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金属墨挑战 心照不宣的靠近

小说: 我的职场重生路   作者:文学游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职场重生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XBQ/ 章节无错乱精修!
 

带领团队成功攻克奢侈品香水盒的复杂工艺,让李志明在打样部的威信又提升了一截。马天妮虽然嘴上没多说,但交给他的项目明显更加核心,涉及的管理协调事务也更多。他开始真正体会到,所谓“带队”,不仅仅是分配任务和解决技术难题,更像是在驾驭一辆多匹马拉的马车,需要时刻关注每一匹马的状态,平衡力道,才能让车子平稳疾驰。

这天,一个新的挑战摆在了面前。业务部接了一个高端智能手机的配件包装盒订单。设计极具现代感,深空灰的底卡上,要求用特殊的金属银色油墨,印刷出若隐若现的电路板纹理图案。客户强调,金属质感要强,但绝不能像普通银墨那样“贼亮”和“廉价”,要呈现出一种内敛的、带有细微颗粒感的科技光泽。

任务自然又落到了李志明带领的这个小团队身上。

“金属墨啊,”江晨屿摸着下巴,看着设计稿,“这玩意儿可不好伺候,流动性跟普通油墨不一样,容易堆墨、干版,对印刷压力也敏感。”

“关键是客户要的那种质感,”李志明指着效果图,“不是光溜溜的亮,而是要有一种……嗯,磨砂金属的感觉?这恐怕不是常规金属墨首接印就能出来的。”

华天星默默地去材料库领来了几种不同型号的金属银墨和指定的深空灰卡纸。

第一次打样,使用了最常见的高速印刷金属墨。结果出来,图案是清晰了,但金属光泽过于强烈,反射着刺眼的“白光”,确实带着江晨屿所说的“廉价感”,而且由于金属颗粒的排列,在特定角度下看,有明显的“镜面”效果,缺乏客户想要的细微纹理感。

“不行,太‘贼’了。”李志明摇头,“得想办法把那个‘贼光’压下去,增加一点哑光感和质感。”

“往金属墨里掺哑光剂?”江晨屿提出想法。

“试过,容易沉淀,搅拌均匀,而且比例不好控制,搞不好就彻底哑光,失去金属感了。”李志明否定了这个方案,他之前研究油墨特性时了解过。

他拿起那张失败的印样,对着灯光反复观察,又用手指感受着表面的光滑度。“问题可能出在金属颗粒的粒径和排列上。常规金属墨颗粒细,排列紧密,所以反光强。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颗粒更粗、或者形状不那么规则的金属墨……”

他立刻联系了几家合作的油墨供应商,询问是否有特殊效果的金属墨。一番沟通下来,一家日本供应商推荐了他们新研发的一款“锤纹金属墨”,这种油墨在固化过程中,金属颗粒会自组装形成类似锤击金属的细微纹理,能有效分散光线,减少镜面反射,增加质感。

样品很快送来,再次打样,效果果然有了改善!金属光泽变得柔和,表面出现了细微的、不均匀的纹理,视觉上高级了很多。但是,李志明觉得还是差了点什么。那种纹理过于规律,缺少了电路板那种“随机”和“精密”交织的感觉。

“己经很接近了。”林荣看着新样品,小声赞叹。

“接近还不够,”李志明皱着眉,“客户要求的是‘若隐若现’,现在这个纹理有点‘喧宾夺主’。”

他陷入沉思。如何在保留金属质感和锤纹效果的同时,让底层的电路板图案更清晰地凸显出来?

一首没怎么说话的华天星,忽然小声提议:“李哥,能不能……试试局部调整印刷压力?在需要突出图案线条的地方,压力稍微加大一点点,让金属墨沉积更厚,反光更强?而在背景区域,压力减小,让锤纹效果更明显?这样会不会形成一种明暗和质感上的对比,让图案‘浮’出来?”

这个想法让李志明眼睛一亮,通过控制印刷压力来局部调控墨层厚度和效果,这思路非常巧妙。虽然操作起来极其精细,对打样机的压力控制系统要求很高,但值得一试。

“好主意,天星,”李志明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来试试。”

他们重新制作了印刷版,在需要强调的电路线条区域,对网点做了极其细微的调整(并非传统加大网点,而是通过软件模拟,在生成菲林时暗示此处需要稍大压力)。然后,在打样机上,他们小心翼翼地、近乎微米级地调整着不同区域的印刷压力。

作者“文学游民”推荐阅读《我的职场重生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技巧的过程。压力大了,线条处容易糊版;压力小了,对比效果出不来。他们反复调试,记录每一次的压力参数和效果。

最终,当那张凝聚了团队智慧的印样出来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深空灰的卡纸上,电路板的纹理清晰地浮现出来,线条处因为稍厚的金属墨沉积,呈现出更集中、更明亮的金属光泽,而背景区域则是柔和、带有细腻锤纹的哑光金属质感。两者形成了精妙的对比,既保留了强烈的科技感和金属感,又充满了内敛的层次和细节,完全符合客户“若隐若现”、“内敛科技光泽”的要求。

“完美”,江晨屿忍不住吹了声口哨。

华天星腼腆地笑了。

林荣看着李志明的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李志明看着这张成功的样品,心中感慨万千。这次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灵光一闪,更是团队协作、集思广益的结果。江晨屿的经验,华天星的细心和创造性思维,甚至林荣在过程中的快速学习和协助,都不可或缺。他真正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

……

工作上的配合愈发默契,李志明和王雪薇之间的关系,也在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中悄然升温。

那天书店分别后,两人之间仿佛多了一层无形的纽带。在食堂相遇,不再仅仅是点头微笑,会自然地坐在一起吃饭,聊的话题也从工作琐事,慢慢扩展到兴趣爱好,甚至对未来的些许憧憬。

李志明依旧在刻苦学习英语,进展缓慢但坚定。王雪薇知道后,有一次悄悄塞给他一个塑料袋。李志明回到宿舍打开一看,居然是那本他在书店看中却嫌贵的英文原版《色彩科学与应用》,书里还夹着一张淡蓝色的便签纸,上面是王雪薇清秀的字迹:

“知道你需要的,希望能帮到你。加油!—— 雪薇”

捧着这本书,李志明的心被巨大的感动和暖意包裹。这份礼物,不仅是他急需的知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理解和支持。他小心翼翼地用挂历纸给书包了书皮,视若珍宝。

一个周末的傍晚,两人又一次相约在厂区外的小河边散步。初夏的河边,晚风习习,芦苇摇曳,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水汽的清新味道。

他们并肩走着,聊着最近的事情。李志明跟她分享了团队攻克金属墨难题的经过,语气中带着疲惫,也带着自豪。王雪薇静静地听着,偶尔提问,眼神里带着欣赏和鼓励。

“感觉你现在,越来越有‘领头羊’的样子了。”王雪薇微笑着说。

“什么领头羊,就是赶鸭子上架。”李志明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能意识到要学,就是最大的优点。”王雪薇看着他,很认真地说。

走着走着,两人的手背不经意间轻轻碰触。一次,两次……仿佛有无形的磁力在吸引。

李志明的心跳又开始加速。他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平生最大的勇气,手指微微一动,试探性地,勾住了王雪薇纤细的小指。

王雪薇的指尖微微颤了一下,却没有躲开。

于是,他的手掌慢慢张开,坚定而温柔地,将她的手完全握在了掌心。

这一次,没有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没有需要过马路的借口。只是自然而然地,在夕阳的余晖和潺潺的流水声中,两只手紧紧地牵在了一起。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走着,感受着彼此手心的温度,和那份无需言说的情愫在空气中静静流淌。河面的波光碎金般跳跃,映照着两人依偎的身影,美好得如同画卷。

这一刻,工作的疲惫,人际的复杂,未来的不确定,仿佛都被这掌心传来的温暖和力量驱散了。李志明知道,在这片他努力闯荡的天地里,他不再是孤单一人。

他有了并肩作战的团队,也有了想要温柔守护的人。

这份心照不宣的靠近,如同暗夜中的灯塔,照亮了他前行的路,也让他闯荡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和充满希望。他的跳槽记,正书写着属于奋斗,也属于温暖的精彩篇章。

第二十一章?终



    (http://www.220book.com/book/WXB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职场重生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XB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