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 薪火相传:湘军的士气根基与太平军的溃散末路

小说: 曾国藩的微信   作者:金城208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曾国藩的微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章节无错乱精修!
 金城208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曾国藩将湘军激励章程推广至全国的公文刚发出,银壳微信机就收到了江西巡抚的私信——一段太平军残兵集体投降的视频。画面里,三百多名太平军士兵放下武器,排队领取湘军发放的安家银,为首的小头目握着湘军军官的手,反复说着“再也不跟天国混了”。

“你看,这就是‘实利’的力量。”曾国藩把视频投在议事厅的白布上,对罗泽南、彭玉麟等人说,“太平军许诺的‘天国’,远不如咱们手里的二两安家银实在。这些士兵跟着太平军,要么饿肚子,要么送命;跟着咱们,不仅能拿到钱,还能回家团聚,换谁都会选。”

罗泽南指着视频里士兵们接过银子时的笑容,补充道:“不光是安家银,咱们还跟江西巡抚约定,投降的士兵愿意种地的,官府给分田;愿意当兵的,编入湘军补饷。这样一来,他们既没了后顾之忧,又有了奔头,自然不会再想着反水。”

正说着,微信机弹出“器械研发局群”的消息,老周发了段农用无人机给投降士兵分的田地播种的视频,配文:“这些士兵的地里种了玉米和小麦,等秋收了,就能有收成,再也不用靠抢粮过日子了。”

曾国藩看着视频里绿油油的秧苗,心里很是感慨。他想起之前审问太平军老兵时,吴二说“打下来的粮食全归王爷们”,再看看眼前湘军帮投降士兵种地的场景,两者的差距一目了然。

“太平军的理想,从一开始就是‘空中楼阁’。”曾国藩说,“他们喊着‘有田同耕’,却把土地和粮食都攥在高层手里;咱们不喊口号,却实实在在给士兵分田、发钱、谋出路。时间一长,士兵们自然会明白,哪个队伍能真正帮他们过上好日子。”

没过多久,福建传来消息,最后一股太平军残部在首领黄文金的带领下,躲在武夷山深处,却因为士兵纷纷逃跑,只剩下不到两百人。黄文金想硬拼,却发现士兵们连火枪都不愿举,有的甚至偷偷给湘军通风报信,告诉他们太平军的藏身处。

曾国藩让罗泽南带着五百湘勇,携两架农用无人机前往福建——这次不用攻击型无人机,也不用电磁脉冲弹,只用无人机给太平军投送“招降书”,上面印着投降后分田、发银的政策,还有之前投降士兵的生活照片。

招降书投下的第二天,黄文金的副将就带着一百多名士兵投降,只剩下黄文金和十几个亲信负隅顽抗。最终,黄文金在逃跑时被湘军生擒,太平军的最后一股势力也彻底肃清。

当罗泽南在“长沙团练筹备群”里发布“天下无匪”的捷报时,群里一片欢腾。各省巡抚纷纷发来祝贺,有的还附上当地百姓庆祝太平的视频——有的地方搭起戏台,有的地方摆起长桌宴,还有的地方用无人机在空中拼出“太平”二字。

曾国藩看着这些视频,想起了初办团练时的艰难。那时,他刚丁忧回家,太平军逼近长沙,手里只有几百乡勇,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如今,湘军不仅平定了天下匪患,还开创了用新式器械保家卫国、造福百姓的先例,更用“实利激励”和“情义保障”,让士兵们有了归属感和战斗力。

“咱们能打赢,靠的不是运气,是人心。”曾国藩在群里回复,“太平军输在‘失信’,他们许诺的理想没有兑现,士兵自然厌战;咱们赢在‘守信’,答应士兵的饷银、抚恤、出路,每一条都做到了,士兵自然越战越勇。”

当天晚上,曾国藩在府中设宴,邀请罗泽南、彭玉麟、老周等人庆祝。酒过三巡,老周拿出一台新研发的“通讯无人机”,说:“大人,这无人机能传递语音和文字,以后咱们跟各省联系,再也不用靠驿站送信了,首接用它传消息,又快又准。”

曾国藩接过无人机,笑着说:“好!以后咱们不仅要用无人机保家卫国,还要用它造福百姓——传递消息、播种施肥、运输药材,让这些‘利器’,都变成百姓的‘福器’。”

宴席散后,曾国藩回到书房,打开“曾氏家族群”。欧阳氏发了段视频,纪泽和纪芬正在院子里用通讯无人机给远方的亲戚送信,纪泽拿着话筒,大声说:“姑姑,我们这里太平了,爹爹说,以后再也不用打仗了!”

曾国藩看着视频,眼眶有些。他知道,这场跨越数年的战争,不仅平定了战乱,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打仗还是治国,都要以人为本,用实实在在的好处,让百姓有希望,让士兵有动力。而那些曾经用来打仗的无人机、电磁脉冲弹,如今正变成守护太平、造福民生的工具,在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上,播下新的希望。

几天后,曾国藩向咸丰帝上书,请求解散部分湘军,让士兵们回家种地或从事工商业,并建议将“器械研发局”改组为“民生器械局”,专门研发用于农业、交通、医疗的新式器械。咸丰帝准奏,并下旨表彰曾国藩“平匪安邦,又能体恤民生,实乃社稷之臣”。

当第一批湘军士兵带着饷银和分得的田地回家时,曾国藩亲自到城外送行。士兵们跪在地上,向他磕头致谢,有的甚至哭着说:“大人,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忘了您的恩情,以后要是国家再需要,我们还会回来!”

曾国藩扶起士兵们,笑着说:“你们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你们自己——是你们用血汗换来了太平,换来了好日子。以后好好种地、过日子,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看着士兵们远去的背影,曾国藩掏出银壳微信机,拍下了这一幕。他知道,湘军的故事不会就此结束,那些关于“实利激励”“情义保障”的经验,那些用智慧和勇气守护太平的精神,会像薪火一样,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守护着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曾国藩的微信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