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讲台后的 "政策紧张症"
高飞站在社区活动室的讲台后,手心的汗把《政策宣讲稿》洇出了一圈波浪纹。这是他入职以来第一次独立完成政策宣讲任务,李局长特意交代:"就当是申论考试的现场答辩,把群众当考官就行。" 可当他看见台下坐着的三十多号人 —— 有抱着孙子织毛衣的大妈,有抽着旱烟袋的大爷,还有趴在最后一排写作业的中学生 —— 突然觉得这比考研复试紧张多了,至少面试官不会在他说话时突然递过来块糖:"小伙子嘴干,含块润润。"
这次宣讲的是《关于推进新时代社区文明实践的实施意见》,高飞熬了两个通宵把文件啃成宣讲稿。他借鉴了申论写作的 "凤头豹尾" 结构:开头用 "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破题,中间分 "理论宣讲"" 文化活动 ""志愿服务" 三个板块,结尾升华到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刘敏帮他改稿时,在 "理论宣讲要入脑入心" 旁边画了个歪脑袋的小人:"建议加句人话,比如 ' 听得懂才会信 '。"
离宣讲开始还有十分钟,陈曦抱着个铁皮饼干盒走进来:"高同志,这是张大爷让我交给你的 ' 镇场法宝 '。" 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六颗水果糖、两包润喉片,还有个印着 "优秀党员" 的搪瓷杯,杯底沉着半杯没喝完的菊花茶。"张大爷说,上次税务局来宣讲,讲了半小时就被哄下去了,因为没人听得懂。" 陈曦憋着笑补充,"他还说,要是你也讲得像念咒,就让广场舞队的姐妹给你伴舞活跃气氛。"
高飞正想谦虚两句,就看见一个穿格子衫的老爷子拄着拐杖往第一排走,胸前的老年证晃悠悠打着节拍。陈曦低声介绍:"这就是张大爷,社区的 ' 政策百事通 ',也是出了名的 ' 问题制造机 '。" 话音刚落,张大爷己经把拐杖往地上一顿:"小伙子,你们这政策宣讲有互动环节不?我可攒了一肚子问题。"
高飞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把那句 "按流程是最后提问" 咽了回去,换成:"随时欢迎张大爷指导!" 他低头看了眼宣讲稿上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三大意义",突然觉得这些字像一群调皮的蝌蚪,在纸上歪歪扭扭地游动。
二、叛逆期的 "政策应用题"
下午两点半,宣讲正式开始。高飞清了清嗓子,刚念完标题,张大爷就举手了:"小同志,我先问个题外话 —— 你这头发是不是烫过?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整得像金毛狮王。"
活动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高飞的耳朵瞬间红透。他想起李局长说的 "群众的调侃是拉近距离的机会",赶紧接话:"张大爷好眼光,这是天生的自来卷,属于 ' 自然形成的文明风貌 ',符合咱们 ' 尊重自然 ' 的理念。" 这话把大家逗得更乐了,最后一排的中学生甚至吹了声口哨。
进入正题后,高飞尽量把 "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 说成 "每周三下午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学学习",把 "创新志愿服务模式" 解释成 "谁家里有困难,咱们搭把手"。他看见陈曦在后排竖大拇指,手里的笔记本上画着个吐舌头的笑脸。
讲到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时,高飞特意加重了语气:"文件里说,要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说得好!" 张大爷突然站起来,拐杖往地上敲得咚咚响,"那我问问你,我家孙子今年上初二,天天抱着手机打游戏,作业不写,脾气还大得很 —— 你这政策能治他的叛逆期不?"
这个问题像颗突然飞来的乒乓球,正好砸在高飞的 "政策准备区" 之外。他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文件条款,从《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到《家庭教育促进法》,最后慌乱中抓住了最熟悉的那部 —— 上周刚因为 "水生生物养殖" 事件恶补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张大爷,这个问题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里有相关规定!" 高飞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点破音,"第三条规定:'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第十六条提到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还有第二十九条 ——" 他越说越顺,像台被按了播放键的复读机,把能想到的条款全背了出来,最后在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处戛然而止,因为他实在想不起来下一条是什么了。
活动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的蝉鸣。张大爷眨巴着眼睛,半天冒出一句:"小伙子记性真好,就是... 这些跟我孙子打游戏有啥关系?"
后排的中学生突然喊:"张爷爷,他这是答非所问!我们老师说这叫 ' 转移话题 '。"
高飞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看着宣讲稿上 "理论联系实际" 西个加粗字,突然明白刘敏为什么要画歪脑袋小人了 —— 脱离实际的理论,就像没放调料的菜,再营养也没人爱吃。
三、菜市场里的 "叛逆期调研"
宣讲结束后,高飞被张大爷堵在了活动室门口。老爷子从布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上面记着孙子的 "罪状":"上周把课本撕了叠纸飞机,说老师讲课像念经;昨天跟他爸顶嘴,说 ' 你们老了,不懂我们 00 后的世界 ';最可气的是,半夜还在被窝里刷短视频,我说他两句,他就把房门反锁了。"
陈曦端着两杯绿豆沙过来,看似看小说,实则学申论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看似看小说,实则学申论最新章节随便看!递给高飞一杯:"张大爷的孙子小伟,我认识。是挺叛逆的,上次社区组织青少年公益活动,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 ' 做公益都是装样子 '。"
高飞吸着绿豆沙,突然有了个想法:"张大爷,要不我去跟小伟聊聊?说不定... 说不定能从《未成年人保护法》里找到突破口。" 他这话半是认真半是调侃,没想到张大爷眼睛一亮:"好啊!你去教育教育他,就说法律规定不能跟爷爷顶嘴!"
去张大爷家的路上,高飞路过菜市场,看见刘叔正在给金鱼换水。他想起上次的 "水生生物养殖" 事件,忍不住停下脚步:"刘叔,问您个事,您家孩子叛逆期时,您怎么管的?"
刘叔把鱼捞进临时水盆:"我儿子当年跟我对着干,我说东他往西,我说南他往北。后来我不管了,让他自己去闯,摔了两回跤就知道回头了。" 他指着鱼缸里的水草,"你看这草,你越想把它捋首,它越往歪了长。有时候政策就像这鱼缸,得给点自由生长的空间。"
这番话让高飞想起《家庭教育促进法》里的 "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他掏出手机查法条,正好看见陈曦发来的消息:"小伟喜欢打《王者荣耀》,你可以从这个切入。" 后面还附了个 "加油" 的表情包。
张大爷家的防盗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激烈的游戏音效。小伟正趴在沙发上打游戏,耳机线像两条小蛇缠在脖子上。看见高飞进来,他头也没抬:"我爷又搬救兵了?告诉你,谁来都不好使。"
高飞没提法律,也没讲政策,只是指着屏幕说:"你这打野思路不对,应该先打红 BUFF 再支援。"
小伟猛地抬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你也玩?"
"以前玩,现在没时间了。" 高飞在他旁边坐下,"不过我知道,这游戏里也有 ' 规矩 ',比如不能挂机,不能骂队友,不然会被举报。"
"那不一样," 小伟撇嘴,"游戏是游戏,现实是现实。我爸妈就知道让我学习,根本不懂我想要啥。"
"《未成年人保护法》里说,父母要 ' 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 高飞终于找到机会切入正题,"但也说你要 ' 尊重父母的监护权 '。就像你玩游戏,既得听队友指挥,也得有自己的判断,对吧?"
小伟愣住了,手里的游戏手柄慢慢放了下来。张大爷在厨房探出头,冲高飞比了个 "加油" 的手势,结果把手里的锅铲掉在了地上。
西、从法条到人心的 "翻译术"
那天下午,高飞和小伟聊了两个小时,从游戏聊到学习,从同学关系聊到家庭矛盾。他没再提任何法条,只是偶尔用 "游戏术语" 解释政策:"就像你们战队需要配合,家庭也需要互相理解";"举报不良行为是维护游戏环境,指出你的问题是维护家庭和谐"。临走时,小伟主动说:"明天我把撕的课本粘好,不过... 你得教我玩打野。"
张大爷非要留高飞吃饭,炖了只老母鸡,汤里飘着七八片姜。"小高啊," 老爷子给高飞盛汤时说,"其实我也不是真指望政策能治叛逆期,就是觉得你们这些读书人懂的多,想找个办法跟孙子沟通。" 他叹了口气,"现在的孩子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硬管不行,得像你们写政策那样,讲究方式方法。"
高飞突然明白,群众对政策的期待,往往不是条文本身,而是政策背后的 "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像张大爷问 "政策能治叛逆期不",其实是在问 "怎么才能跟孙子好好沟通";就像刘叔说 "政策得像鱼缸",其实是希望管理能有更多弹性。
回单位的路上,陈曦发来小伟的朋友圈截图:"今天认识个会玩游戏的公务员,居然没跟我讲大道理。" 下面配了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封面图,打了个可爱的表情包。
高飞坐在办公桌前,重新修改那份宣讲稿。他把 "要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改成 "多听孩子说什么,少打断他们做什么";把 "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换成 "像组队打游戏那样,互相配合才能赢"。在结尾处,他加了段话:"政策不是冷冰冰的条文,是帮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就像《未成年人保护法》,既保护孩子的权利,也教我们怎么当家长、当长辈 —— 说到底,就是教我们怎么好好相处。"
李局长审阅新稿时,用红笔在这段话下面画了波浪线:"这才是政策宣讲的真谛 —— 不是灌输,是对话。" 他抬头看了眼高飞,"听说你用游戏术语给孩子讲法律?有点意思。下次给新公务员培训,就讲讲这个 ' 政策翻译术 '。"
第二天,高飞收到一个快递,是张大爷寄来的。打开一看,是本《未成年人保护法》,扉页上用毛笔写着:"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小高同志,谢谢你把死条文讲活了。" 里面还夹着张小伟的照片,小伙子站在社区志愿服务站门口,穿着红马甲,手里拿着本《志愿服务手册》。
陈曦的消息紧跟着进来:"张大爷说,这叫 ' 政策的蝴蝶效应 '。对了,周末社区有青少年普法活动,小伟报名当志愿者了,你要不要来当指导老师?"
高飞看着窗外的阳光,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让他头疼的法条,此刻都变成了有温度的文字。就像张大爷汤里的姜,看似辛辣,实则暖心。他给陈曦回了个 "好",然后翻开笔记本,在 "申论写作要点" 下面加了一条:"最好的论述不是引用法条,是让群众觉得,这法条说的就是他们的心里话。"
(http://www.220book.com/book/WY4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