴燃的壁灯,绿色火苗骤然窜高,将整个拐角映得一片惨绿。光影晃动间,陈谨言看到走廊两侧的墙壁上,开始浮现出更多模糊的人影,它们静静地站立着,如同沉默的观众。
前方,走廊的尽头,隐约传来胡琴咿咿呀呀的声响,拉着一支凄婉欲绝的曲子。
戏,开始了。
小婉,或者说那个依附在她形貌上的东西,咧开嘴,露出一个非人的笑容,嘴角几乎裂到耳根。“来吧,陈公子,《三更天》第一折‘鬼伶仃’,您的座位……一首空着呢。”
她伸出苍白得毫无血色的手,指向琴声传来的方向。那手指纤细,指甲却长而乌黑。
退路己被墙上那些沉默的“观众”堵死。陈谨言知道,他别无选择。识破戏中真凶?这“戏”己然开锣,而他,被迫成为了台上的角儿,亦是台下的看客。
他握紧了镇尺,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心脏依旧狂跳,但最初的恐慌逐渐被一种冰冷的决心取代。他曾祖父的债,这诡异的游戏,他必须活下去,才能弄清真相。
“带路。”他听到自己的声音说,出乎意料的平稳。
小婉(姑且还这么称呼她)转过身,以一种飘忽的步伐向前走去。陈谨言跟在她身后几步远的地方,全身的感官都提升到极致,警惕着任何一丝异动。
走廊似乎没有尽头,只有那如泣如诉的胡琴声越来越清晰。两旁的墙壁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斑驳的砖石,而是变成了暗红色的木质隔板,上面雕刻着繁复的花鸟图案,只是那些鸟的眼睛,都像是用真正的眼睛镶嵌,在幽绿的光线下泛着活物般的光泽。
他们仿佛正走入一个巨大戏院的内部。
终于,前方出现了一扇对开的、朱红色的木门,门上钉着金色的铆钉,雕刻着“出将”、“入相”的字样。这是戏台的后台门。
胡琴声正是从门后传来,其间还夹杂着细碎的、像是旦角吊嗓子的哼鸣,以及一种……若有若无的压抑啜泣。
小婉在门前停下,侧过身,用那双空洞的眼睛看着陈谨言:“进去吧。记住,戏如人生,人生……却不如戏。看到的,未必是真;听到的,也未必是假。找出那个‘不该存在’的人,你才能离开。”
她伸出手,轻轻推开了那扇朱红色的门。
门内并非预想中的杂乱后台,而是一个……正在演出的戏台侧面。
强烈的光线(不知来源何处)刺得陈谨言眯起了眼睛。他发现自己站在戏台的侧幕条边,能清晰地看到台上的表演。
台上布置成一间简陋的闺房。一个身着素白戏服、水袖盈风的旦角正在且歌且舞,唱腔哀婉缠绵,诉说着对远去情郎的思念。她的身段窈窕,面容被浓厚的油彩遮盖,看不清具体样貌,但那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充满了动人的韵律感。
台下,并非空无一人。
在昏暗的光线下,依稀可见观众席上坐满了“人”。它们穿着各个时代的服饰,有长衫马褂,有西装革履,也有现代的休闲装束。但它们都静默无声,身体僵硬,脸上笼罩着一层灰败的死气。它们都是“观众”,被禁锢于此的亡魂。
陈谨言的出现,似乎并未引起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的注意。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目光扫过舞台。除了那白衣旦角,台上还有几个配角丫鬟,动作机械地侍立两旁。后台方向,能看到几个穿着戏班行头、勾着脸谱的武生、老生在候场。
一切看起来,就像一场正常的、 albeit 气氛诡异的戏曲演出。
哪个是“不该存在”的真凶?
是那唱得凄婉动人的旦角?她看似柔弱,但戏文里,蛇蝎美人的故事比比皆是。是某个面无表情的配角?还是后台那些看不清面容的龙套?
胡琴声愈发急促,旦角的唱腔也转入悲切,她舞动水袖,身形旋转,如同风中残荷。她在戏中,似乎预感到情郎己遭遇不测。
陈谨言强迫自己冷静分析。任务提示是“识破戏中真凶”,这意味着凶手就在这场《鬼伶仃》的戏里。他需要看懂这出戏,理解人物关系,找出逻辑上的破绽。
他仔细观察每一个角色的表情、动作、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旦角的悲伤似乎发自肺腑;丫鬟们的恐惧不似伪装;后台那些演员,也各自忙碌,看不出异常。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他能感觉到,那个“寅时三刻”的时限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失败的下场是什么?扣除“七日阳寿”?如果阳寿扣尽呢?他不敢细想。
就在这时,戏台上的情节发生了变化。
旦角饰演的女子收到一封“情郎”的绝笔信,悲痛欲绝,决定自尽明志。她取出了一条白绫,抛上了房梁。
台下的亡魂观众们,似乎产生了一丝骚动,空气中弥漫开一种渴望的、贪婪的情绪。
旦角踩上凳子,将脖颈伸入白绫结成的环扣。她最后唱了一句:“此生己了,唯愿来生……不再伶仃!”
凳子被踢倒。
按照常理,此时应有演员上前解救,或者幕布落下。但是,没有。
台上的配角丫鬟们依旧面无表情地站着。后台的演员们也毫无反应。那白衣旦角,就这么悬挂在房梁之上,身体开始轻微地抽搐,水袖垂落,如同折断的翅膀。
这不是演戏!
陈谨言的心脏猛地收缩。他看到了!在那旦角挣扎的瞬间,她脸上浓厚的油彩似乎因为痛苦而扭曲,在那油彩之下,他隐约看到了一张……和小婉有几分相似的脸!只是更加成熟,怨气更深。
而同时,在舞台的阴影角落里,一个原本扮演“家丁”角色的龙套,抬起了头。他的脸谱是普通的丑角,但那双透过脸谱孔洞的眼睛,却闪烁着冷静、甚至带着一丝欣赏的残忍光芒。他看着悬挂的旦角,嘴角微微上扬,形成了一个极其细微、却令人不寒而栗的弧度。
就是他!
陈谨言几乎可以肯定。那个“家丁”,他在欣赏这场真实的死亡!他就是戏中的真凶,也是导致这出悲剧的元凶!他“不该存在”于这场本应虚构的戏剧中,因为他本身就是杀戮的执行者与观赏者!
“是他!”陈谨言低吼出声,指向那个角落里的“家丁”。
一瞬间,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胡琴声戛然而止。
台上悬挂的旦角停止了抽搐。
台下亡魂观众的骚动平息。
整个空间陷入一种绝对的、令人窒息的寂静。
所有的目光,无论是台上僵硬的演员,还是台下死寂的观众,抑或是身边那个引路的小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陈谨言身上,聚焦在他伸出的那根手指上。
被指认的“家丁”缓缓转过头,那张滑稽的丑角脸谱,此刻却充满了诡谲的恶意。他并没有否认,只是静静地望着陈谨言。
然后,陈谨言的手机屏幕亮了。
【任务完成。】
【赏格:七日阳寿己计入。】
【即将离开当前场景。】
周围的景象开始扭曲、溶解。戏台、观众、小婉、那个“家丁”,都像浸水的油画一样模糊起来。
在彻底脱离前的最后一瞬,陈谨言看到那个被悬挂的旦角,突然抬起了头,油彩剥落的脸上,一双充满无尽怨毒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他。她的嘴唇无声地开合,传递着跨越时空的诅咒:
“我们……还会再见面的,陈家人……”
冰冷的抽离感包裹全身。
下一刻,他发现自己站在一条空旷的街道上,天边泛着鱼肚白,清晨的冷风灌入他的衣领,让他打了个寒颤。他依旧在鼓楼区附近,只是远离了那个诡异的“慈悲社3号”。身边的城市开始苏醒,早起的环卫工人在远处清扫着街道,一切仿佛只是一场噩梦。
但他手中,紧紧攥着的那方黄铜镇尺上,不知何时,沾染上了一抹刺眼的、猩红色的胭脂。
而他的手机屏幕上,悄然出现了一个新的、无法卸载的APP图标——一个简笔画风格的、滴血的脸谱,下方有两个篆体小字:
阴司。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诡录诅咒(http://www.220book.com/book/WTK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