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2章 概率的迷宫

小说: 基因深渊   作者:御用作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基因深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XCZ/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实验室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濒临物理极限的运行超负荷状态。三块巨大的曲面显示屏以最大亮度疯狂燃烧着数据,散热风扇发出如同垂死昆虫般尖锐刺耳的蜂鸣,机箱格栅持续喷吐着灼热到几乎能扭曲空气的废气,整个空间仿佛一个濒临临界点、随时可能自我撕裂的核反应堆核心。幽蓝色的光芒如同来自异次元的辐射,映照着陈序那张失去所有血色、只剩下神经质专注的脸,他的瞳孔深处,仿佛有微型的漩涡在旋转,倒映着三条奔流不息、却如同三头犬般共同指向同一个绝望深渊的数据瀑布。

左侧屏幕上,他自身的基因三维全息模型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高速旋转、放大、局部剖解。那个被特殊算法高亮标记为“卡戎信号”的异常区域,不再是一个稳定的、可量化的能量峰值,而更像是一个拥有了邪恶生命的、在不断变换形态的幽灵。它时而收缩凝聚成一个尖锐的、仿佛能刺穿基因螺旋的能量突刺;时而又如同滴入水中的墨汁,不受控制地扩散成一片弥漫的、散发着不祥波动的暗红色斑块;其活跃度的剧烈起伏,竟然与右侧屏幕上城市实时数据流(交通拥堵指数的骤变、局部气压的陡降、甚至社交媒体上某个关键词的突发热度)的特定波动,呈现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超越因果的同步性,仿佛他的生命编码,正与整个外部世界的混沌系统进行着某种致命的、他无法理解的黑暗共鸣。

中间屏幕则是一片彻底失控的、由无数信息源汇成的狂潮。被他以黑客手段强行接入的城市监控网络数据洪流,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至——交通流量传感器传来的脉冲式起伏曲线,如同城市濒死的心电图;高精度卫星云图上,代表着暴雨与雷暴的紫色与红色云团如同恶性肿瘤般翻滚、聚集、逼近;电网负载监控器上,数个关键节点的数字疯狂跳动着红色预警;甚至还有被他破解的、特定区域加密通讯信号的密度热力图……亿万条参数汇成一片混沌的、咆哮的数据海洋,每一个微不足道的浪花,一个红绿灯的毫秒级延迟,一片高空坠落的广告牌碎片,都可能隐藏着被“概率”放大后的、足以致命的杀机。

右侧屏幕,是他心智与“天命”对抗的最终战场。那个倾注了他所有智慧、试图逆向工程并破解“终止码”的庞大而复杂的非线性概率模型,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计算强度疯狂运行着。无数条纤细的、代表不同可能性未来的概率轨迹线,不再是缓慢流淌的溪流,而是像被同时投入滚烫油锅的、受惊的电子蛇群,在超高维度的参数空间中疯狂地扭动、甩尾、相互碰撞、湮灭又在下一刻诡异地重生,它们挣扎着,试图在无数条通往毁灭的歧路中,强行计算、开辟出一个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极其微小的 “安全点” ,一个可以让他从数学上注定的死亡命运中暂时溜走的、如同针尖般大小的 “漏洞” 。陈序的指尖在冰冷的触控面板与机械键盘间几乎化作一片虚影,带起残像,他不断地输入新的环境变量,调整着模型内部成千上万个节点的连接权重,试图在这片由他自己创造的、己然失控的算法混沌中,抓住那一根或许根本不存在的救命稻草。

突然! 一次高强度的并行模拟运行结束,刺耳的、如同指甲刮擦玻璃的警报声猛地撕裂了实验室沉闷的空气。一个猩红色的弹窗,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猛地覆盖了屏幕上部分依旧在扭动的概率曲线:

【高危预警 - 编号 Alpha】

· 威胁源识别: 建筑外部附着物(定位:本建筑七楼东南角,编号K7-03商用空调外机)

· 风险机理分析: 该设备外部支撑架(材质:Q235B碳钢)长期锈蚀,金属疲劳累积度己达87%。综合当前气象模型推演,预计于 35小时12分后,将出现特定频率的西北向风载,与支架固有振动频率耦合,存在 37.5% 概率诱发结构性共振,导致支撑点失效断裂。

· 投射轨迹模拟: 基于当前高精度风速风向流体力学模型,断裂脱落的空调外机有 19.8% 概率,其坠落抛物线将精确途经并击穿本实验室东南侧(您主要活动区域)的双层强化玻璃窗。

· 应对建议: 立即疏散至建筑内部核心区域,或立即对上述外机支撑结构进行紧急加固。

陈序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大小。他甚至没有时间去感受恐惧,近乎本能的反应让他立刻调取了这栋旧研究所的原始建筑结构CAD图纸和外墙所有设备的历史安装与维护记录电子档案,同时以最高权限接入了市政气象网格的实时风速风向及湍流监测数据流。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基因深渊》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模型推演的轨迹与他能获取到的客观数据进行急速的交叉验证——可能性确实存在!而且不低! 他刚将“规避高空坠物风险”列为最高优先级的防御事项,手指还悬在键盘上方未来得及落下,另一个冰冷的模拟结果又如同接力赛般,毫无怜悯地弹了出来:

【高危预警 - 编号 Beta】

· 威胁源识别: 内生性生理系统崩溃(定位:心血管系统)

· 风险机理分析: 基于您随身生物传感器近72小时连续监测数据,您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己显著降低至危险阈值以下,代表压力水平的皮质醇等激素浓度持续超标437%。此生理状态,叠加实验室密闭环境造成的血氧饱和度轻微下降趋势与持续性的极限精神应激,存在 42.1% 概率于 36小时01分 前后,诱发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事件。

· 投射轨迹模拟: 心源性猝死风险极高。模型显示,一旦触发,有效抢救时间窗口小于4分钟。

· 应对建议: 立即终止所有高负荷脑力工作,进入深度休息与睡眠状态,必要时需立即寻求外部医疗干预。

“心脏?我的……心脏?”陈序下意识地猛地向后一靠,昂贵的工学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这个突如其来的动作,让他本就因过度紧张和咖啡因而紊乱的心跳瞬间如同脱缰的野马般狂飙起来,一阵冰冷的、源于生命本能的恐惧如同高压电流般窜过他的西肢百骸,额角和后背的冷汗瞬间大量涌出,浸湿了贴身衣物,带来黏腻的冰冷。他甚至能异常清晰地感觉到太阳穴处血管在突突地疯狂跳动,仿佛印证着模型的警告。

然而,命运的嘲弄如同精准编排的连环套,并未给他任何喘息之机。第三次模拟结果几乎紧咬着前两次的尾音,冷酷地闪现出来,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无视前两种威胁的绝对漠然:

【高危预警 - 编号 Gamma】

· 威胁源识别: 环境化学污染与特定基因表达交互作用(定位:呼吸系统)

· 风险机理分析: 实验室内因服务器与基因测序仪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内部臭氧(O?)浓度己逼近并部分时段超出职业安全健康暴露阈值上限。环境臭氧分子,与您基因非编码区一段己被标记的、与氧化应激反应通路相关的特殊表达片段结合,可能触发异常的自由基链式反应与细胞级炎症风暴,存在 18.9% 概率于 34小时48分 前后,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及快速进行性呼吸衰竭。

· 投射轨迹模拟: 肺换气功能将出现指数级衰减。

· 应对建议: 立即大幅降低所有非必要设备负载,强力增强室内通风换气效率,或立即佩戴具备臭氧过滤功能的个人正压防护装备。

高空坠物、心脏骤停、呼吸衰竭……一个个具体的、冰冷的、细节丰富的死法,被他的算法如同吐骨般无情地罗列出来,像一份由死神亲手拟定、却故意打乱了顺序并隐藏了真正执行项的处决清单。它们彼此矛盾,相互掣肘——加固窗户意味着必须持续待在这个臭氧浓度超标的危险密闭环境内;离开实验室或许可以避免化学中毒,却又可能立刻暴露在街头无数不可控的“意外”靶心之下;而放松精神、缓解心脏压力,则等同于主动放弃在最后时限前计算出生路的可能,坐以待毙。

这些被数学模型具象化出来的概率幽灵,在迷宫的每一个岔路口对他进行着无情的围猎与嘲弄。它们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冰冷的终点,却用无数条看似真实可能的路径将他团团包围,疯狂地消耗着他有限的注意力、决策能力、体力,乃至最后维系着理性的那根细丝。他无法防御所有,他的时间、精力、甚至是维持清醒思考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而“意外”的可能性,在“终止码”这强大吸引子的驱动下,却几乎是无限的。

陈序彻底瘫在冰冷的椅子上,仿佛全身的骨骼都被抽走,目光空洞地望着屏幕上依旧在疯狂扭动、交织、如同群蛇乱舞般的概率曲线。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试图探索真理的科学家,而像是一个被扔进古罗马角斗场最底层的囚徒,面对的不是一头可知的猛兽,而是整个被某种无形意志精心调整过、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恶意的世界本身。

概率的迷宫,没有地图,没有灯塔,每一个看似出口的拐角后,都可能连接着更深邃的陷阱。

而那唯一的、确定的出口,其铭牌上只刻着两个字——死亡。

(第22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XC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基因深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XC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