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悦离开后的红星大队,仿佛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对于大多数社员来说,日子照旧,春耕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耙地、送粪,田里依旧是一片繁忙景象。
但对陈江河而言,空气里似乎少了点什么。
那个总是低着头、安静做事的身影不见了,那个在集体劳动中会偶尔与他视线交汇、又迅速躲开的目光消失了。
他依旧每天上工、下工,和知青们一起说笑,帮社员们解决些小麻烦,但心里某个角落,总是不自觉地留意着女知青那边的动静,然后才意识到,她不在。
这种细微的空落感,让他更加确信,那个姑娘在他心里的分量,己经不同往日。
不过,他很快就把这点情绪压了下去。
现在不是沉溺于儿女情长的时候。沈清悦不在,他反而有了更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更专注地实施自己的计划。
他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空间加速扩张的优势。
现在的空间,己经比刚激活时大了接近一倍,黑土地肥沃,井水灵气氤氲。
他不再满足于只种些野菜和普通草药。开始尝试种植一些更具经济价值、且相对不那么扎眼的作物。
比如,生姜。
这玩意儿耐储存,用量不大但日常需要,黑市上价格一首不错,而且他可以用“偶然在山上发现野姜”作为借口少量出手。
他还特意划出一小块地,精心培育了几株品相极好的黄芪。这种补气药材年份越久越值钱,他打算作为长期投资。
每天夜深人静时,他进入空间劳作,看着绿油油的作物茁壮成长,心里充满了踏实感。
这就是他安身立命、未来起飞的根基。
白天,他则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人设”经营和知识储备上。
春耕需要大量的农具,队里那台老掉牙的拖拉机又时不时闹点小毛病。陈江河现在己经是队里公认的“机械能手”,谁家的锄头、铁锹坏了,都乐意找他看看。
他也不推辞,总能三两下找出毛病,修得妥妥帖帖。
“江河,你这手艺,跟谁学的?比公社修配站的老师傅还麻利!”老农赵大叔看着被修好的耙子,啧啧称赞。
陈江河一边擦着手上的油污,一边笑笑:“瞎琢磨的,以前喜欢拆拆装装。”
这种不张扬却实实在在的本事,让他在村民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就连之前因为王彩凤事件对他有些芥蒂的村支书王有福,见到他也会勉强点点头。毕竟,一个能干活、能解决问题的知青,哪个生产队都需要。
这天下午,队里分配活计,给麦田追施春肥。
这活又脏又累,需要把发酵好的农家肥用扁担挑到地里,再均匀撒开。
知青和社员混合分组。
巧的是,陈江河和沈清悦所在妇女组的组长孙晓梅,以及另外两个女知青分到了一起。
孙晓梅看着堆成小山的粪肥,愁眉苦脸:“哎呀,这么多,咱们几个得挑到啥时候去?”
陈江河没说什么,拿起扁担和粪筐,率先干了起来。
他力气大,干活有技巧,一担粪肥稳稳当当地挑起来,脚步飞快地运到指定地块,倾倒,耙平,动作一气呵成。
孙晓梅和另外两个女知青主要负责装筐和后续的耙平。
看着陈江河一趟趟往返,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一声不吭,孙晓梅忍不住说:“江河,你歇会儿吧,别累着了。”
陈江河放下空筐,用袖子抹了把汗,笑了笑:“没事,早点干完早点收工。”
他接过孙晓梅装好的另一担粪肥,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她们几人。
孙晓梅性格泼辣,干活还算利索。另一个女知青李娟也还好。唯独那个叫吴小芳的,动作慢吞吞,装个筐都磨磨蹭蹭,显然是想偷懒。
陈江河心里明镜似的,但没点破。
他只是在又一次挑粪路过吴小芳身边时,状似无意地对孙晓梅说:“晓梅,这边地块硬,粪不好耙开,你过来帮把手,让小芳先装筐。”
孙晓梅正被耙地累得胳膊酸,一听这话,立刻答应:“好嘞!”她把耙子塞给不情不愿的吴小芳,跑去帮陈江河耙地。
陈江河和孙晓梅配合默契,效率高了很多。
而装筐的活儿相对轻省,吴小芳虽然不乐意,但也找不到偷懒的借口了。
休息的时候,陈江河拿出自己的军用水壶,里面照例掺了淡淡的空间井水。
他先递给孙晓梅:“喝点水。”
孙晓梅感激地接过去喝了几口,递给李娟,李娟喝完,犹豫了一下,递给了吴小芳。
吴小芳有点不好意思地接过去,也喝了一口。
井水下肚,一股清凉舒爽的感觉蔓延开来,驱散了疲惫。
孙晓梅咂咂嘴:“江河,你这水壶里的水咋这么好喝?感觉喝了都有劲了!”
陈江河笑笑:“可能就是普通的井水,你们累了吧。”
他心里清楚,这点井水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但至少能让她们在繁重的劳动中好受一点。
这也算是,爱屋及乌吧。毕竟,她们是沈清悦一个组的朋友。
下午的劳动在相对和谐的氛围中结束了。
虽然依旧累,但孙晓梅和李娟对陈江河的印象更好了。觉得他不仅有能力,会照顾人,而且处事公平,不斤斤计较。
连带着,她们私下里说起沈清悦,也会感叹一句:“清悦要是知道了,肯定得放心。”
陈江河听着这些隐约的议论,不置可否。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让周围的人都习惯他的好,习惯他对沈清悦那一份“特殊”的照顾,那么将来他们的关系公开时,阻力就会小很多。
晚上,他照例进入空间。
新种下的生姜己经冒出了嫩芽,长势喜人。那几株黄芪也更加茁壮。
他满意地看着这一切,然后拿出那本《代数》,就着空间里柔和的光线,开始复习。
知识,是通往未来的另一把钥匙,他必须牢牢握在手里。
夜深了,整个村庄陷入沉睡。
只有陈江河的空间里,生机勃勃,承载着一个年轻人对未来的全部野望和柔情。
他偶尔会想起那个在车站红着脸说“等我回来”的姑娘,心里便会泛起一丝暖意和期待。
他知道,她回来的时候,他必须变得更强,更有能力,为她撑起一片足够安全、可以自由呼吸的天空。
而这一切,都在这个春天,悄然进行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WXE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