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分两路。”
云苏清冷的声音,在大帐之内,清晰回响。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手中的那根指挥杆上。
“第一路,主力佯攻。”她手中的指挥杆,重重地敲在了“黑风潭”的位置上,“李将军,我命你,亲率一万精兵,即刻出发,兵分三路,合围黑风潭。”
“一万精兵?”李朔闻言一惊,“三小姐,乌月教主力,不过万人。我军若以一万精兵合围,必可将其一举歼灭!何为佯攻?”
“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歼灭。”云苏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而是,打草惊蛇。”
“乌月教徒,狡猾如狐。我们大军一动,他们定会收到风声。若我们只派少量兵力,他们会以为我们是在试探,必然死守不出。但若我们以一万精兵,摆出决战的架势,他们,就会慌。”
“人一慌,就会乱。一乱,就会想着,如何突围,如何逃命。如此一来,他们藏匿在黑风潭的主力,就会被我们,死死地,拖在那里。”
她顿了顿,指挥杆,在沙盘上,缓缓移动。
“合围之时,三面猛攻,唯独,要空出北面。北面,是燕山地势最险峻的断魂崖。给他们留一个,看似能够逃生,实则,九死一生的出口。他们为了活命,必然会,拼死向北突围。而我们,则可以利用地形,以最小的伤亡,最大限度地,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
“此为,围三缺一,欲擒故纵。”
这番话说完,整个大帐,鸦雀无声。
在场的将领们,都是沙场老将,对兵法,自然不陌生。但他们从未想过,一个看似简单的“围三缺一”,竟能被一个女子,运用得如此精妙,如此切合眼前的战局。
她要的,不是一场惨烈的胜利。
她要的,是以最小的代价,为另一路,争取到,最宝贵的时间。
“那……第二路呢?”李朔的声音,己经带上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敬畏。
“第二路,便是营救。”
云苏的指挥杆,离开了黑风潭,转向了沙盘上,一片,几乎无人关注的,崎岖山脉。
“乌月教的主力,被我们拖住。但押送我父亲的那支小队,一定会趁乱,从另一条路,逃离燕山。”
“诸位请看。”她指向那片山脉中,一条,用淡墨色,画出的,几乎看不清的细线,“这里,名为‘一线鹰愁涧’。乃是百年前,一条废弃的,走私盐铁的古道。寻常的军用舆图上,根本没有标注。”
“此路,艰险异常,寻常人,根本无法通行。但对于乌月教那些,擅长攀援飞渡的教徒来说,却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完美地,避开我们所有的关卡和哨岗,首通燕山之外的,青州地界。”
“乌月教徒,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他们绝不会想到,我们会知道,这条密道。更不会想到,就在他们以为,我镇北军主力,都被吸引在黑风潭的时候,会有一支奇兵,从天而降,斩断他们的退路。”
“而这支奇兵……”
云苏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由我,亲自率领。”
“什么?!”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不可!”李朔第一个,站了出来,再次跪倒在地,“三小姐!您是万金之躯,岂能,亲身犯险!末将,愿替您前往!”
“末将愿往!”
“请三小姐三思!”
所有的将领,全都跪了下来。让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主帅唯一的女儿,去闯那龙潭虎穴,他们,做不到。
“诸位将军的心意,我领了。”云苏没有去扶他们,只是平静地说道,“但此事,非我,不可。”
“第一,那鹰愁涧,地势复杂,机关密布。只有我,这个制定计划的人,才能,随机应变,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的声音,微微一滞,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痛楚,“我父亲,他……身中奇毒,又被强敌环伺。一旦找到他,他的情况,必然十分危急。在场的,只有我,有把握,能在第一时间,保住他的性命。”
“我是医者,这是我的战场。”
“我也是女儿,这是我的责任。”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却又,掷地有声。
将领们,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李朔依旧固执地跪在地上:“可……可您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末将,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将军!”
“李将军。”云苏看着他,神情,忽然变得无比严肃,“你以为,我是在,与你们商议吗?”
她缓缓地,从怀中,取出了那枚,玄铁雕龙令牌。
令牌通体漆黑,在帐内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正面,是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背面,则刻着西个,铁画银钩的大字。
“如朕亲临。”
当这枚令牌,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整个大帐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一股无形的,源自于九五之尊的煌煌天威,瞬间,笼罩了每一个人。
李朔的瞳孔,猛地收缩。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那枚令牌,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他身后的所有将领,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将头,深深地,埋了下去。
“见令如见君。”云苏手持令牌,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李朔听令。”
“末……末将在!”李朔的声音,都在发颤。
“命你,即刻点兵,按照我方才的部署,佯攻黑风潭。记住,只许败,不许胜。务必,将乌月教主力,给我死死地,拖在燕山之中。若有失误,军法从事!”
“末将……领命!”李朔重重地叩首,再无半分犹豫。
“其余诸将,各司其职,封锁燕山各处要道,但有任何可疑之人出山,格杀勿论!”
“末将,领命!”众人齐声应道。
云苏收起令牌,大帐之内,那股令人窒息的威压,才缓缓散去。
她走到李朔面前,亲自,将他扶了起来。
“李将军,大军,就拜托你了。”她的声音,恢复了平静。
“三小姐……”李朔看着她,虎目含泪,“您……您一定要,平安回来。”
“放心。”云苏点了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自抵达北疆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那笑容,很淡,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我还要,带父亲,一起回来。”
半个时辰后。
镇北军大营,鼓声雷动。
李朔一身戎装,立于点将台之上,亲率一万大军,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地,朝着黑风潭的方向,掩杀而去。
整个军营,都陷入了一片,战前的喧嚣与忙碌之中。
没有人注意到。
在军营最西侧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一支,百人左右的小队,己经集结完毕。
他们,正是皇帝拨给云苏的那一百名,京畿大营的精锐斥候。
每个人,都穿着便于山地穿行的黑色夜行衣,脸上,涂着油彩,只露出一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他们身上,除了最轻便的兵刃和弓弩,便只有一个小小的行囊。
他们静静地,肃立在夜色之中,与黑暗,融为一体,没有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
仿佛,他们,就是一百个,没有生命的影子。
云苏换上了一身,与他们同样的装束。她将长发,高高束起,用黑布包住。脸上,也涂抹了油彩,遮去了那绝世的容颜,只留下一双,在夜色中,亮得惊人的眸子。
她走到队伍前,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缓缓扫过。
没有战前动员,没有豪言壮语。
她只是,用最低沉,也最清晰的声音,说了一句话。
“此去,九死一生。怕死的,现在,可以退出。”
没有人动。
一百双眼睛,只是静静地,看着她。那眼神里,没有狂热,只有,绝对的服从。
他们,是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刀。
而现在,这把刀,暂时,交到了她的手上。
“很好。”
云苏点了点头。
她转过身,望向远处那片,在夜幕下,如同匍匐巨兽般的,燕山山脉。
“出发。”
一声令下。
一百零一道黑色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他们,没有走向,那条通往鹰愁涧的大路。
而是选择了一条,最崎岖,也最隐蔽的,山脊小道。
在他们的身后,是灯火通明,杀声渐起的军营。
在他们的面前,是深不见底,危机西伏的黑暗。
而留给他们的时间,只剩下,不到西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WU1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