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三十年正月,咸丰帝刚登基不久,京城的官场就透着股微妙的紧张。曾国藩坐在礼部衙署的公堂里,手里捏着银壳微信机,指尖反复划过“湘籍京官群”的对话框——群里正热议新帝的施政倾向,有人说咸丰帝要严查贪腐,有人说要重用年轻官员,消息杂七杂八,没个准头。
“曾兄,你看这新帝的心思,咱们该怎么应对?”旁边的户部主事周寿昌凑过来,压低声音问。他手里也拿着个铜壳微信机,屏幕亮着,停留在“全国政务交流群”的界面。
曾国藩没首接回答,而是点开微信里的“政务文档库”——这是穆彰阿牵头建的,里面存着历任皇帝的诏书、重臣的奏折,甚至还有官场老油条总结的“应对心法”。他翻出康熙朝李光地的《奏对要略》,递到周寿昌面前:“你看这里,‘奏对贵实,不尚虚言’,新帝刚登基,最看重的该是‘实干’,咱们与其猜心思,不如把手里的差事办扎实。”
正说着,微信机震了震,“全国政务交流群”弹出条公告:“着各部官员,于三日内提交‘新政建言疏’,言简意赅,勿做空谈。”发公告的是军机处的章京,头像旁带着明黄色的“政务认证”标识。
周寿昌皱起眉:“三天时间太短了,要是说重了怕触怒新帝,说轻了又显得没水平,这可怎么写?”
曾国藩却心里有了底。他回到座位,打开微信备忘录,开始梳理这些年在礼部的见闻:科举舞弊的漏洞、地方教化的缺失、官员考核的弊端,一条条记下来,每条后面都附了具体案例——比如去年江南乡试,有考生考贿赂考官得中;比如河南某县,文庙年久失修,百姓不知礼仪;比如京官考核,多是“走过场”,没真正考较能力。
写累了,他就点开“湘籍京官群”,看看同僚们的进展。群里有人发了自己写的谏言疏草稿,满篇都是“陛下圣明”“臣无异议”的空话,下面却有不少人附和“稳妥”。曾国藩摇了摇头,私聊郭嵩焘:“筠仙,你那篇疏稿写得如何?可别学群里那些空话。”
郭嵩焘很快回复:“我正写‘漕运改革’,想说说南方漕粮损耗的问题,就是怕说得太细,得罪地方督抚。”
“怕什么?”曾国藩回语音,“新帝要的是‘建言’,不是‘奉承’。你把漕运损耗的具体数字、哪个省份最严重、怎么改进,都写清楚,比说十句‘圣明’管用。我写的是‘科举与教化’,咱们互为补充,正好覆盖文武、内外。”
三天后,曾国藩把写好的《科举与教化疏》通过微信提交上去。疏里没说一句空话,开篇就点出“科举舞弊致人才流失,教化废弛致民心涣散”,接着列了三条具体建议:一是在各省乡试考场设“监察御史”,用微信实时传回考场画面,防止舞弊;二是修复地方文庙,让官员每月亲自讲学;三是改革京官考核,加入“民生实事”指标,比如是否解决过百姓的实际问题。
提交完疏稿,他心里也没底,就给穆彰阿发了条私信,附上疏稿全文:“大人,晚辈此疏或有不妥之处,还请您指点。”
穆彰阿的回复来得很快,不是文字,而是段语音,语气里带着赞许:“涤生,你这疏稿写得好!有案例、有办法,不是空喊口号。新帝看了,定会记住你。不过有个小建议,‘实时传考场画面’这条,可加句‘先在江南乡试试点,再逐步推广’,免得步子太大,遭人反对。”
曾国藩赶紧修改,按穆彰阿说的加了“试点”的表述,重新提交。没过多久,“全国政务交流群”里发了条新消息,是咸丰帝的朱批摘要:“礼部曾国藩《科举与教化疏》,切中时弊,具实干精神,着军机处存档,择机商议推行。”
群里瞬间炸了锅,之前发空话疏稿的人纷纷私聊曾国藩:“曾兄,你这疏稿怎么写的?能不能给我讲讲?”曾国藩没藏私,在“湘籍京官群”里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写疏稿就像跟家人聊天,把看到的、想到的,实实在在说出来,别绕弯子。咱们是官,不是戏子,不用总想着‘讨好’。”
这事过后,曾国藩在官场的名声渐渐传开——有人说他“不懂变通”,也有人说他“踏实可靠”。穆彰阿却在微信里跟他说:“涤生,官场就像个大池塘,有泥鳅也有蛟龙,你做‘蛟龙’,不用学泥鳅钻泥。”
没过多久,曾国藩又遇到件棘手事。礼部要办“春祭大典”,负责采购祭品的官员贪了银子,买的牛羊都是病弱的,眼看大典只剩五天,要是被查出来,整个礼部都要受牵连。
负责此事的侍郎慌了神,在“礼部内部工作群”里发消息:“各位同僚,这事要是捅出去,咱们都没好果子吃,不如先瞒着,大典过后再想办法。”下面有不少人附和,只有曾国藩没说话。
他私下找到那位侍郎,点开微信里的“京城商户名录”——这是他平时整理的,里面记着哪家商户卖的祭品新鲜、价格公道,甚至还有商户老板的微信。他指着名录说:“大人,咱们现在去这家‘诚信商号’采购,他们有现货,价格虽比之前贵些,但能保证新鲜。至于贪银子的官员,大典过后,咱们按规矩上报,不能瞒着,不然下次还会有人犯。”
侍郎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听了曾国藩的建议。五天后的春祭大典,祭品新鲜完好,咸丰帝很满意。大典过后,曾国藩把贪腐官员的证据整理好,通过微信提交给都察院,那官员很快被革职查办。
事后,侍郎私下感谢曾国藩:“多亏你,不然我这次就栽了。你怎么就不怕得罪人呢?”
曾国藩笑着点开微信里的“曾氏家族群”,给侍郎看父亲发的语音:“我爹常说,‘做官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百姓’,要是为了怕得罪人就瞒报,那咱们就对不起头上的乌纱帽,也对不起家里的期望。”
侍郎听了,羞愧地低下头:“你说得对,是我糊涂了。以后我一定向你学习,踏实做事,不搞歪门邪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曾国藩在官场的声望越来越高。他依旧每天用微信处理政务、跟家人聊天,偶尔在“全国政务交流群”里发些实在的建议,从不参与那些“拉帮结派”的闲聊。有人劝他:“曾兄,你也该找个‘靠山’,多交些‘朋友’,不然以后不好立足。”
曾国藩却回复:“我的‘靠山’是手里的差事,我的‘朋友’是踏实做事的人。要是靠拉关系、走门路,就算立足了,心里也不踏实。”
这晚,他在朋友圈发了段话:“官场如行路,有坦途也有泥泞。坦途时不骄,泥泞时不慌,靠的不是‘小聪明’,是‘真本事’;凭的不是‘靠山’,是‘良心’。微信里的消息再多,不如手里的差事办得扎实;群里的朋友再多,不如心里的‘正道’走得坚定。”
配图是他在礼部衙署里写奏折的照片,桌上放着银壳微信机,屏幕亮着,停留在“曾氏家族群”的界面——母亲刚发了条语音,问他“京城的天气冷不冷”。
没过多久,穆彰阿点赞评论:“涤生此言,可为官场后辈之师。守住初心,方得始终。”曾国藩看着评论,握紧了手里的微信机。他知道,官场这条路还很长,但只要守住“踏实做事、诚实做人”的初心,有家人的牵挂,有穆彰阿的指点,他就能走得稳、走得远。
曾国藩的微信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曾国藩的微信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