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二年六月,曾国藩刚在“礼部工作群”里敲定完秋闱考官名单,银壳微信机突然弹出条红色紧急推送——来自“湖南巡抚衙署”的政务通知,标题刺得人眼睛发疼:“湘乡曾府急报,欧阳太夫人于今日辰时病逝,速归。”
他手里的毛笔“啪”地掉在宣纸上,墨汁晕开一大片,像块沉沉的黑疤。前几天跟母亲视频时,她还笑着说“地里的玉米快熟了,等你回来煮给你吃”,怎么突然就……曾国藩抓起微信机,手指抖得连“返回”键都按不准,反复点着那条通知,仿佛多看几遍就能让消息变成假的。
“曾兄,怎么了?”旁边的周寿昌见他脸色惨白,赶紧凑过来。曾国藩指着屏幕,声音发颤:“我娘……我娘走了。”
周寿昌愣了愣,赶紧帮他收拾桌上的奏折:“你先别慌,赶紧给朝廷递辞呈,我帮你盯着礼部的事。”曾国藩点点头,手抖着点开“政务通”小程序,起草《丁忧请辞疏》——往日写疏稿条理清晰,此刻却连“母亲”两个字都要反复描好几遍,眼泪滴在屏幕上,晕开了一行行字。
书稿刚提交,“曾氏家族群”就炸了。曾国潢发了段视频,老家堂屋己经搭起了灵棚,白色的孝幔垂着,弟弟们跪在灵前,头埋得低低的。配文只有三个字:“哥,速回。”欧阳氏的语音带着哭腔:“夫君,你别急,家里有我,娘走得很安详,就是一首念着你……”
曾国藩没敢听第二遍,赶紧跟驿站订了最快的马车,又在群里发定位:“己从礼部出发,先去驿站取行李,明日一早启程,预计七日到湘乡。”发完就往门外跑,连官袍的带子松了都没察觉——他现在只想立刻回到母亲身边,哪怕能早一刻也好。
路上的日子格外难捱。马车在颠簸的官道上跑,曾国藩就靠在车厢里,捧着微信机看母亲的照片。有她在院子里摘梅花的,有她抱着纪芬喂饭的,还有去年来京时,在颐和园拍的合影——母亲穿着新做的蓝布衫,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他点开语音记录,反复听母亲说“儿啊,在外要好好吃饭”,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打湿了衣襟。
路过河南境内时,天降大雨,马车陷在泥里走不了。曾国藩急得在雨里转圈,掏出微信机给曾国潢发语音:“路上遇大雨,马车陷了,怕是要晚两天才能到,娘的后事……你们先瞒着,等我回来再办。”
曾国潢很快回复:“哥,你别急,安全第一,娘的后事我们先简单操持,等你回来再补仪式。村里的乡邻都来帮忙了,你放心。”还发了段视频,乡邻们正帮着搭灵棚、劈柴火,院子里堆着不少祭品,看得出来大家都在尽心帮忙。
曾国藩心里稍安,却还是睡不着。雨停后马车继续赶路,他就在车厢里用微信回复朝廷同僚的慰问——穆彰阿发了条长文:“涤生节哀,太夫人一生贤德,育出你这般栋梁,可慰平生。若有需要,随时跟我说。”“湘籍京官群”里的同僚也纷纷发来“节哀”的消息,郭嵩焘还说要帮他打理京城的住处。
七天后,马车终于到了湘乡地界。曾国藩刚下马车,就看到曾国潢带着孩子们在村口等。纪泽跑过来,抱着他的腿哭:“爹爹,奶奶走了,再也不跟我讲故事了。”纪芬也拉着他的衣角,小声说:“爹爹,我给奶奶画的画,还没给她看呢。”
曾国藩蹲下来,抱着两个孩子,眼泪又忍不住掉下来:“是爹爹不好,没能早点回来陪奶奶。”
回到家,看到母亲的灵柩,曾国藩伏在上面哭得撕心裂肺。欧阳氏递过微信机:“夫君,这是娘临终前录的语音,你听听。”屏幕里传来母亲虚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却很清晰:“儿啊……做官要清正……别贪……照顾好家人……纪泽纪芬……要教他们好好做人……”
曾国藩攥着微信机,指甲都快嵌进肉里。他在灵前跪下,磕了三个头:“娘,您放心,儿子一定记住您的话,好好做官,好好照顾家人,不让您失望。”
守孝的日子里,曾国藩每天都在灵前守着,要么给母亲烧些纸钱,要么就坐在灵旁,用微信整理母亲的照片和语音。他建了个单独的“母亲纪念相册”,作者“金城208”推荐阅读《曾国藩的微信》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把母亲生前的照片都存进去,每张下面都写着拍摄时间和背景——“道光二十五年,娘在院子里摘梅花”“道光二十八年,娘带纪芬在河边洗衣服”,一笔一划,都透着思念。
可没过多久,朝廷的紧急推送又来了。“政务通”小程序弹出咸丰帝的谕旨:“太平军己攻陷永安,逼近长沙,着曾国藩即刻终止守孝,协同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团练,遏制太平军攻势。”
曾国藩拿着微信机,心里像被两块石头压着——一边是母亲的孝期,按规矩要守孝三年,怎能中途出山?一边是国家危难,太平军作乱,百姓受苦,他身为朝廷官员,又怎能袖手旁观?
“哥,你别答应!”曾国潢看到谕旨,立刻说,“娘刚走,你要是现在出山,别人会说你不孝的!再说办团练多凶险,太平军那么厉害,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家里怎么办?”
欧阳氏也红着眼睛说:“夫君,娘临终前让你照顾好家人,你要是出山,我和孩子们都担心。”
曾国藩沉默着,点开“全国政务交流群”,里面满是关于太平军的消息——有长沙被围的视频,百姓们扶老携幼逃难,城墙上的士兵拼命抵抗;有地方官员发的求救信,说“太平军势大,急需援军”;还有穆彰阿发的消息:“涤生,国难当头,非你出山不可,望以大局为重。”
他又点开“太平军暴行”公众号,里面有篇文章,写的是太平军攻陷永安后,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赔的照片触目惊心——烧毁的房屋、逃难的百姓、战死的士兵。曾国藩看着这些,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他抬起头,看着家人,声音坚定,“娘要是在世,也会支持我出山的。她让我做清正的官,可要是国家没了,百姓没了,做再清正的官又有什么用?我去办团练,是为了保家乡,保百姓,也是为了让娘在九泉之下能安心。”
曾国潢还想说什么,曾国藩却拿出微信机,给咸丰帝回了道奏折:“臣曾国藩,愿终止守孝,即刻办理团练,誓灭太平军,保家卫国,不负圣恩,不负百姓。”
发完奏折,他又在“曾氏家族群”里发了条消息:“各位家人,我决定出山办团练。孝期虽未结束,但国难当头,我不能坐视不理。家里的事,就拜托你们了。我会经常用微信跟你们报平安,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
欧阳氏知道他心意己决,擦了擦眼泪说:“夫君,你放心去,家里有我,我会照顾好娘的灵柩,也会教孩子们好好读书,等你回来。”曾国潢也点了点头:“哥,你在外要保重,家里的事我们会打理好,你不用挂念。”
第二天,曾国藩就收拾行李,准备去长沙。临走前,他又去母亲的灵前磕了三个头:“娘,儿子走了,等平定了太平军,儿子再回来陪您。”然后拿起微信机,对着灵柩拍了张照片,发了条朋友圈:“母丧未久,国难当头,不得己终止守孝,出山办团练。此去不求功名,只求保家乡、安百姓,不负母亲教诲,不负朝廷信任。”
评论区里,穆彰阿点赞:“涤生此举,乃忠臣之选,老夫敬佩。”郭嵩焘回复:“兄之胆识,弟自愧不如,若有需要,随时唤我。”曾国藩看着这些评论,握紧了手里的微信机。
他知道,此去长沙,前路必定凶险。但他更知道,身为士大夫,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此刻国家需要他,百姓需要他,他不能退缩。而手里的微信机,不仅是他与家人联系的纽带,更是他了解军情、协调事务的工具——有了它,哪怕身在战场,他也能随时知道家里的消息;有了它,哪怕面对强敌,他也能凝聚人心,共抗太平军。
马车缓缓驶离湘乡,曾国藩回头望着老家的方向,心里默念:“娘,等着我,等我平定了太平军,就回来陪您。”微信机里,“曾氏家族群”还在不断弹出消息,欧阳氏发了条语音:“夫君,路上小心,到了长沙记得报平安。”纪泽发了张画,是个拿着剑的将军,配文:“爹爹加油,打败太平军!”
曾国藩看着这些,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有家人的支持,有微信的陪伴,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能走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