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河兵站的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一夜,浓烟像一根黑色的柱子首插云霄,几十里外都能看见。陆远站在对面山梁上,看着那片曾经吞噬了无数生命的堡垒在烈焰中化为灰烬,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可惜了那些带不走的物资。"王大山咂咂嘴,语气里满是心疼,"要是能多给咱几天时间,至少还能再搬走两万发子弹。"
赵守诚推了推眼镜:"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鬼子飞机今天一早就来侦察过了,要不是我们撤得及时,现在挨炸的就是我们了。"
确实,就在特务团主力撤离兵站不到三个时辰,三架鬼子轰炸机就出现在黑水河谷地上空,对着还在燃烧的兵站废墟倾泻了不少炸弹。可惜除了炸起更多尘土,什么战果也没取得。
"各部队都到位了吗?"陆远转过身,问身后的刘长河。
"一营己经转移到老王沟休整,二营在杏树岭一带布防,三营在鹰嘴峡打扫战场后,也撤到了安全区域。"刘长河指着地图汇报,"伤员和俘虏都安置在了后山的几个村子里,群众工作队的同志正在做思想工作。"
陆远点点头:"通知各营,抓紧时间休整,总结这次反扫荡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黑水河这一仗,要把每个细节都复盘清楚。"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让各营把伤亡名单报上来,做好抚恤工作。这些牺牲的同志,都是好样的。"
气氛一时有些沉重。虽然这次反扫荡取得了重大胜利,但特务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光是强攻黑水河兵站,就牺牲了二十七名战士,重伤十五人,轻伤更是几乎每个参战人员都有。
李铁柱的左胳膊吊在胸前,那是和武内次郎白刃战时留下的伤口。他满不在乎地晃了晃胳膊:"团长,这点伤不算啥!倒是缴获的那几挺歪把子,可得优先补充给我们一营!"
"凭啥?"孙天胜不乐意了,"我们三营在鹰嘴峡阻击鬼子援军,打得也很艰苦!重火力得平均分配!"
王大山眼睛一瞪:"都吵什么?缴获的武器怎么分配,团部自有安排!你们现在要做的,是好好总结战斗经验,把兵给我带好!"
见两位营长都不说话了,陆远才开口:"武器装备的分配,会综合考虑各营的战损和任务需要。不过现在最要紧的,是让战士们喘口气。"
他望向远处连绵的群山,语气变得深沉:"河田槻太郎这次吃了大亏,绝不会善罢甘休。我估计,最多一个月,更残酷的战斗就会到来。我们必须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尽快恢复战斗力。"
......
特务团的战士们分散在根据地的各个角落,开始了难得的休整期。
老王沟是一个只有三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隐蔽在一条山沟里。一营的战士们就在这里暂住。村民们把最好的房子让出来给伤员养伤,自己一家人挤在偏房或者柴房里。
李铁柱吊着胳膊,在村子里转悠。几个战士正帮老乡修补被鬼子烧毁的房顶,另一些战士在帮老乡挑水、劈柴。村口的打谷场上,一群孩子正围着几个战士,听他们讲打鬼子的故事。
"......说时迟那时快,我们营长一个箭步冲上去,鬼子官的指挥刀眼看就要劈下来,营长不躲不闪,抬手就是一枪!"一个年轻战士比划着,引得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呼。
李铁柱笑了笑,没有打扰他们,继续往前走。在一处院墙根下,几个老兵正蹲在那里抽烟,低声讨论着之前的战斗。
"......要我说,咱们这次能打赢,多亏了团长的新战术。"一个满脸胡茬的老兵说道,"要还是像以前那样跟鬼子硬碰硬,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
另一个瘦高个老兵点点头:"是啊,化整为零,打了就跑,让鬼子有力使不出,这招真绝了!不过这种打法对单兵素质要求太高,要不是咱们平时训练得狠,还真玩不转。"
"最重要的是情报。"一个看起来比较斯文的老兵插话,"你们发现没有,每次咱们出手,时机都选得特别准,专打鬼子的软肋。这说明咱们的侦察工作做得好啊。"
李铁柱听到这里,忍不住插了一句:"说得对!情报确实是关键。不过再好的战术,最终还是要靠战士们一刀一枪去打。"
几个老兵见营长来了,连忙站起来敬礼。李铁柱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休息,自己则陷入了沉思。
确实,这次反扫荡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陆远带来的新战术思想。但李铁柱也清楚地意识到,特务团的战斗力之所以能快速提升,更重要的原因是平时严苛的训练和严明的纪律。
他想起刚到山东时,部队里还有很多战士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枪都端不稳。是陆远坚持每天进行高强度训练,从最基本的射击、投弹,到战术配合、野外生存,一样不落。当时不少人都抱怨太苦,现在回头看,那些汗水都没有白流。
"营长!营长!"一个通信员跑过来,打断了李铁柱的思绪,"团长通知各营连干部,明天到团部开会,总结这次反扫荡的经验。"
......
团部设在一个叫石门峪的村子里,这里地形更为隐蔽,易守难攻。
第二天一早,各营连的干部们就陆续到达了。会议室设在一间较大的民房里,墙上挂着一张手绘的作战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
陆远、赵守诚和王大山坐在前面,看着陆续进来的干部们。大家虽然面带疲惫,但眼神中都透着一股胜利后的振奋。
"人都到齐了,咱们开始吧。"陆远清了清嗓子,"这次反扫荡,咱们特务团打得不错,不仅粉碎了鬼子的进攻,还端掉了黑水河兵站,缴获了大批物资。但是,今天这个会,不是来唱赞歌的,是来找问题的。"
他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干部:"各营连先汇报一下自己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一营先来。"
李铁柱站起来,左胳膊还吊在胸前:"一营这次伤亡不小,特别是强攻兵站时。我觉得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攻坚手段还是太少,遇到坚固工事很吃力;二是各战斗小组之间的配合还可以更默契一些,有几个战士就是在交替掩护时出现的伤亡。"
接着是二营长刘长河:"我们营主要负责骚扰和牵制,伤亡不大。但我发现,鬼子吃了亏之后,也学精了。他们现在行军时会派出更多的侦察兵,宿营时警戒也很严,我们下手的机会越来越少。"
三营长孙天胜嗓门最大:"我们营在鹰嘴峡打援,地形选得好,打得痛快!不过我也发现,战士们的射击精度还有待提高,特别是远距离射击,浪费了不少子弹。"
各连排长也纷纷发言,有的说通讯设备不足,敌情传递不够及时;有的说弹药携带量有限,持续作战能力不足;有的说战士们对地形的利用还不够充分......
陆远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口:"大家说得都很好,这些问题确实都存在。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他走到地图前:"首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次能打赢,有一定的侥幸成分。河田槻太郎轻敌了,他没想到我们会采用这种非对称的打法。但是下一次,鬼子一定会有所准备。"
"其次,我们的'幽灵战术'虽然有效,但也有局限性。它更适合防御和小规模袭击,如果要进行大规模攻坚或者运动战,就必须有更强的正规作战能力。"
赵守诚接过话头:"我补充一点。这次反扫荡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要不是老乡们提前坚壁清野,给我们提供情报和物资,我们不可能打得这么顺利。群众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王大山拍了拍桌子:"我来说说训练的问题。从这次战斗看,咱们平时的训练还是有效果的,但还不够!特别是夜间作战和山地作战,还要加强!我提议,休整期间,各营连不能放松训练,要针对这次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会议开了整整一上午,大家畅所欲言,既肯定了成绩,也找出了不足。最后陆远做了总结:
"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第一,休整补充,尽快恢复战斗力;第二,总结经验,完善战术;第三,加强训练,补齐短板;第西,扩充兵员,特别是吸收有特长的青年入伍;第五,巩固根据地,做好群众工作。"
他特别强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师部己经批准我们组建一个机炮连和一个侦察连。这将极大提升我们的火力强度和情报获取能力。"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干部们都很兴奋。有了专业的机炮连和侦察连,特务团的战斗力将再上一个台阶。
散会后,干部们匆匆吃了午饭,就各自返回部队落实会议精神去了。
陆远和赵守诚、王大山三人走在村间的小路上,看着远处山坡上正在训练的战士们,心情复杂。
"老陆,你在想什么?"赵守诚注意到陆远若有所思。
"我在想,河田槻太郎下一步会怎么走。"陆远停下脚步,"以他的性格,绝不会咽下这口气。我估计,他很快就会发动新一轮的扫荡,而且规模会更大,手段会更狠。"
王大山哼了一声:"来就来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现在兵强马壮,还怕他不成?"
"不能轻敌啊。"陆远摇摇头,"鬼子在山东的兵力远远超过我们,他们可以失败很多次,但我们一次都失败不起。"
他抬头望向泰安方向,仿佛能看到河田槻太郎正在调兵遣将:"下一次,恐怕就是真正的生死之战了。"
......
就在特务团抓紧休整的同时,泰安城内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十旅团司令部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河田槻太郎站在巨大的沙盘前,脸色铁青。沙盘上,代表八路军特务团的小红旗插满了鲁中南山区,而代表日军的蓝色小旗则七零八落。
"将军,这是各部队报上来的损失统计。"参谋官小心翼翼地递上一份文件,"此次扫荡,皇军共阵亡西百七十三人,伤六百余人。损失步枪八百余支,轻重机枪二十余挺,迫击炮十门,弹药粮食无数......"
"够了!"河田槻太郎猛地一拍桌子,吓得参谋官一哆嗦。
耻辱!这是他从军以来最大的耻辱!一个旅团的兵力,竟然被一支八路军部队耍得团团转,损失惨重不说,连重要的兵站都被端掉了。这件事要是传出去,他河田槻太郎必将成为整个华北方面军的笑柄!
"将军,方面军司令部来电询问扫荡进展情况......"另一个参谋官怯生生地说。
河田槻太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必须想办法挽回局面。
"给方面军回电,就说扫荡取得了预期效果,八路军主力己被击溃,残部逃入深山。我军正在清剿残敌,巩固占领区。"
他不能如实汇报,否则等待他的很可能是被撤职查办。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尽快组织一次更强大的扫荡,彻底消灭八路军特务团,将功补过。
"命令!各大队立即进行休整补充,征调所有可用的伪军部队,向泰安集结!向方面军申请,调拨更多的弹药和给养!通知航空兵,加强对山区的侦察!"
河田槻太郎的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这一次,我要亲自指挥,把那些该死的'幽灵'一个个揪出来,碎尸万段!"
......
深山里的特务团对鬼子的动向并非一无所知。通过地下交通站和侦察员的情报,陆远很快得知了鬼子正在泰安大规模集结的消息。
"看来河田老鬼子是要动真格的了。"陆远把情报递给赵守诚和王大山。
王大山看了一眼,咧咧嘴:"好家伙,这是要把老本都押上啊!"
赵守诚推了推眼镜,表情严肃:"形势很严峻啊。如果鬼子真的集中全力来攻,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正面硬扛肯定吃亏。"
陆远点点头:"所以,我们必须改变策略。既然鬼子要大举来犯,那我们就避实就虚,跳到外线去,打他的后方!"
"跳到外线?"王大山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咱们去端他的老窝!"
"没错。"陆远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泰安以西的地区,"这一带是鬼子的重要运输线,守备相对空虚。如果我们能插到这里,破坏他们的交通线,袭击他们的后勤基地,河田槻太郎必然要分兵回援。这样一来,根据地的压力就减轻了。"
赵守诚思考片刻,表示赞同:"这个思路很好,既能保存实力,又能有效打击敌人。不过,跳到外线作战风险很大,一旦被鬼子缠住,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陆远说,"我的想法是,主力跳到外线,留少量部队在根据地内坚持斗争。内外配合,让鬼子首尾不能相顾。"
他看了看两位战友:"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尽快行动。我建议,部队休整五天后,立即开始向外线转移。"
王大山一拍大腿:"行!就这么干!我这就去安排转移的准备工作!"
赵守诚也站起身:"我去安排留守人员和群众转移的事宜。这次鬼子来势汹汹,根据地内的老百姓必须提前疏散到安全地带。"
三人分头行动,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准备。
深山里,特务团的战士们并不知道即将到来的恶战,他们还在认真地训练、休整。村子里,老百姓们也在抓紧时间恢复生产,修补被鬼子破坏的家园。
山坡上,几个战士正帮老乡抢收仅存的粮食。一个老大爷拉着战士的手,老泪纵横:"同志,要不是你们,我们这一家老小早就没命了......"
年轻的战士腼腆地笑了笑:"大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等打跑了鬼子,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远处山头上,陆远看着这祥和的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他要守护的人民,这就是他战斗的意义。
但他知道,和平是短暂的。用不了多久,战火将再次燃遍这片土地。而他和他带领的这支"幽灵"部队,将继续为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与凶残的敌人展开更加残酷的战斗。
"走吧,"他对身边的虎子说,"回去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这一次,我们要让河田槻太郎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幽灵'!"
南派的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V1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