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微信
第二章
道光二十九年深秋,北京的风裹着碎雪,刮得翰林院衙署的窗棂“呜呜”响。曾国藩刚把《礼部秋闱章程》誊抄完毕,怀里的银壳微信机就震了震——“曾氏家族群”的小红点格外显眼,他指尖一划,妻子欧阳氏的语音先跳了出来,带着湖南乡音的暖意:“夫君,娘这几日总咳嗽,夜里睡不安稳,你在京城若有好的川贝,寄些回来吧?”
紧接着是弟弟曾国潢发的照片:老母亲扶着堂屋的门框,裹着厚厚的棉袄,鬓角的白发被风吹得有些乱,眼神却望着镜头,像是在盼着什么。配文很简单:“哥,娘今早还问你什么时候能回趟家。”
曾国藩的心猛地揪了一下。自道光十八年入仕,他己在京城待了十一年,除了母亲去年来京小住过三个月,再没好好陪过家人。他赶紧点开“京城药铺”的小程序——这是去年李鸿章推荐的,能首接下单送驿站,比托人捎带快多了。选了最好的川贝,又加了两斤当归,备注“加急送湘乡曾府”,才松了口气。
“娘的咳嗽可有找郎中看?”他对着微信机发语音,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稳,“药材我己寄了,让娘每日用冰糖炖梨煎服,别省着炭火,夜里冷就多盖床被子。纪泽和纪芬的功课怎么样了?”
没过半盏茶的功夫,欧阳氏的视频通话请求弹了出来。曾国藩赶紧接起,屏幕里先出现的是小女儿纪芬的笑脸,她举着支炭笔,献宝似的把画递到镜头前:“爹爹!你看我画的月亮!”纸上是个歪歪扭扭的圆圈,周围还点了几颗小黑点,像极了夜空里的星星。
“我们芬儿画得真好!”曾国藩忍不住笑了,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比爹爹小时候画的强多了。纪泽呢?怎么没看见他?”
“哥哥在背书呢!”纪芬的声音脆生生的,镜头一转,就看到曾纪泽坐在书桌前,手里捧着《论语》,脸憋得通红,显然是卡壳了。欧阳氏在一旁笑着说:“纪泽最近在攻《先进篇》,就是‘季氏将伐颛臾’那段,总记不住。”
曾国藩对着镜头摆摆手:“纪泽,过来跟爹爹说说,你觉得季氏为什么要伐颛臾?不用背原文,说自己的想法就好。”
曾纪泽愣了愣,挪到镜头前,小声说:“爹爹,我觉得季氏是想扩张自己的地盘,才找借口伐颛臾的。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季氏要是能好好治理自己的封地,就不会想着打仗了。”
“说得好!”曾国藩眼睛一亮,“读书不光要背,更要懂里面的道理。你能想到‘不均’的问题,比死记硬背强多了。下次遇到不懂的,就记在微信备忘录里,爹爹空了就跟你聊。”
挂了视频,曾国藩心里暖烘烘的。他点开微信的“收藏”,里面存着孩子们从小到大的照片:纪泽第一次骑马的样子、纪芬抓周时抓着毛笔不放的模样、一家人在湘乡老家院子里拍的全家福……每一张都带着烟火气,是他在京城苦熬的日子里,最珍贵的慰藉。
正对着照片发呆,微信机又震了——是母亲发来的语音,声音有些虚弱,却依旧带着慈爱的语气:“儿啊,娘没事,就是老毛病了,别总挂着。你在京城要好好吃饭,别为了省钱饿肚子。听说你升了侍郎,官大了更要小心做事,别得罪人。”
曾国藩鼻子一酸,赶紧回复:“娘,您放心,儿子在京城吃得好、住得好,同僚们都很照顾我。等明年春天,要是朝廷差事不忙,我就请假回家看您,陪您去后山摘梅花。”
母亲的回复很快:“好,娘等你回来。家里的梅花树今年长得旺,到时候娘给你腌梅花酱。”
曾国藩的微信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曾国藩的微信最新章节随便看!放下微信机,曾国藩看着桌上堆着的奏折,突然觉得浑身的疲惫都轻了些。他想起刚入京城时,只能靠驿站寄信,一来一回要半个月,每次收到家书,都要反复看好几遍,生怕漏了家人的消息。如今有了微信,能随时看家人的模样、听家人的声音,哪怕隔着千里,也像在身边一样。
腊月二十三那天,曾国藩刚从宫里陪咸丰帝看完祭灶仪式,就收到了家里寄来的包裹——里面是母亲腌的梅花酱、欧阳氏做的腊肉,还有纪泽和纪芬写的春联。他赶紧拍了张照片,发在家族群里:“收到家里的包裹了!梅花酱的香味都飘出来了,腊肉看着就好吃,谢谢娘,谢谢你们!”
群里瞬间热闹起来。曾国潢发了个“流口水”的表情包:“哥,娘特意多腌了一罐梅花酱,让你就着粥吃,开胃。”纪芬发了段小视频,她举着自己写的春联,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爹爹平安”,奶声奶气地说:“爹爹,这是我写给你的春联,要贴在门上哦!”
曾国藩笑着把春联贴在书房的门上,又打开梅花酱的罐子,舀了一勺尝了尝——酸甜的味道里带着梅花的清香,是家的味道。他拿起微信机,对着春联和梅花酱拍了段视频,发了条朋友圈:“小年收到家的包裹,梅花酱甜,腊肉香,春联暖。虽在京城,却似归乡。愿天下游子,皆能与家人‘云相聚’,心不隔千里。”
没过多久,穆彰阿的评论就跳了出来:“涤生有此家风,实乃幸事。家安则国安,你能兼顾家事与国事,实属难得。”曾国藩回复:“全赖家人支持,晚辈只是尽本分罢了。”
除夕那天,曾国藩在京城没有亲戚,本想一个人简单过了。可到了晚上,微信机却响个不停——家族群里发起了“云守岁”,母亲坐在中间,欧阳氏、曾国潢一家围着她,纪泽和纪芬在旁边放着小鞭炮。
“夫君,我们在吃年夜饭呢,有你爱吃的红烧肉,还有鱼,祝你年年有余!”欧阳氏对着镜头说,把桌上的菜一一展示给曾国藩看。
“哥,我们敬你一杯!”曾国潢举着酒杯,对着镜头一饮而尽,“祝你在京城一切顺利,明年早点回家!”
曾国藩也倒了杯酒,对着镜头举了举:“谢谢你们!祝娘身体健康,祝大家新年快乐!明年我一定回家,咱们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一起放鞭炮!”
看着屏幕里家人的笑脸,听着他们的祝福,曾国藩的眼眶了。他知道,这份“云守岁”虽然不能真正团聚,却比任何礼物都珍贵。有了微信,哪怕隔着千里,家人的牵挂也能随时传递;有了家人的支持,哪怕在京城再苦再累,他也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大年初一早上,曾国藩收到了咸丰帝的赏赐——两匹云锦、一对玉如意。他赶紧拍了张照片,发在家族群里:“皇上赏了云锦和玉如意,这是朝廷对咱们曾家的认可,也有你们的功劳。”
母亲的语音很快传来,带着欣慰:“好,好,皇上认可你,娘就放心了。你要好好为朝廷做事,别辜负皇上的信任,也别辜负咱们曾家的名声。”
曾国藩回复:“娘,儿子记住了。我会好好做事,不辜负您的期望,不辜负家人的支持。”
他握着手里的微信机,看着屏幕里家人的消息,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新的一年,他要更加努力,既要做好朝廷的差事,也要多抽时间陪家人“云相聚”。他知道,这份跨越千里的亲情,这份来自微信的“云陪伴”,是他在官场上最坚实的后盾,也是他一生最珍贵的财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