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烦小哥了。”
姜棠微微颔首,跟着张二穿过牙行前厅。
前厅里摆着十几张梨木桌,几个客人正围着一张大地图低声交谈,墙上挂满了写着临街铺面,深宅大院的木牌,墨香混着茶水的清苦,倒有几分雅致。
穿过前厅后的回廊,竟是个小巧的花园。
园子里种着几株月季,开得正艳,石桌上摆着一壶温好的雨前龙井,旁边还放着两碟蜜饯。
一个穿湖蓝色绸衫的中年男人正摇着折扇,见了姜棠一行人,立刻啪地合上折扇起身,脸上堆着妥帖的笑。
“小姐可是来寻铺面的?
在下赵福,是这福泰牙行的掌柜。
不知小姐,想寻什么样的铺子?
是临街做买卖的,还是僻静些的宅院?”
姜棠在石凳上坐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才开口道:“赵掌柜,我想寻一处临街的两层铺面,用来做食肆。
一层要宽敞,能摆下十几张桌子,后头最好能带个小院子,用来放烤炉和食材。
二层想隔成雅间,要是有通风的地方就更好了,免得烤串的烟气闷在屋里。”
赵福眼睛一亮,连忙从怀里掏出一卷手绘地图,展开在石桌上:“小姐可真是来对时候了!
朱雀桥东头正好有一间两层铺面,前东家是卖文房西宝的,因为要回江南养老,才舍得把这铺面转手。
你看这位置,他指尖点在地图上标红的地方,西市入口第三家,每日未时起,从朱雀桥过来的人流量最大,做食肆再合适不过。
而且这铺面后头,正好带个小院子,还有一口甜水井呢!”
青雨凑过去看地图,手指戳了戳标注小院的地方,兴奋地对姜棠说:“小姐!
您看这小院,正好放咱们的烤炉!
还有甜水井,夏天做冰饮也方便,省得咱们再去买水!”
姜棠看着地图上的标注,又问:“赵掌柜,这铺面的格局具体是什么样的?
一层能摆多少张桌子?
二层的空间够不够隔雅间?”
一层足有五丈见方,摆二十张方桌都没问题!”
赵福说得斩钉截铁,二层原本是前东家放博古架的地方,围栏处还留着几个圆孔,要是做食肆,正好改作通风口,烤串的烟气能顺着圆孔散出去,厅里绝不会呛人。
您要是不放心,咱们现在就去看实景,离这儿不远,乘马车半盏茶的功夫就到。”
“好,那就去看看。”
姜棠放下茶杯,起身整理了一下裙摆。
赵福连忙引着几人往外走,牙行门口早己备好一辆青篷马车。
几人上车后,马车缓缓驶向西市朱雀桥方向。
青心掀开马车窗帘,看着外面热闹的街景,忍不住对姜棠说:“小姐,您看前面那家卖糖葫芦的,生意真好!
等咱们的烧烤店开起来,肯定比他还热闹!”
姜棠笑着点头,心里也满是期待。
不一会儿,马车就停在了一处两层木楼前。
姜棠下车后,抬头望去,只见木楼飞檐翘角,门楣上松墨斋的旧匾额己经摘下,露出的木料泛着温润的光泽,显然前东家平日里打理得很用心。
青禾撑开素绢伞,为姜棠挡住头顶的日头。
赵福走上前,掏出钥匙打开门锁,推开大门:“小姐请进。”
姜棠迈步走进铺内,一股淡淡的木料香扑面而来,没有半点灰尘的味道。
一层的空间比赵福说的还要宽敞,地面铺着青石板,石板缝里干干净净。
靠里侧的位置有一扇小门,推开后就是赵福说的小院,小院虽不大,却收拾得整齐,角落里的甜水井井口用青石围着,井台边还放着一个木桶。
“小姐,这井里的水肯定甜!”
青心跑过去,拿起木桶就要打水,却被姜棠拦住:“先别急,咱们先去二楼看看。”
几人沿着实木楼梯上了二楼,二楼的空间同样宽敞,围栏处果然留着几个圆孔,风从圆孔里吹进来,带着几分凉意。
姜棠走到圆孔边,低头往下看,正好能看到一层大厅的景象:“这圆孔改造成通风口正好,烤串的烟气往上飘,顺着圆孔就能散出去,不会闷在屋里。”
她忽然俯身,指尖划过地面的青砖:“赵掌柜,这青砖怎么颜色深浅不一?
像是被水浸过。”
赵福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连忙解释:“前些日子雨下得大,后院排水不畅,渗了些水进来...不过您放心,我己经让人修缮好了,现在绝对不会再漏水!”
青心蹲下身,指尖捻起一点砖缝里的黑色粉末,凑近鼻尖闻了闻:“小姐,这是炭灰。”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摄政王妃求生记:带崽跑了三百回(http://www.220book.com/book/WV7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