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府的羊肉汤还冒着热气,郭子仪刚喝了两口,院外就传来陈六急促的脚步声:“将军!裴尚书急事求见,说河北送来密报,田承嗣那边出了岔子!”
郭子仪放下汤碗,擦了擦嘴——刚回长安半日,安稳还没捂热,麻烦就找上门了。他快步迎出去,裴遵庆己站在院中的槐树下,手里攥着一卷密报,脸色凝重:“子仪,你猜田承嗣削减的五千兵力是什么人?全是老弱病残!他暗中从奚族买了三千精骑,还把吴少诚的旧部收拢了两千人,藏在魏博的馆陶县,说是‘防备盗贼’,实则是在养私兵!”
郭子仪接过密报,指尖扫过“馆陶县”三字,眉头紧锁:“馆陶离成德只有百里,他把私兵藏在那,是想既盯着李宝臣,又能随时驰援淮西余党——这老狐狸,果然没安好心。”
“更糟的是,”裴遵庆压低声音,“我们的人查到,田承嗣派了个叫王虎的使者,去成德见李宝臣,许他‘若成德帮魏博守住馆陶,魏博就把沧州的盐道让给成德’——成德缺盐,李宝臣最馋的就是沧州盐利,怕是要动心!”
郭子仪沉吟片刻,转身对陈六道:“你即刻去魏州找田悦,让他暗中查馆陶私兵的布防,再给李惟岳写信,让他连夜去成德见李宝臣,就说‘朝廷己知沧州盐道是田承嗣的诱饵,若成德敢接,刘晏的兵马己从淄青出发,随时能断成德的粮道’。”
陈六刚走,郭瑶端着一碟热饼从屋里出来,见两人神色严肃,轻声问:“爹,又要出事了吗?”
郭子仪摸了摸女儿的头,语气柔了些:“没事,只是河北有点小动静,爹处理完就陪你去蒲州祭拜你娘。”
郭瑶点点头,把热饼递给他:“那你先吃点东西,别又忙得忘了饭。”她望着父亲鬓角的白发,眼眶微热——父亲刚从陇右回来,脸上的风霜还没褪,又要为国事操劳。
次日清晨,田悦的密信就到了:“王爷,馆陶确实藏了五千私兵,由田承嗣的女婿崔乾佑统领;王虎己到成德,李宝臣见了盐道契约,果然心动,己暗中调兵去边境,想接应崔乾佑。”
郭子仪即刻入宫见德宗,奏请派李光弼率军两千,进驻贝州,与刘晏的兵马形成夹击之势,威慑成德与魏博。德宗准奏,李光弼当日就领兵出发。
可没等李光弼到贝州,长安又出了乱子——负责看管论悉达的狱卒突然来报,说论悉达买通了两名吐蕃商人,想趁夜越狱,还好被巡逻的神策军撞见,没跑成。
郭子仪赶到大牢时,论悉达正被绑在柱子上,脸色涨红:“郭子仪!你敢软禁我,赞普定会率军踏平长安!”
郭子仪冷笑一声,蹲下身盯着他:“你以为吐蕃商人能救你?那些人早被我换成了神策军。你再敢闹事,我就把你押到陇右城下,让论悉诺看看,他的侄子是怎么给大唐当俘虏的!”
论悉达被怼得说不出话,郭子仪起身对狱卒道:“把他单独关在死牢,不许任何人见他,每日只给两顿饭,饿他几顿就老实了。”
处置完论悉达,郭子仪刚出大牢,就见裴遵庆的随从匆匆跑来:“将军!李惟岳从成德送来急信,说李宝臣听了他的话,虽没敢接沧州盐道,却也没赶走王虎,还把他藏在府里,说是‘再想想’!”
“李宝臣这是在骑墙。”郭子仪皱起眉,“他既想要盐利,又怕朝廷追责,得再给他加把火。”他即刻写了封密信,让随从带给刘晏:“让刘晏派一支兵马,假装去沧州巡查盐道,故意从成德边境过,让李宝臣知道,朝廷盯着沧州呢。”
三日后,刘晏的兵马刚到沧州边境,李宝臣就派人来京上奏,说“己把王虎赶出成德,绝不敢与田承嗣勾结”,还主动献上一千匹战马,表忠心。
郭子仪这才松了口气,转头对裴遵庆道:“李宝臣暂时稳住了,可田承嗣的私兵还在馆陶,得想个法子把他们拔掉。”
裴遵庆道:“田悦说,崔乾佑为人贪财,若我们派人去收买他,让他反水,或许能成。”
郭子仪摇摇头:“崔乾佑是田承嗣的女婿,不会轻易反水。不如让田悦给崔乾佑写信,说‘朝廷要查馆陶私兵,田承嗣想把罪责推给你’,再透漏田承嗣暗中派了人去馆陶,想‘处理’他——崔乾佑多疑,定会慌神,到时候我们再派人去招降,他就容易动摇。”
田悦按计行事,崔乾佑果然慌了。没过几日,崔乾佑就派使者来见郭子仪,说“愿率私兵降唐,只求朝廷保他性命,赏他个小官”。
郭子仪大喜,派陈六率军去馆陶接应崔乾佑。可陈六刚到馆陶,就被田承嗣的兵马围住——原来田承嗣察觉了崔乾佑的异动,提前派周岳(己被从辰州召回,重新掌兵)率军五千,去馆陶抓崔乾佑。
“将军,周岳的兵马把馆陶围了,崔乾佑的私兵不敢动,我们怎么办?”陈六派人快马回长安报信。
郭子仪即刻传令,让李光弼从贝州率军驰援馆陶,再让田悦在魏州起兵,假装去“助周岳抓叛贼”,实则去截断周岳的后路。
李光弼的兵马赶到馆陶时,周岳正率军攻城。李光弼率军从侧面杀出,周岳的兵马大乱;田悦的兵马又从后方截断退路,周岳腹背受敌,只好率军突围,逃往魏州。
崔乾佑见援军到了,即刻率私兵开城投降。馆陶的私兵被收编,田承嗣的阴谋又一次破产。
消息传到魏州,田承嗣气得拍案而起:“崔乾佑这个叛徒!田悦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老夫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可他刚想派兵去抓田悦,就收到郭子仪的书信:“若你敢动田悦,朝廷就即刻挥师攻魏博,李光弼、刘晏、李怀仙三路兵马己备好,只等陛下下令。”
田承嗣看着信,手都抖了——他知道郭子仪说到做到,只好咽下这口气,上奏朝廷“崔乾佑私藏兵马,老夫己派人去抓,没想到被唐军抢先,愿罚粮五千石,谢罪”。
长安城内,德宗看着田承嗣的谢罪奏疏,笑着对郭子仪道:“郭爷爷,这次又多亏了你,河北总算又稳住了。”
郭子仪躬身道:“陛下,田承嗣只是暂时收敛,他的野心还在。我们得趁现在,把沧州的盐道收归朝廷,不让他再用盐利诱惑藩镇;另外,淮西的吴少诚余党还没清干净,得派专人去处置,以免再生祸端。”
德宗准奏,派刘晏去沧州接管盐道,又派白孝德去淮西清理余党。
事情暂了,郭子仪终于能兑现对女儿的承诺——陪她去蒲州祭拜张氏。出发那日,郭瑶特意换上素色衣裙,怀里揣着母亲生前最爱的一支玉簪。
到了蒲州张氏墓前,郭子仪亲手给妻子坟前添了土,把怀中的棉袍碎片埋在坟边:“阿芷,我又来看你了。陇右平了,河北也稳了,瑶儿也长大了,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她,守住大唐。”
郭瑶跪在坟前,把玉簪放在碑前,哭着说:“娘,爹很辛苦,我会好好照顾他,不让你担心。”
祭拜完张氏,父女俩刚想回长安,就收到裴遵庆的急报:“子仪,吐蕃赞普见论悉达没救出来,又不敢出兵,竟派人去南诏,想联合南诏夹击大唐!南诏王己派使者来长安,想探朝廷的口风,陛下让你即刻回长安议事!”
郭子仪望着女儿,愧疚道:“瑶儿,爹又不能陪你了。”
郭瑶擦了擦眼泪,笑着说:“爹,国事重要,我没事,你快去长安吧,记得照顾好自己。”
郭子仪点点头,翻身上马,黄骠马的蹄声再次响起,朝着长安的方向疾驰而去。郭瑶站在坟前,望着父亲的背影,轻声道:“娘,你看,爹还是像以前一样,为了大唐,不停地奔波。”
长安宫内,德宗拿着南诏使者的国书,神色焦急:“郭爷爷,南诏若真跟吐蕃联手,剑南就危险了!你说该怎么办?”
郭子仪接过国书,看了一眼,道:“陛下莫慌。南诏王只是想探口风,他知道吐蕃不可信,也不敢真跟大唐为敌。我们可以派使者去南诏,许他‘若不与吐蕃结盟,朝廷就把嶲州的茶马互市让给南诏’——南诏缺茶,肯定会答应。另外,派严武率军五千,进驻剑南,加固城防,威慑南诏与吐蕃。”
德宗按计行事,南诏王果然答应不与吐蕃结盟,还派使者去吐蕃,拒绝了赞普的邀约。
吐蕃赞普见南诏不肯联手,又不敢单独出兵,只好作罢,但仍在边境增筑堡垒,暗中提防大唐。
处置完南诏的事,郭子仪终于能歇上几日。可他心里清楚,这安稳还是暂时的——田承嗣在魏博养精蓄锐,李宝臣在成德观望,吐蕃在边境虎视眈眈,还有无数潜藏的暗流,随时可能爆发。
这日,郭子仪站在紫宸殿外,望着长安的天空,摸了摸怀中郭瑶缝的护膝——护膝己有些磨损,就像他走过的路,布满风霜。但他知道,只要这护膝还在,只要妻子的嘱托还在,他就不能停下。
“阿芷,瑶儿,”他轻声自语,“只要我还活着,就定会守住这大唐,守住你们的牵挂。”
远处的朱雀街上,百姓往来如梭,烟火气十足。郭子仪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就是他拼命守护的大唐,只要百姓能安居乐业,再苦再累,也值了。
可他身后的宫墙内,一份来自魏博的密报正被递往裴遵庆的府邸——田承嗣己联络上幽州的李怀仙之子李适之,许他“若杀李怀仙,魏博就助他掌控幽州”。
藩镇的暗流,从未停歇。郭子仪的战场,还在继续。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汾阳王传:从沙场悍将到四朝柱石》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VI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