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嘹亮的哨音照常划破警卫营驻地的宁静。三连的士兵们如同往常一样,迅速起床、整理内务、打绑腿、持枪集合。但今天,他们发现操场边上堆放着比平时多出不少的工兵锹和十字镐。
连长赵劲站在队伍前,面色严肃,声音洪亮:“弟兄们!从今天起,咱们三连被营里定为试点连!什么是试点?就是摸索新方法、新路子!目的是让咱们更能打,更能保命,更能杀鬼子!”
队伍里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士兵们互相交换着眼神,有好奇,也有不解。
“今天上午的训练科目,土木作业——挖掘单兵掩体,也就是散兵坑!”赵劲继续喊道,“别以为这活儿简单!挖得好,炮弹落下来你能活命,鬼子子弹打过来你有个躲处!挖不好,你就是活靶子!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按照凌枢昨晚和赵劲商定的计划,全连被带到驻地附近一片相对开阔、土质松硬适中的野地。凌枢也穿着一身普通士兵军装,背着工兵锹,站在队伍里。
训练开始前,凌枢征得赵劲同意,走到了队伍前面。这是他第一次在三连全体士兵面前讲话。他能感觉到下面投来的目光,混杂着对“少帅”的好奇和对“新花样”的审视。
他没有讲大道理,而是用尽可能平实的语言说道:“弟兄们,我是凌枢,现在是你们的副营长,也是试点工作的负责人。今天咱们练挖散兵坑。我知道,有人会觉得,当兵打仗,靠的是枪法准、刺刀狠,挖坑是孬种才干的事。”
这话一说,下面不少士兵暗暗点头,显然说中了他们的心思。
“但是,”凌枢话锋一转,语气加重,“我问问大家,是小鬼子的枪子儿认识好汉,还是他们的炮弹长眼睛?我们在东北的兄弟,很多不是枪法不如人,不是不敢拼命,而是小鬼子的炮火太猛,机枪太多,很多人没冲到跟前就倒下了!如果我们能利用地形,快速挖出一个能保护自己的掩体,就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就能活下来,更多地杀伤敌人!”
他目光扫过队列:“挖坑,不是为了当孬种,是为了更有效地消灭敌人,保护自己!今天,我们不仅要挖,还要比谁挖得快,挖得好,挖得隐蔽!各排以班为单位,分散开,听我口令,开始挖掘!”
命令下达,士兵们虽然仍有疑虑,但军令如山,还是纷纷行动起来,按照班排分散,选定位置开始挖掘。
凌枢没有站在一边指挥,他拿起自己的工兵锹,选了一个位置,和士兵们一样,开始奋力挖掘。赵劲见状,也只好拿起工具,跟着一起干。
起初,士兵们动作还有些拖沓,觉得这训练没什么意思。但看到凌枢和赵劲都亲自下场,而且挖得十分卖力,尤其是凌枢,动作虽然不算特别熟练,但极其认真,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后背,他们也渐渐收起了敷衍的心思。
凌枢一边挖,一边观察着士兵们的动作。他发现,很多人挖掘很随意,深度不够,形状也不规范,有的就是一个浅坑,人蹲进去大半个身子还露在外面。他停下手中的动作,走到一个正在挖坑的士兵旁边,这个士兵正是之前和他一起站岗的李二狗。
“二狗,你这样挖不行。”凌枢蹲下身,指着他的散兵坑,“深度至少要齐胸,这样你蹲下去,才能有效防护躯干。前面要堆起积土,能挡子弹。形状最好稍微椭圆一点,方便你转身射击。你看,像这样……”他拿起锹,亲自示范,加深坑体,修整形状。
李二狗看着凌枢熟练(相对而言)的动作和清晰的讲解,愣了一下,连忙点头:“是,是,凌副营长,我明白了!”他重新开始挖掘,这次认真了许多。
凌枢又走到另一个士兵旁边,指出他挖掘位置选择不好,处于一个稍微低洼的地方,容易积水。“要选稍微高一点、干燥点的地方,视线也要相对开阔……”
他就这样在训练场上穿梭,不时停下来指导。他没有高高在上的训斥,而是平等的、就事论事的讲解,并且每次都亲自示范。他的指导非常具体,首指要害,都是士兵们在实际挖掘中遇到的问题。
渐渐地,士兵们发现,这位“少帅副营长”懂的似乎比他们想象的要多,而且他说的确实有道理。那种因为身份带来的隔阂感,在共同的劳动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中,悄然淡化了一些。至少,他们开始觉得,这个副营长不是来瞎指挥的。
赵劲看着凌枢在士兵中间忙碌的身影,心中也有些触动。他原本以为凌枢只是动动嘴皮子,没想到真的能放下身段,和士兵一起摸爬滚打,还能指出这么多他平时都没太注意的细节。他不得不承认,在土木作业这方面,凌枢确实有些门道。
一个上午的训练下来,士兵们个个浑身泥土,汗流浃背,比进行体能训练还累。但当他们看着自己挖出的、符合要求的散兵坑,一种微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虽然嘴上可能还在抱怨,但心里己经隐约觉得,这玩意儿或许真有点用。
午饭时,三连的士兵们谈论的话题,多少都绕不开上午的“挖坑”训练和那位亲自下场的凌副营长。
下午,照常进行其他军事训练,但凌枢和赵劲商量,适当减少了队列训练的时间,增加了一个小时的班组战术基础讲解。由凌枢亲自负责,将全连班排长集合起来,讲解最基本的步兵班进攻队形——散兵线,以及班长、副班长和步枪手在进攻中的基本位置和职责。他在地上用树枝画出示意图,讲解得非常细致,甚至模拟了遭遇机枪火力压制时,如何利用地形分散隐蔽,如何寻找机会迂回。
这些班排长们,大多凭经验带兵,很少接受过如此系统的战术理论讲解。一开始听得有些懵,但凌枢讲得深入浅出,结合实例,慢慢地,有些人开始若有所思,觉得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当然,也有像一排长那样性格比较冲的,心里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都是花架子,真打起来还得靠猛冲猛打。
晚上,晚饭过后,按照计划,是三连第一次“政治教育”时间。全连士兵被集合在营房前的空地上,由一排长负责讲话。
一排长显然有些紧张,他拿着几张写满字的纸,站在队伍前面,照着念了起来,内容无非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保家卫国是军人的荣誉”之类的套话,语气干巴巴的。
下面的士兵们听得昏昏欲睡,交头接耳,显然没什么兴趣。凌枢和赵劲站在后面看着,赵劲的脸色有些难看。
凌枢轻轻碰了碰赵劲,低声道:“赵连长,这样不行。得换种方式。”
他走上前,对一排长示意了一下,然后面向士兵们。士兵们看到凌枢上来,稍微安静了一些,好奇地看着他。
凌枢没有拿稿子,他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年轻而略带疲惫的脸庞,声音沉稳地开口:“弟兄们,我知道,大家训练了一天,都很累。一排长讲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确保所有人都听着:“你们当兵,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每个月那几块大洋的军饷?还是为了在乡亲面前有点面子?”
下面沉默着,没有人回答。
凌枢继续说道:“也许都有。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当兵,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保护!保护你们身后的父母妻儿,保护你们生长的土地村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痛:“可是现在,有人不想让我们安生过日子!远在东北的鬼子,占了我们的土地,烧了我们的房子,杀了我们的同胞,侮辱我们的姐妹!他们仗着枪炮厉害,无恶不作!”
他描述了一些从报纸和情报中得知的、关于鬼子在东北暴行的具体事例,没有过分渲染,但事实本身就足够触目惊心。士兵们听着,脸上的疲惫渐渐被愤怒取代。
“有人说,东北离我们浙江远着呢!”凌枢声音提高,“那我告诉你们,鬼子的野心大得很!他们占了东北,下一步就是华北,然后就是华中、华东!他们的军舰就在上海外面晃悠!他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果我们不强大起来,今天发生在东北的惨剧,明天就可能发生在杭州,发生在你们的家乡!你们的父母姐妹,就可能遭受同样的苦难!”
他指着脚下的土地:“我们在这里流汗训练,我们学习挖掩体,学习新的战术,不是为了好玩,不是为了折腾大家!是为了当鬼子真的打过来的时候,我们能守住这里!能保护我们要保护的人!能让他们血债血偿!”
凌枢的声音并不特别激昂,但每一句话都敲打在士兵们的心上。他没有空喊口号,而是将国家民族的危机,与士兵们切身的利益和情感联系了起来。他让他们明白,训练、打仗,不仅仅是为了军饷和命令,更是为了他们自己和他们所爱的一切。
场下一片寂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许多士兵握紧了拳头,眼神里燃起了火焰。就连之前不以为然的一排长,也陷入了沉思。
凌枢看着众人的反应,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他最后说道:“今天的讲话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记住,我们流的每一滴汗,都是为了将来在战场上少流一滴血,都是为了不让我们的亲人流泪!解散!”
士兵们默默地散去,但气氛明显与之前不同。一种沉甸甸的东西,似乎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也点燃了每个人胸中的一股气。
赵劲走到凌枢身边,感慨地说道:“凌副营长,还是你会讲!我算是服了!”
凌枢摇摇头:“光讲没用,还要靠平时的训练和实战检验。这只是开始。”
试点连的第一天,就在汗水、泥土和一番触及心灵的讲话中结束了。凌枢知道,思想工作的种子己经播下,接下来需要持续地浇灌。而军事训练的变革,也刚刚迈出第一步。班组战术、兵种协同这些更复杂的内容,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巧妙的方法去推行。阻力依然存在,但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一步一步走下去,总能看到改变。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少帅军》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W5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