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的扫荡部队如同退潮般撤走了,留下的是满目疮痍和更加坚定的反抗意志。山区暂时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这种宁静之下,暗流涌动。
各“麻雀”分队陆续归建,战士们虽然面带疲惫,但眼神明亮,身上带着硝烟和山林的气息。他们带回来的不仅是缴获的零星弹药和装备,更有宝贵的实战经验和高涨的士气。清点下来,这次反扫荡,全团伤亡不到三十人,却累计毙伤鬼子和伪军超过两百,成功挫败了河田旅团的围剿企图。
陆远和赵守诚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总结这次麻雀战的经验教训,并将陆远整理成文的《关于山区游击战中“麻雀战”战术运用的几点体会》上报师部。这份结合了现代特战思想和当下实际战例的总结,后来在师部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被作为典型经验在一定范围内推广,这是后话。
暂时的胜利并没有让陆远放松。他深知,鬼子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的进攻只会更加凶猛。部队需要休整,更需要发展和壮大。武器弹药的匮乏,始终是制约部队战斗力的最大瓶颈。
“光靠缴获,太被动了,而且不稳定。”陆远在干部会上提出,“我们必须想办法自己造,哪怕是最简单的东西,能复装子弹,能造手榴弹,能修枪,也是好的。”
王大山挠头:“团长,咱们要人没人,要设备没设备,咋造?以前也试过,弄出来的家伙不是哑火就是炸膛,还不如烧火棍好使。”
李铁柱也附和:“是啊,好铁匠都难找,更别说会造枪造弹的了。”
刘长河心思细,说道:“人才和设备可以想办法。这次反扫荡,我们联系了不少村庄,有些村子里有铁匠、铜匠,甚至以前在旧军队兵工厂干过的老师傅。设备嘛……可以从小鬼子的铁轨、电线,还有那些破铜烂铁里想办法。”
孙天胜最近负责和外界的零星贸易(主要是用缴获的日用品换粮食和必需品),接触面广一些,他补充道:“我听说,西边国军51军控制的一些镇上,有小的修理所,也许能通过关系搞点工具或者请到人。”
“国军?”赵守诚皱了皱眉,“于学忠的51军抗日态度还算坚决,跟我们关系也还过得去,但他们上头有个沈鸿烈,对我们限制得很严,想从他们那里搞东西,恐怕不容易,容易引起摩擦。”
“摩擦?”陆远挑了挑眉,脸上露出那种熟悉的不以为然的笑容,“有时候,有点摩擦未必是坏事。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说不定还能擦出点火花来。”
赵守诚一看他这表情就有点头疼:“老陆,你又想干什么?我可警告你,跟友军的关系是红线,师部三令五申,要我们谨慎处理,不能主动挑起事端。”
“放心吧,政委,我有分寸。”陆远摆摆手,“咱们是去‘交流学习’,‘互通有无’,又不是去抢。再说了,咱们打鬼子缴获的罐头、香烟、清酒,他们那些军官老爷们,就不馋?”
他看向孙天胜:“天胜,你路子熟,想办法接触一下51军下面靠近我们这边的那个团,好像是叫……补充团?团长姓吴?试探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用我们缴获的鬼子物资,换点他们淘汰下来的旧工具,或者请一两个老师傅过来‘指导’工作,我们付报酬,管吃住。”
孙天胜点头:“我试试看,那个吴团长听说比较贪财,也好面子,或许能说上话。”
“嗯,注意方式方法,私下接触,别大张旗鼓。”陆远叮嘱了一句,然后转向刘长河,“长河,你负责在内部分头行动。一,统计我们队伍里和根据地老百姓里,所有跟铁匠、木匠、火药有关的手艺人,不管水平怎么样,先登记造册。二,收集所有能找到的废铜烂铁,特别是子弹壳、炮弹皮。三,寻找合适的隐蔽地点,要靠近水源,便于隐蔽和转移,准备建立我们的‘铁工坊’。”
“是!”刘长河领命。
“大山,铁柱,部队不能松懈,继续按照之前的方案训练,尤其是新补入的战士,要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派出小股部队,向根据地边缘活动,监视鬼子和伪军的动向,保护我们即将展开的‘生产建设’。”
“明白!”王大山和李铁柱齐声应道。
会议结束后,各项工作迅速铺开。孙天胜带着几个人,揣着几条从鬼子那里缴获的“旭光”牌香烟和几瓶清酒,悄悄去了51军补充团防区方向活动。刘长河则带着人,像篦子一样梳理着根据地的各个村庄。
几天后,刘长河兴冲冲地回来汇报:“团长,有收获!赵家峪有个老赵头,年轻时在沈阳兵工厂干过十几年,后来鬼子占了东北才跑回老家,会修枪,据说还会点简单的零件加工!还有李家沟的李铁匠,手艺不错,他儿子在北平读过书,懂点化学,对火药有点研究!”
“太好了!”陆远一拍大腿,“人呢?请来了吗?”
“老赵头有点顾虑,怕惹麻烦。李铁匠倒是爽快,说打鬼子的事他支持,愿意带着儿子来帮忙。”刘长河道。
“有顾虑正常。”陆远对赵守诚说,“政委,看来得你出马了,带上点粮食,亲自去赵家峪一趟,做做老赵头的思想工作。咱们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嘛!”
赵守诚点点头:“好,我这就去。这些技术人才,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必须争取过来。”
又过了两天,孙天胜也风尘仆仆地回来了,脸色有些古怪。
“团长,政委,接触上了。”孙天胜汇报道,“那个吴团长,东西他收下了,很满意。但他提了个条件。”
“什么条件?”陆远问。
“他说,工具可以给我们几件旧的,他手下也有个老军工,因为脾气臭被排挤,可以‘借’给我们用一段时间。但是,他想让我们帮个小忙。”
“帮忙?帮什么忙?”赵守诚警惕起来。
“他说,他们团防区边上有个叫白石岭的地方,最近闹土匪,劫了他们一批物资,还打伤了他们几个人。他派人去剿了一次,没剿动,反而吃了点亏。他知道我们打鬼子厉害,想请我们……顺手把那股土匪给灭了。算是……展示一下友军的‘协同作战能力’。”孙天胜说得有些迟疑。
“胡闹!”赵守诚立刻反对,“这分明是拿我们当枪使!土匪问题复杂,有些是逼上梁山的穷苦人,怎么能说剿就剿?而且,我们八路军怎么能替他们国军去剿匪?这成何体统!”
王大山也嚷嚷起来:“就是!咱们是打鬼子的,不是他姓吴的打手!不干!”
陆远却没有立刻表态,他摸着下巴,问道:“天胜,那股土匪什么来路?打听清楚了吗?”
“打听了一下。”孙天胜显然做了功课,“头子叫座山雕,原名不清楚,手下有七八十号人,盘踞在白石岭有些年头了。以前主要劫掠过往商旅,也跟小鬼子的征粮队干过仗。不过,这次劫51军的物资,据说是因为51军的人强征了他们山下亲戚家的粮食,还打死了人。”
“哦?”陆远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么说,是事出有因?而且,跟鬼子也不对付?”
“可以这么说。”
“老陆,你什么意思?难道真要去帮那个吴团长打土匪?”赵守诚看着陆远。
陆远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点算计:“政委,你说,如果我们不去‘剿匪’,而是去‘调解’呢?”
“调解?”
“对,调解。”陆远道,“咱们八路军,既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工作队嘛。白石岭这股武装,既然跟鬼子有仇,也不是那种罪大恶极的土匪,就有争取的可能。我们出面,调解他们和51军的矛盾,让他们把物资还回去,道个歉。如果可能,顺便把他们争取到抗日的道路上来。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吴团长的‘麻烦’,展示了我们的‘能力’,又团结了一支可能抗日的武装,扩大了我们的影响。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赵守诚愣住了,仔细琢磨着陆远的话。这思路……确实清奇,但似乎……很有操作性?既避免了首接武力冲突,又能达到目的,还符合统一战线的政策。
铁血悍将:从平型关开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铁血悍将:从平型关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可是……那个座山雕,能听我们调解吗?还有51军那边,吴团长会满意这个结果?”赵守诚还有疑虑。
“事在人为嘛。”陆远显得很有信心,“咱们带上诚意,也带上能展示肌肉的队伍。先礼后兵,道理讲不通,再考虑别的。至于吴团长,他只要面子过得去,物资拿回来了,估计也不会再多说什么,毕竟他理亏在先。咱们这也算是帮他擦屁股了,他得承咱们的情。”
王大山听得云里雾里,但感觉好像不用真刀真枪跟土匪干仗,还能有可能拉来一伙人,便说道:“团长,你说咋干就咋干!我跟你去!”
陆远点点头:“好!大山,你从警卫排和一营挑二十个身手好、机灵点的战士,带上家伙,明天跟我去白石岭。天胜,你再去一趟51军那边,跟吴团长回话,就说这个忙我们帮了,但怎么帮,得按我们的方式来,让他等消息。”
赵守诚见陆远计划周详,考虑到了各方面因素,便也不再反对,只是再三叮嘱:“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安全第一!能谈则谈,不能谈就撤,千万不要陷入冲突。”
“放心吧,政委。”陆远笑道,“我你还信不过吗?保证把这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第二天,陆远带着王大山、虎子以及二十名精锐战士,换上相对整齐的军装,携带武器,向着白石岭出发。他没有隐藏行踪,甚至有点大张旗鼓,目的就是造势,让座山雕知道,八路军来了,是带着态度来的。
到达白石岭山下,果然有土匪的哨卡拦路。
“站住!干什么的?”几个端着枪的土匪紧张地喊道。
陆远上前一步,朗声道:“劳烦通报座山雕大当家,八路军115师685团团长陆远,特来拜访,有事相商!”
“八路军?”土匪哨兵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八路军会找上门来。最近685团名声很响,他们也有所耳闻。
一个头目模样的犹豫了一下,说道:“你们等着!”转身跑上山报信。
等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那个头目回来了,态度恭敬了不少:“陆团长,我们大当家有请!不过,按照规矩……”
“明白。”陆远很爽快,示意王大山和战士们把步枪留下,只随身携带短枪。这也是显示诚意的一种方式。
一行人被引上山。白石岭地势也很险要,易守难攻。聚义厅里,一个年约西十、面色黝黑、眼神锐利、腰间插着两把驳壳枪的汉子坐在虎皮交椅上,想必就是座山雕了。他两旁站着几十个持枪的土匪,神色不善地盯着陆远等人。
“哈哈,这位就是最近名声赫赫的陆远陆团长?真是年轻有为啊!”座山雕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不知陆团长大驾光临我这小小的白石岭,有何指教啊?”他特意强调了“指教”二字,带着警惕和疏远。
陆远不卑不亢地回礼:“指教不敢当。陆某这次来,是来给大当家解围,也是来给大当家送一场前程的。”
“哦?”座山雕眉毛一挑,“解围?前程?陆团长这话,我可听不明白了。我座山雕在这白石岭逍遥自在,何围可解?又何须别人送前程?”
陆远微微一笑,开门见山:“大当家,明人不说暗话。前几天,贵寨劫了51军补充团一批物资,还打伤了他们的人。可有此事?”
座山雕脸色一沉:“确有此事!那是他们活该!强征我兄弟家粮食,还打死了人!这口气,我座山雕咽不下!”
“51军行事不当,确有错处。”陆远先肯定了他的理由,话锋一转,“但是,大当家,如今鬼子当前,民族危亡。51军再不对,也是中国的抗日部队。你们劫了他们的物资,打伤了他们的人,这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是私人恩怨;往大了说,就是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如果51军以此为借口,调集重兵来围剿白石岭,大当家觉得,你这山寨,能守得住吗?”
座山雕脸色变了变,他当然知道后果。之前是一时气愤,事后也有些后悔和后怕。他硬着头皮道:“守不住又如何?大不了一死!我座山雕的兄弟,没一个孬种!”
“死?容易。”陆远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力量,“但死得值吗?为了这点意气之争,赔上几十号兄弟的性命,让亲者痛,仇者快?小鬼子知道了,怕是要拍手称快吧?”
座山雕沉默了,他身边的几个头目也互相交换着眼色。
陆远继续道:“我这次来,就是给你们指条明路。把劫来的物资还回去,态度好点,道个歉。51军那边,我去说和,保证他们不再追究,也不再骚扰你们山下的亲戚。这件事,就此揭过。”
“就这么算了?那我兄弟家的人就白死了?”座山雕不甘心。
“当然不是。”陆远道,“道歉归道歉,道理要讲清楚。我会让51军对肇事者进行惩处,并赔偿损失。更重要的是,”他盯着座山雕的眼睛,“大当家和你这些兄弟们,难道就甘心一辈子窝在这山上当土匪,被老百姓戳脊梁骨,被鬼子视为可以随时剿灭的障碍?就不想挺首腰杆,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打鬼子,保家卫国?”
这话说到了座山雕和他一些手下的心坎里。谁天生愿意当土匪?
“陆团长的意思是……”座山雕语气缓和了一些。
“跟我们八路军合作,共同抗日!”陆远掷地有声,“不需要你们立刻加入八路军,可以保持相对独立。但我们提供训练,指导你们打鬼子。你们为我们提供情报,必要时配合行动。缴获的物资,按功劳分配。这样一来,你们既能报仇雪恨,又能赢得名声,还能壮大自己。岂不比现在这样,守着山寨,前途未卜,还要担心被国军或者鬼子剿灭要强得多?”
威逼、利诱、给出路。陆远这套组合拳,和当初对付谢宝庆如出一辙,但每次都能切中要害。
座山雕和他手下的头目们低声商议起来。显然,陆远的提议让他们动心了。既能解决眼前的危机,又有了一条看起来不错的长远出路。
最终,座山雕站起身,对着陆远抱拳,郑重说道:“陆团长快人快语,是条汉子!你说得在理!我座山雕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就按陆团长说的办!物资我们如数奉还,道歉也可以!从今往后,我白石岭,愿意跟贵部合作,共同抗日!”
“好!大当家深明大义!”陆远脸上露出了笑容,“合作愉快!”
当陆远带着座山雕派出的代表,押送着返还的物资,来到51军补充团团部时,那个吴团长看着失而复得的物资和态度恭顺的土匪代表,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他原本只是想借八路军之手除掉麻烦,没想到八路军兵不血刃,就把事情解决了,还让那股桀骜不驯的土匪低头认错。
吴团长脸上有些挂不住,但更多的是松了口气和一丝对八路军手段的忌惮。他干笑几声,对陆远说道:“陆团长果然名不虚传!手段高明!吴某佩服!之前答应的事情,绝不食言!人,还有工具,明天就给你们送过去!”
“吴团长客气了,都是为抗日嘛。”陆远笑着应付了几句。
回到营地,赵守诚听完整個过程,看着陆远,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你呀……这种擦边球,也就你敢打,还打成了。师部要是问起来,我看你怎么解释。”
陆浑不在意地耸耸肩:“解释什么?我们成功调解了友军和地方武装的矛盾,团结了一支抗日力量,还顺利换到了急需的人才和工具。这难道不是大功一件?”
很快,51军那边送来了几箱旧工具和一个脾气古怪、但技术精湛的老军工郑师傅。加上赵守诚成功请出山的老赵头,以及自愿前来帮忙的李铁匠父子,685团的“铁工坊”,就在一个靠近溪流、极其隐蔽的山坳里,悄无声息地成立了。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和偶尔的小规模爆炸声(试验火药),开始在这片原本只有鸟鸣和风声的山谷里响起。虽然起步艰难,设备简陋,材料短缺,但希望的火种,己经点燃。陆远知道,这支“幽灵铁军”的獠牙,正在被自己一点点地打磨锋利。而未来的风暴,也必将更加猛烈。
(http://www.220book.com/book/WV1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