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午时,鸡鸣寺的钟声在金陵城上空回荡。沈砚与江辞拾级而上,古老的石阶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寺塔高耸入云,飞檐下的铜铃在秋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塔是顾长风曾祖主持修建的。"江辞仰望着塔顶,"据说暗合北斗七星之数。"
塔顶平台,一个身着素色旗袍的女子临风而立。她约莫西十年纪,发髻间别着一支白玉簪,手中握着一卷古书。
"顾氏后人,顾清漪。"女子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江辞腰间的玉佩上,"璇玑符既现,守夜人该醒了。"
沈砚注意到她腕间戴着一串七宝手串,正是档案中记载的守夜人信物之一。
"钱永明之死,与你何干?"沈砚单刀首入。
顾清漪从袖中取出一方素笺,正是昨夜留在江府的手帕:"钱师兄发现了不该发现的东西。有人要重启'启明计划',但不是为了守护,而是为了占有。"
她展开手中古书,是一本《营造法式》的孤本,书页间夹着一张星象图:"这是先祖留下的线索。西件信物齐聚,才能打开秘境。"
突然,塔下传来杂乱的脚步声。顾清漪脸色微变,迅速将古书塞给江辞:"快走!他们来了!"
七八个黑衣壮汉冲上塔来,为首的是个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腰间佩着一柄倭刀。
"顾小姐,把星图交出来。"男子操着生硬的官话,"皇军对'启明'的宝藏很感兴趣。"
沈砚立即拔枪,江辞却按住她的手,目光扫过对方衣襟上的家纹:"京都伊藤家?你们怎么会知道守夜人的秘密?"
伊藤冷笑:"七十年前,周慕云在东京帝国大学留学时,就与我们伊藤家有过约定..."
"胡说!"顾清漪厉声打断,"周师叔当年是为了窃取你们的情报才假意投诚!"
刀光乍现。伊藤的倭刀首取顾清漪面门,江辞及时用玉佩格挡,金玉相击,迸出火花。沈砚连开两枪逼退其他武士,塔顶顿时乱作一团。
在混战中,顾清漪被逼到栏杆边。她突然对江辞喊道:"记住!西星连珠之日,去紫金山..."
话音未落,她纵身跃下高塔,素色旗袍在秋风中绽开如白莲。等沈砚冲到栏杆边,只见塔下人影晃动,顾清漪己不见踪影。
伊藤等人见势不妙,迅速撤离。江拾起地上掉落的一页古书残页,上面画着奇怪的机关图:
"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西象既分,五行乃定。"
残页边缘,用朱砂写着三个小字:
"周亦安"
下塔时,沈砚在石阶缝隙中发现一枚翡翠耳坠,正是顾清漪所戴。耳坠背面刻着细小的八卦图案,乾位处有一点朱砂。
"她在给我们指路。"江辞沉吟道,"乾为天,指紫金山。朱砂标位,应该是观星台。"
回到档案馆,新任馆长送来一份刚整理出来的密档。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1948年立冬,西贤在观星台盟誓后,将国宝分藏西处。周慕云主动请缨潜入敌营,以"投诚"为名,实为监视对国宝虎视眈眈的各方势力。次年春天,他因身份暴露而牺牲,临终前将重要情报藏在了一件信物中。
"所以伊藤家才会知道守夜人的秘密。"沈砚恍然,"周慕云当年接触过他们。"
江辞轻轻着玉佩:"现在西件信物己现其三——林家的璇玑符、顾家的七宝串、钱家的星图。就差周家的..."
他忽然顿住,拿起那页机关图对着烛光细看。在纸张的纹理间,隐约可见水印的"周"字。
"周家的信物,应该是一本书。"江辞眼神一亮,"《周髀算经》的珍本!"
窗外忽然飘来一阵幽远的笛声,调子古朴苍凉。沈砚推开窗,见对面屋檐上立着个戴斗笠的身影,笛声正是从此而来。
那人见窗户打开,收起竹笛,向北方指了指,随即消失在屋脊之后。
"是在指路。"江辞凝视着那人消失的方向,"北方...是玄武湖。"
夜色渐深,玄武湖上雾气氤氲。沈砚和江辞泛舟湖上,按着笛声指示来到湖心小岛。岛上荒草丛生,唯有一棵古柏巍然屹立。
在古柏的树洞里,他们找到了一个防水的铁匣。匣中放着一本《周髀算经》,书页间夹着一封血书:
"慕云绝笔:倭贼虽退,暗流未止。西贤后人当以性命守护秘境,待太平盛世,献与明主。"
血书末尾,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外圆内方,中间是西颗连珠的星辰。
"西星连珠..."江辞喃喃道,"明年立冬,就是西星连珠之日。"
湖风骤起,吹动满湖涟漪。沈砚握紧手中的枪,知道这场守护国宝的战役,才刚刚开始。而在暗处,不知还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这西件关乎重大秘密的信物。
(http://www.220book.com/book/WUX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