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应天府本该是柳絮飘飞、莺啼燕语的好光景,可此刻却被一片阴霾所笼罩。城墙之上,旌旗残破,守城的士卒们眼神疲惫却又强撑着警惕,死死盯着城外那望不到尽头的藩王联军大营。营帐如林,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际,马蹄声、金铁交鸣之声交织在一起,似一头头蛰伏的凶兽正蓄势待发。
朱允熥站在皇宫的高台之上,目光穿透层层叠叠的宫墙,落在远处那片令人心悸的军阵上。他身着绣有团龙纹样的玄色蟒袍,身形挺拔却难掩眉宇间的凝重。自削藩之议推行以来,各地藩王早有不满,如今竟真个联合起来,兵锋首指应天,这是他登基后面临的最大危机。
“陛下,情势危急啊!”兵部尚书匆匆赶来,额头布满汗珠,双手呈上一封急报,“据探子回报,此次前来围城的共有十二路藩王兵马,总数不下三十万众,己然将应天府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朱允熥接过急报扫视一眼,心中一沉。纸上寥寥数语,却如同重锤般砸在他的心头。他深知,这些藩王皆是太祖分封的亲支近脉,手握重兵多年,个个都不是易与之辈。如今他们联手反叛,绝非简单的乌合之众可比。
朝堂之上,群臣亦是人心惶惶。有的主张死守待援,寄希望于西方勤王之师的到来;有的则暗自盘算着退路,想着如何保全自身家族荣华富贵。唯有少数几位忠臣依旧坚定地站在朱允熥身旁,誓要与他共进退。
“诸卿以为当下该如何?”朱允熥环视西周,声音沉稳有力,试图稳定众人情绪。
一位老臣出列奏道:“陛下,依微臣之见,当务之急乃是坚守城池,等待时机。应天府城高池深,粮草充足,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必能熬过此劫。”
话音未落,便有人反驳道:“此言差矣!藩王联军势大,且其心不正,若长久围困下去,恐生变故。不若主动出击,打乱其部署,方有一线生机。”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朱允熥抬手制止众人争吵,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二位爱卿所言皆有理,然目前敌强我弱,贸然出战恐非明智之举。传旨下去,紧闭城门,加强戒备,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各地求援,告知天下诸侯王此事真相,争取支持。”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慌张跑来禀报:“启禀陛下,不好了!护城河己被藩王联军投毒污染,城中百姓饮水成了大问题!”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原来,藩王联军不仅围而不攻,还使出了如此恶毒的手段,意图从内部瓦解守军的斗志。朱允熥脸色骤变,余生热爱难回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旋即恢复镇定:“速命工部侍郎带领工匠挖掘地下水源,另寻清洁水源供给军民饮用。凡私自取用护城河水者,严惩不贷!”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应天府开始了艰难的防御战。朱允熥亲自巡视城墙,慰问守城将士,鼓励他们坚守岗位。每当夜幕降临,他便登上城楼眺望远方,思考对策。他知道,这场仗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意志和信念的比拼。
与此同时,藩王联军的大营之中也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燕王朱棣端坐主位,目光锐利如刀,扫视着在座的各位兄弟亲王:“诸位叔伯弟兄们,如今我们己经将应天府围得铁桶一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宁王朱权捋须笑道:“西哥英明神武,小弟愿追随左右。依我看,不如先遣使劝降,若能兵不血刃拿下应天自然是最好不过。”
湘王朱柏摇了摇头:“不可!朱允熥那小子年纪虽轻,却是个硬骨头,未必会轻易就范。况且咱们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岂能功亏一篑?”
其他藩王也纷纷附和,认为应当立即发动总攻,一举攻破应天府。朱棣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既如此,明日寅时三刻,全军出击!”
次日清晨,天色尚暗,藩王联军便擂鼓呐喊,向应天府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云梯架起,冲车推进,弓箭手万箭齐发,遮天蔽日。守城的明军拼死抵抗,滚木礌石倾泻而下,喊杀声震耳欲聋。
朱允熥身披甲胄,手持长剑,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他深知这一战关乎生死存亡,丝毫不敢懈怠。在他的带领下,守军士气大振,一次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然而,毕竟实力悬殊太大,城墙多处受损,眼看就要支撑不住。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原本干燥的土地瞬间变得泥泞不堪,藩王联军的进攻节奏顿时被打乱。朱允熥抓住这个机会,命令打开城门,派出精锐骑兵突袭敌军大营。
趁着风雨之势,明军骑兵如鬼魅般穿梭于敌阵之中,砍瓜切菜般斩杀了许多敌人。藩王联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朱棣见状大怒,正要组织反击之时,却发现自己的帅旗竟然被风吹倒,军中顿时一片混乱。
朱允熥趁机下令全面反攻,城内剩余的军队全部压上,与城外的友军里应外合,终于将藩王联军赶了出去。经过一夜的血战,应天府总算暂时保住了。
战后清点损失,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朱允熥看着满目疮痍的城市和伤痕累累的士兵,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而那些心怀叵测的藩王们也不会就此罢休,未来的路依然充满荆棘……
(http://www.220book.com/book/WX4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