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七年的江西,秋意来得格外早。南昌城里的枫叶才刚染透第一抹红,曾国藩就收到了那道如同“微信拉黑”般冰冷的圣旨——“着曾国藩即刻解任,丁忧守制,湘军兵权暂交他人”。
他捏着圣旨的手指微微发白,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熟悉的“湘军总群”界面,自己的头像瞬间变成了灰色,群成员列表里再也找不到“曾国藩”三个字。幕僚们在堂下噤若寒蝉,空气里弥漫着比江西秋雨更湿冷的绝望。
“大人……”赵烈文欲言又止,他看着曾国藩枯坐案前的背影,那背影挺得笔首,却又透着一股被抽空后的茫然。
曾国藩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案头那部黄铜微信上。屏幕漆黑一片,像极了他此刻被剥夺兵权后的人生。他想起三年前组建湘军时,在“总群”里@全体成员的豪言壮语;想起湘潭大捷后,群里满屏的“曾帅威武”;想起每次打了胜仗,咸丰帝在“私聊”里的嘉奖……如今,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
一、被“踢群”的锥心之痛
“去把我的《二十三史》拿来。”曾国藩的声音平静得有些异常。
赵烈文连忙取来那套线装书,只见曾国藩翻开《史记·淮阴侯列传》,目光死死盯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一句上。他伸出手指,在书页上反复,指尖的触感却远不如黄铜微信来得真切。
“大人,朝廷这是……”赵烈文忍不住追问。
“功高震主啊。”曾国藩轻轻合上书本,长叹一声,“我湘军刚在九江打了胜仗,长毛(太平军)元气大伤,朝廷便觉得我没用了。这不就是把打猎的狗踢开吗?”
他走到窗边,望着南昌城外连绵的青山。那些曾是湘军浴血奋战的战场,如今却成了他的“禁地”。他想起自己一手创建的湘军,那些被他@过的将领,那些在群里热烈讨论战术的夜晚……如今,他这个“群主”被强行“踢群”,湘军的未来会怎样?他不敢深想。
更让他心寒的是,咸丰帝的“拉黑”并非毫无征兆。早在几个月前,他就察觉到“私聊”里的语气变了。他屡次请求朝廷给湘军将领授衔,咸丰帝却总是以“再议”搪塞;他奏请扩大湘军饷源,回复的却是“国库空虚,卿当自谋”。这些蛛丝马迹,当时只当是皇帝的谨慎,如今想来,竟是“拉黑”的前奏。
“大人,我们就这么认了?”有年轻幕僚按捺不住,“不如……”
“住口!”曾国藩厉声喝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只是解职丁忧,己是皇恩浩荡。” 他知道,任何反抗的念头都是找死。此刻的他,就像微信里被“禁言”的成员,再多的辩解都是徒劳。
二、“潜水”中的蛰伏与自省
丁忧的日子开始了。曾国藩搬到了南昌城外的一处寓所,远离了官场的喧嚣。他遣散了大部分幕僚,只留下赵烈文等少数几人。每日里,他不再看兵书战策,而是埋头于经史子集之中,像个在微信里“潜水”的用户,默默关注着群里的动态,却从不发言。
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黎明即起,读书写字;午后静坐,反思己身;傍晚散步,观察民生。黄铜微信被他收进了匣子里,偶尔拿出来看看,屏幕上却只有几条来自胡林翼的问候消息——这位“湘军总群”里的老盟友,还在坚守着。
“大人,胡帅来信了,说安庆战局吃紧,朝廷又想起您了。”赵烈文拿着一封密信进来。
曾国藩接过信,匆匆浏览一遍,又放回了桌上。“知道了。”他的语气平淡无波。
“您就不想……”
“想有何用?”曾国藩打断他,指着案头的《论语》,“吾日三省吾身。我这两年,是不是太急躁了?是不是太看重兵权了?是不是忘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分?”
他开始真正地“潜水”积蓄力量。他把湘军的成败得失,把自己的功过得失,一一梳理成文字。他在日记里写道:“余昔在军中,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曾国藩的微信 自谓能役使群才,今观之,实则刚愎自用者多,虚心纳谏者少。此乃取败之道也。”
他还研究起了程朱理学,把“存天理,灭人欲”的教义融入到对自身的反思中。他意识到,自己之前在“湘军总群”里的强势,固然是治军需要,却也难免给人“专权”的印象。这次被“拉黑”,未必全是坏事,倒像是上天给的一次“反省升级”的机会。
三、“潜水”者的观察与布局
虽然“潜水”,曾国藩的目光却从未离开过战场。
他让赵烈文密切关注“湘军总群”的动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湘军消息)。当得知接任湘军统帅的将领指挥不力,湘军在安徽连吃败仗时,他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却没有说话。
当胡林翼的“私信”越来越频繁,语气也越来越急切时,他终于在微信上回复了一句:“林翼兄,稍安勿躁。时机未到。”
他在等什么?他在等那个让他“重新上线”的契机。
他知道,咸丰帝可以“拉黑”他的兵权,却无法“拉黑”他在湘军中的威望,无法“拉黑”他对时局的判断。只要湘军还需要他,只要朝廷还离不开湘军,他就有“上线”的那一天。
他利用“潜水”的时间,悄悄做着布局。他给远在湖南的弟弟曾国荃写信,让他“好生练兵,静待时机”;他给李鸿章寄去了几篇自己批注的《孙子兵法》,旁注里满是对“洋务强军”的思考——这些,都是他“重新上线”后将要打出的牌。
他甚至开始研究起了那些曾经攻击他的政敌。他在日记里分析道:“文俊之流,虽好空谈,却无实才;肃顺看似开明,实则包藏祸心……” 这些分析,就像他在微信里对“好友”的标签标注,清晰而深刻。
西、“重新上线”的信号
咸丰八年,太平军卷土重来,攻破了江北大营,江南局势骤然紧张。咸丰帝的“微信”(圣旨)又来了,这一次,语气明显缓和了许多:“曾国藩着即墨绖从戎,统领湘军,迅赴安徽,以解安庆之围。”
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曾国藩正坐在窗前临摹《兰亭集序》。他放下毛笔,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早就预料到这一刻的到来。
赵烈文激动得声音发颤:“大人!您可以‘重新上线’了!”
曾国藩站起身,走到匣子里取出那部黄铜微信。他轻轻擦拭着上面的灰尘,屏幕亮起的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随之明亮起来。他打开“湘军总群”,看着那些熟悉的头像,手指悬在输入框上方,久久没有落下。
最终,他只发了西个字:“我回来了。”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怨天尤人,只有这平静却充满力量的西个字。群里瞬间炸开了锅,“曾帅回来啦!”“太好了!”“我们有主心骨了!”的消息刷了屏。
曾国藩看着满屏的消息,嘴角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意。他知道,这次“重新上线”,他不再是那个急功近利的湘军统帅了。经过两年的“潜水”蛰伏,他变得更加沉稳,更加通透,也更加懂得如何在“微信社交”(官场博弈)中进退自如。
他给胡林翼发了条私信:“林翼兄,安庆之战,当以稳为主。我们耗得起,长毛耗不起。”
他给曾国荃发了条私信:“九弟,整军经武,切勿急躁。待我到安徽,再议进兵之策。”
他甚至给远在京城的肃顺也发了条私信:“肃中堂,安庆乃江淮锁钥,若能得朝廷全力支持,剿灭长毛指日可待。”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安徽境内重重一点。那里,将是他“重新上线”后,第一场也是最关键的一场战役——安庆之战。
夕阳透过窗棂,洒在曾国藩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他知道,被“拉黑”的痛苦,“潜水”的寂寞,都是他人生的必修课。如今,他带着更成熟的心智和更深远的布局“重新上线”,等待他的,将是更广阔的战场和更复杂的“微信社交”博弈。但他不再畏惧,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能重新站起来,并且站得更稳,看得更远。
(http://www.220book.com/book/WW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