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通色的成功微调,不仅赢得了客户的赞誉,更在永丰印刷内部进一步夯实了李志明“技术尖兵”的形象。他现在不仅要应对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还要花费更多精力在跨部门沟通和内部知识传递上。马天妮似乎有意将他往管理方向培养,交给他负责的事务越来越繁杂,有时甚至需要他首接协调江晨屿和华天星之外的其他打样员。
然而,管理,远比他想象中要复杂和微妙。
这天,马天妮将一份设计复杂、包含多种工艺组合的奢侈品香水包装盒打样任务交给了李志明,要求一周内完成初步结构样和色彩效果样。这个盒子涉及烫金、击凸、局部UV、甚至还有一道极其精细的压纹工艺,工作量巨大,显然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
“这个项目你来牵头,”马天妮明确指示,“江晨屿、华天星,还有新来的小林(林荣),都归你调配。任务分解、进度把控、最终质量,你负总责。”
“新来的小林?”李志明心里咯噔一下。林荣是上个月刚招进来的打样学徒,才十九岁,高中毕业,人还算机灵,但经验几乎为零,还在熟悉基础操作的阶段。
“嗯,带带新人,也是你的职责。”马天妮语气不容置疑,“让他跟着做些基础工作,熟悉流程。”
带着压力回到工位,李志明立刻召集了三人开个小会。
“哥几个,又来硬仗了。”李志明将任务要求简要说明,然后开始分工,“晨屿,你经验丰富,手稳,负责最核心的烫金击凸一次成型部分,这个你最拿手。”
“没问题”,江晨屿拍着胸脯,跃跃欲试。
“天星,你心细,负责局部UV和整体色彩的校准把控,确保色彩管理流程走通,效果到位。”
华天星默默点头,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要点。
最后,他看向有些拘谨、眼神里带着好奇和忐忑的林荣:“小林,你刚来,先跟着我,负责前期的材料准备、基础的结构裁切和压纹部分的初步调试。压纹工艺要注意压力和角度的配合,我稍后演示给你看。多看,多学,多问,不明白的随时问我或者问江哥、华哥。”
“好的,李哥。”林荣连忙应声,带着新人的积极。
分工明确,西人立刻投入了战斗。打样部里一时间充满了各种声音——纸张裁切的“唰唰”声,烫金机合模的“砰”声,UV固化灯启动的“嗡”鸣,以及几人之间不时响起的沟通。
起初,一切还算顺利。江晨屿埋头捣鼓他的烫金版和击凸模具,华天星一丝不苟地调试着UV灯功率和油墨。李志明则一边指导林荣进行基础的压纹调试,一边统筹全局,检查各环节的进度和半成品质量。
然而,问题很快出现了。
林荣毕竟新手,在进行一个简单结构部件的裁切时,因为对模具不熟悉,下刀角度略有偏差,导致一批裁切好的卡纸边缘出现了微小的毛刺,不符合李志明强调的“零瑕疵”标准。
“小林,这里不行,”李志明拿起一块有毛刺的部件,语气还算平和,“边缘要光滑,不然会影响后续的裱糊和整体质感。这批得重切,注意角度和力度。”
“对不起,李哥,我马上重做。”林荣脸一红,赶紧道歉,手忙脚乱地重新操作。
这本来只是个小插曲。但过了一会儿,江晨屿那边遇到了麻烦。由于客户设计的烫金图案有一条极细的连续线条,在多次调试后,烫金效果始终不够理想,线条边缘总有轻微的发虚。他有些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嘴里忍不住抱怨:“这什么鬼设计,线条画得这么细,让不让人活了。”
就在这时,林荣可能是因为紧张,在传递一叠裁切好的物料时,不小心碰倒了旁边一瓶开盖的、用于清洁的工业酒精,虽然瓶子没碎,但少量酒精溅了出来,有几滴正好落在了江晨屿刚刚调试好、准备进行最终测试的一张烫金印样上。
虽然立刻擦拭,但那珍贵的印样表面还是留下了几点不易察觉的、类似水渍的痕迹,基本算是废了。
“我靠,”江晨屿看着那张废掉的印样,火气“噌”地就上来了,他冲着林荣吼道:“你搞什么飞机?毛手毛脚的,知不知道这张样我调了多久?时间很紧啊大哥。”
林荣被吼得愣住了,脸瞬间变得惨白,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嗫嚅着:“对……对不起,江哥,我不是故意的……”
“对不起有用吗?对不起能把这样品变回来吗?”江晨屿正在气头上,语气很冲。
华天星在一旁看着,张了张嘴,想劝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志明心里也猛地一沉。样品被毁,进度受阻,团队成员发生冲突……这是他第一次带队遇到如此棘手的局面。他知道江晨屿不是故意针对新人,只是压力使然。他也知道林荣确实是无心之失。
但,他不能任由冲突发酵。
“晨屿”,李志明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严厉,打断了江晨屿接下来的抱怨。
整个打样部瞬间安静下来,连机器的声音仿佛都小了些。江晨屿有些愕然地看向李志明,似乎没料到他会有这么大的反应。林荣更是吓得缩了缩脖子。
李志明走到两人中间,先看了一眼那张被污染的印样,然后目光严肃地看向江晨屿:“样品毁了,进度耽误了,谁都不好受!但冲着他吼,能解决问题吗?”
江晨屿被噎了一下,张了张嘴,没说出话,但脸上依旧带着不服气。
李志明没有停下,语气依旧严厉,但转向了林荣:“小林,工作中专注、细心是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影响整个团队,这次是样品,下次如果是大货生产呢?损失谁来承担?道歉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训,以后绝不能再犯。”
林荣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用力点头:“我知道了,李哥,我以后一定小心。”
训斥完两人,李志明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了一些,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解决问题。晨屿,我知道你压力大,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这张样品的参数你都记录了吧?立刻按照原参数重新制作一张。小林,你负责在旁边协助,学习江哥是怎么操作的,同时保证周围环境整洁,不再出任何纰漏。”
他又看向华天星:“天星,你那边的局部UV进度怎么样?有没有遇到问题?”
华天星连忙回答:“暂时没有,色彩和固化效果都稳定。”
“好,保持住。”李志明环视三人,沉声道,“这个项目是我们团队的任务,不是某一个人的。出了问题,我们一起扛,有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但现在,都给我打起精神,把各自手上的活儿干漂亮,我不想再看到任何内耗和指责。”
这是他第一次在同事面前如此严厉,甚至可以说是发火。但这番带着火气的调度,却像一盆冷水,浇熄了江晨屿的暴躁,也镇住了林荣的慌乱。
江晨屿深吸一口气,压下了火气,闷声道:“知道了。”然后转身,默默开始重新准备烫金材料。
林荣也抹了把眼睛,赶紧上前,认真地帮江晨屿打下手,清理台面,眼神里多了几分谨慎和专注。
华天星也更加投入地检查自己环节的细节。
小小的风波暂时平息,李志明看着重新投入工作的三人,心里并没有轻松多少。他知道,作为团队的临时负责人,他不仅要分配任务,把控技术,更要维系团队的士气和凝聚力,处理突发的人际矛盾。这远比解决一个纯技术问题要耗费心神。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志明有意识地加强了对林荣的指导和检查,也时不时关注江晨屿的情绪,在他取得进展时给予及时的肯定。他努力在团队中营造一种“对事不对人”、共同攻坚的氛围。
最终,在西人的通力协作下,赶在 deadline 前,那个工艺复杂、品质精良的香水包装盒样品终于顺利完成。当客户确认通过的邮件发回来时,打样部里响起了一阵小小的欢呼。
江晨屿拍了拍林荣的肩膀,虽然没说什么,但眼神里己经没有了之前的芥蒂。林荣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李志明看着这一切,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经历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管理考验,第一次发了火,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带领团队完成挑战后的巨大成就感。他明白,火花与摩擦是团队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插曲,而一个合格的带领者,需要做的就是引导这火花成为锻造团队利剑的炉火,而不是引发内耗的灾难。
他的职场之路,在技术的深度之外,又拓展了管理的宽度。这片天地,他闯荡得愈发沉稳和自信了。
第二十章?终
我的职场重生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的职场重生路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XB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