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探子的事件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过后,边城重归宁静,却也更添了几分外松内紧的警惕。萧墨辰深知,真正的安宁并非一纸和约所能完全保障,仍需时刻绷紧弓弦。这日天气晴好,他处理完军务,便动了带苏晚晴一同巡边的念头。
“整日困在学堂与药室,也该出去透透气,看看你用医术守护的这片山河,如今是何等模样。”萧墨辰替她系好披风的带子,动作自然流畅。
苏晚晴抬眸,对上他隐含关切与邀约的眼神,心中微暖,含笑应允:“好。”
两人轻装简从,只带了十余名亲卫,策马出了边城。初夏的边境线,天高云阔,草色己由初春的嫩绿转为深碧,绵延至视线的尽头,与远山相接。风过原野,带来泥土与青草的清新气息,再无记忆中那股若有若无的血腥与焦糊味。
马蹄踏在柔软的草甸上,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声响。萧墨辰与苏晚晴并辔而行,稍稍领先于亲卫队伍。他一身玄色常服,坐骑神骏,身姿依旧带着军旅的挺拔,目光却比在军中时柔和许多,时不时落在身旁的妻子身上。
苏晚晴今日未着繁复裙钗,一身月白骑装衬得她身姿颀长,青丝以一根玉簪简单绾起,清爽利落。她放松地握着缰绳,目光悠然掠过这片熟悉的疆域。
行至一处缓坡,萧墨辰勒住马,指着坡下一条蜿蜒的溪流及对岸隐约的界碑:“去年此时,此处尚有北狄游骑窥伺,与我们的斥候在此发生过几次小规模接战。”
苏晚晴顺着他所指望去,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岸边水草丰茂,几只水鸟安然栖息。对岸的草场之上,甚至能看到北狄牧民的毡房和悠闲散落的羊群,一片平和景象。
“烽火台也重修了,”萧墨辰又指向远处几座矗立在山脊上的新建哨塔,“比以前更高,视野更广,预警更快。”
他的语气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件寻常事,但苏晚晴却能听出那背后所付出的心血与代价。她轻轻驱马,更靠近他一些,与他一同眺望这沐浴在温暖阳光下的壮丽山河。
“墨辰,你看,”她声音柔和,带着一种确凿的信念,抬手划过一个舒缓的弧度,将眼前安宁的草原、远处的群山、湛蓝的天空都囊括其中,“硝烟散尽,草木重生。我相信,这里以后会越来越安稳。商旅可以放心往来,牧民能够安心放牧,孩子们能在草地上奔跑嬉戏,再不必担心突如其来的战火。”
她的声音不大,却像带着某种抚慰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入萧墨辰耳中。他侧首看她,阳光为她清丽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那双总是冷静睿智的眸子里,此刻盛满了对未来的笃定与希冀。这番景象,比他打过任何一场胜仗,都更让他感到心头熨帖与充实。他所求的,不正是她口中所描绘的这般太平光景么?
“嗯。”他低沉应道,深邃的眼眸中漾开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意。他伸出手,越过两匹马之间小小的距离,轻轻覆上她拉着缰绳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这安稳里,有你的功劳。”
若非她的医术毒术,数次力挽狂澜,稳定军心民心,若非她建立的医毒学堂,将守护的力量向下扎根,这片土地的伤痕,未必能愈合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好。
苏晚晴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唇角微扬,没有抽回手,任由他握着。两人就这样静静地驻马坡上,身影在草地上依偎在一处,仿佛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稍顷,一支巡逻的骑兵小队从远处行来,见到他们,立刻在马上挺首身躯,整齐划一地右手捶胸,行以庄严的军礼,目光扫过萧墨辰时是绝对的敬畏,落在苏晚晴身上时,则多了由衷的感佩。
萧墨辰与苏晚晴微微颔首回礼。
待巡逻队远去,萧墨辰才松开手,轻声道:“走吧,前边有一处高地,能看到更远的景色。”
“好。”苏晚晴笑着应道。
两人再次策马,沿着边境线缓缓前行。风声、马蹄声、偶尔的鸟鸣声交织成曲,再无金戈铁马的肃杀。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紧密相连,投射在这片他们共同守护、并坚信会愈发安宁的土地上。
昔日并肩破敌,今朝并辔巡边。山河为证,此心亦然。
(http://www.220book.com/book/WW6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