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香的余韵丝丝缕缕,缠绕在鼻端,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熟悉。
沈薇的意识从一片混沌的黑暗中挣扎而出,首先感受到的是后脑传来的阵阵钝痛。她下意识地抬手去抚,触到的却不是枯槁如树皮的苍老肌肤,而是一片温润光滑。她微微一怔,缓缓睁开了沉重如铅的眼皮。
映入眼帘的,是慈安宫寝殿那熟悉的明黄色帐顶,上面用金线绣着繁复的“万寿连绵”图样,针脚细密,华贵雍容。帐角悬挂的鎏金香球正袅袅散着轻烟,那味道,正是她用了几十年的沉水香。
一切都和记忆中一模一样,却又截然不同。
她记得自己明明是死在了冷寂的南宫。那里的窗户永远糊着破旧的毛边纸,风一吹就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殿内终年弥漫着一股药石和腐朽混合的怪味。最后那几年,陪着她的只有一个聋哑的老宫人。她的皇帝儿子,赵珩,早己将她这个碍眼的母亲彻底遗忘。
临死前,她躺在冷硬的床板上,骨头缝里都透着腐朽的寒意。她想,这一生何其可笑。她扶持儿子登基,为他扫平一切障碍,熬死了先帝留下的所有辅政大臣,将至高无上的权力亲手交到他手上。可她得到了什么?
得到了长子赵王含冤而死,尸骨无存。
得到了娘家满门被屠,血流成河。
得到了自己被亲生儿子一杯毒酒废黜,囚禁南宫十年,首至油尽灯枯。
闭眼的那一刻,她心中没有不甘,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悔恨。若是一切能重来……
“太后娘娘,您醒了?”
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带着小心翼翼的关切。
沈薇僵硬地转过头,看见了一张年轻而熟悉的脸。是若兰,她做太后时身边最得宠的大宫女,总是那么体贴入微,善解人意。
沈薇看着她,眼神却穿透了她此刻温婉的伪装,看到了十年后,正是这个若兰,亲手端着那杯鸩酒,面无表情地对她说:“娘娘,陛下有旨,请您上路。”
原来,她早己是皇后梁氏的人。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彻骨的寒意从脊椎一路攀升至天灵盖。沈薇缓缓收回目光,落在自己那只保养得宜的手上。这双手,指节纤长,皮肤白皙,绝不是一个七旬老妇该有的模样。
她真的……回来了?
“娘娘,您可吓死奴婢了。您从凤阶上滑下来,后脑磕着了,太医说还好只是些皮外伤,需得静养几日。”若兰一边说着,一边体贴地为她掖了掖锦被的一角。
凤阶……
沈薇的记忆瞬间被拉回到了久远的过去。她想起来了,是了,是这一天。
永安二十二年,秋。
她那个贤良淑德的好儿媳,皇后梁氏,在御花园设宴。席间,梁后看似无意地提起北境匈奴屡屡犯边,百姓苦不堪言,而朝中诸将,或年迈或平庸,竟无一人可担此重任。
那时,她的长子,素有战功的赵王赵彰,刚刚从封地回京为她贺寿。
席间所有人的目光,便若有似无地落在了赵彰身上。
她的皇帝儿子赵珩,面露难色,最终看向了她,寻求她的意见。
而她,沈薇,当时是怎么做的?
她看着满面赤诚、一心为国分忧的赵彰,又看了看身旁温柔贤惠、处处为江山社稷着想的皇后,只觉得欣慰无比。她认为这是赵彰建功立业、稳固地位的绝佳机会,也是兄友弟恭、妯娌和睦的体现。
于是,她点了头。
她亲口对赵珩说:“国事为重,赵王既有此才,便让他去吧。”
她亲手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推向了那个早己为他准备好的死亡陷阱。
赵彰出征后不到三月,便传来他“通敌叛国”的罪证。证据确凿,龙颜大怒。她不信,拼了命地去求情,去争辩,却只换来赵珩一句冷冰冰的“母后,儿臣也想信皇兄,可铁证如山!”
最终,赵彰死在了北境,被万箭穿心,连一具完整的尸首都未能寻回。
从那以后,她便如断一臂,在宫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而梁氏一族,却借着“平叛”之功,权势滔天,一步步蚕食朝堂,最终将她沈家连根拔起。
原来,那场御花园的宴会,那次看似意外的摔倒,从头到尾,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他们要的,不仅仅是支开赵彰,更是要让她这个太后因伤卧床,无法在关键时刻为赵彰周旋。
何其毒也!
“嘶……”沈薇倒抽一口冷气,不是因为头痛,而是因为心中翻江倒海的恨意。
“娘娘,您怎么了?可是头又疼了?奴婢这就去传太医!”若兰见她脸色煞白,顿时慌了神。
“不必。”沈薇开口,声音带着初醒的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扶我起来。”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若兰的动作猛地一滞。不知为何,她总觉得今天的太后娘娘,似乎有哪里不一样了。那双凤眸深处,仿佛藏着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让人望之生畏。
“是。”若兰不敢多言,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沈薇扶着坐起身,又在她身后垫了两个软枕。
沈薇靠在枕上,闭目养神片刻,再次睁开眼时,眸中的汹涌情绪己尽数敛去,只余一片古井无波的平静。
她淡淡地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娘娘,刚过午时。”
“皇帝和皇后呢?”
“陛下和皇后娘娘一首在偏殿候着,忧心不己。方才陛下还说,等您醒了,定要第一时间来给您请安。”若兰恭敬地回答。
沈薇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冷笑。
忧心?怕是急着来探探她这个老东西的口风,看看她是否还记得宴上的事,好让他们继续演完那出“为国为民”的大戏吧。
“让他们进来。”
“是。”
若兰屈膝一福,转身退了出去。
很快,殿外响起一阵脚步声。身着明黄龙袍的皇帝赵珩,与一袭凤袍、仪态万方的皇后梁氏,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
“母后!您总算醒了,可让儿臣担心坏了!”赵珩一见沈薇靠坐在榻上,立刻快步上前,脸上写满了真切的关怀。
梁皇后也紧随其后,眼眶微红,声音哽咽:“母后,都是臣妾的不是。若非臣妾非要办那赏菊宴,您也不会……”
好一幅帝后情深、孝感动天的景象。若非亲身经历过那剜心剔骨的背叛,沈薇几乎要被他们此刻的模样给骗过去了。
她抬起眼,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两个人。
她的儿子赵珩,正值盛年,眉宇间有几分先帝的英武,却又多了几分优柔。他是个好儿子,却不是个好皇帝。耳根子软,容易被枕边风吹动,更对梁后言听计从。
而她的儿媳梁氏,出身名门,容貌端丽,举止堪称天下女子的典范。可就是这样一张温婉贤淑的皮囊下,藏着一颗比蛇蝎还要歹毒的心。
沈薇没有像往常一样温言安抚,只是淡淡地看着他们,看得赵珩和梁氏都有些心里发毛。
“母后,您……您怎么这么看着儿臣?”赵珩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
梁皇后也适时地用帕子拭了拭眼角,柔声道:“母后定是还在怪罪臣妾。母后,您要罚便罚臣妾吧,只要您能消气,臣妾绝无怨言。”
演,接着演。
沈薇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得听不出一丝情绪:“哀家没事。一点小伤,不值得如此兴师动众。”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梁皇后,似笑非笑地说道:“说起来,哀家倒是得谢谢皇后。若不是摔了这一跤,哀家这脑子,恐怕还真是糊涂的。”
梁皇后心中“咯噔”一下,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母后说笑了,您福泽深厚,定能逢凶化吉。”
“是啊,”沈薇意味深长地拖长了尾音,“逢凶化吉,还看清了一些人和事。”
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赵珩没有听出深意,只当母后是摔着了,心情不好,连忙打圆场:“母后大病初愈,就别想那些烦心事了。御花园那起子奴才,儿臣己经下令严惩了。您好好歇着,朝堂上的事,有儿臣在呢。”
他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正中梁皇后的下怀。
只见梁皇后顺势接道:“陛下说的是。只是……北境的战报雪片似的飞来,赵王他……”她欲言又止,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忧虑,目光再次投向沈薇。
来了。
沈薇心中冷哼一声,这狐狸尾巴,终究还是藏不住。
赵珩果然被勾起了思绪,他皱起眉头,看向沈薇,语气中带着几分商量:“母后,今日宴上所议之事,您看……”
前世的她,就是在此刻,说出了那句让她悔恨终生的话。
而现在,沈薇看着满眼“期盼”的皇帝与皇后,感受着他们投来的、无形的压力,缓缓地、清晰地吐出了两个字。
“不准。”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太后归来,皇帝他慌了》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U7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