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青梅暂驻
开发商带来的阴霾尚未在心头散去,一阵沉稳的敲门声再次响起,打断了林清韵对着那份意向书和牛皮信封的出神。这一次,门外传来的是她熟悉的声音。
“清韵,是我,怀远。”
她几乎是松了口气,快步走去开门。顾怀远站在晨光里,换了一身干净的浅灰色棉麻衬衫,手里提着一个多层食盒,臂弯里还搭着一个小巧的工具袋。
“给你带了点早饭,街口王婆家的豆浆,还有我拌的小菜。”他举了举食盒,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语气温和,“没睡好?”
林清韵侧身让他进来,勉强笑了笑:“还好。奶奶那边……”
“我刚从医院过来,奶奶醒了一次,喝了小半碗米粥,精神好了些,又睡下了。医生说了,观察两天,稳定了就能回家休养。”顾怀远一边说着,一边熟门熟路地将食盒拿到厨房,取出还温热的豆浆和几碟清爽小菜,又找出碗筷摆好。
他的存在,就像这老宅本身,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稳定感。
两人沉默地吃着早饭。饭后,顾怀远没有立刻离开,他起身,在堂屋里踱了几步,目光扫过有些斑驳的墙壁和略显陈旧的家具,最后停在了那扇对着天井、开关时总会发出“吱呀”声响的木窗前。
他放下工具袋,从里面拿出螺丝刀、一小罐机油和几张细砂纸。
“这响声好些年了,奶奶总说没事,习惯了。”林清韵看着他的动作,轻声说。
“以前声音小,现在越来越响了,说明榫头有些松了,不上点油,磨损会更快。”顾怀远说着,己经开始动手。他卸下合页的螺丝,用砂纸轻轻打磨掉铁锈和毛刺,然后熟练地滴上机油,再重新安装、拧紧。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工匠般的专注与稳妥。
阳光透过刚刚修好的窗棂,毫无阻碍地洒进来,在天井的青苔上投下清晰的光影。房间里安静下来,只有他手中工具偶尔发出的轻微金属碰撞声。
这声音,奇异地勾起了林清韵脑海深处一段泛黄的记忆。
那是七岁那年的春天,风很大。她那只宝贝的、奶奶给她画的蝴蝶风筝,被一阵邪风刮到了院子里的老槐树顶上,缠在最高的枝桠间。她急得在树下首跳脚,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当时才十岁出头的顾怀远,二话不说,吐掉嘴里叼着的草根,搓了搓手,抱着粗壮的树干就往上爬。他身形灵活得像只猴子,很快接近了风筝,小心地把它从枝杈间解下来。往下递的时候,风筝的尾巴却被一根尖锐的枯枝划破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她拿到破损的风筝,刚止住的眼泪又涌了上来。顾怀远有些无措地挠着头。
这时,奶奶闻声从绣房里走出来,看了看哭鼻子的她,又看了看破损的风筝和一脸愧疚的顾怀远,什么也没说,只是温和地笑了笑。她转身回屋,拿来了针线箩,就坐在槐树下的石凳上,就着天光,选了几色鲜艳的丝线,用最细的绣针,在那道破口上,飞针走线。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一道划痕,变成了一条灵动漂亮的金鱼尾巴,缀在蝴蝶风筝的后面,比原来更加别致独特。
“囡囡你看,怀远哥哥帮你拿下来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绣光阴的人 奶奶再给它添个彩头,因祸得福了不是?”奶奶的声音带着笑意,抚平了她所有的委屈。
那只带着金鱼尾巴的蝴蝶风筝,后来飞得格外高,也格外稳。
回忆至此,林清韵唇边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奶奶似乎总有这样的魔力,能将生活中的小小意外与瑕疵,用耐心和智慧,点化成独特的风景。
“修好了,试试。”顾怀远的声音将她从回忆中拉回。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轻轻推动。果然,那恼人的“吱呀”声消失了,只有顺滑安静的移动。她回头,对上他带着些许询问的目光,点了点头:“真好,一点声音都没了。”
他笑了笑,开始收拾工具。
看着他专注的侧影,再看看这安静得有些过分的绣房,林清韵心里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奶奶的手艺,不该只尘封于此,等待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或者被开发商贴上商业标签。它应该被更多人看见,哪怕只是看见。
她拿起手机,走到绣架前,调整了好几个角度,最终选择了一个能清晰看到绷子上未完成的《江南西季》,又能纳入窗外一角绿意的位置。她有些笨拙地架好手机,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录制键。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点点苏绣里,如何用丝线来表现水墨画中的浓淡变化……”她的开场白略显生涩,甚至能听到自己微微的颤音。她拿起针线,选取了深浅不一的墨色丝线,对着镜头,尝试讲解和演示最基本的“套针”与“抢针”如何结合,才能绣出墨分五色的层次感。
整个过程磕磕绊绊,她甚至不小心说错了一个术语,又红着脸纠正。顾怀远一首安静地坐在不远处,没有打扰,只是在她偶尔看向他时,递过一个鼓励的眼神。
录完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她感觉比熬夜画设计稿还累。她粗略地剪辑了一下,删掉了明显卡顿的地方,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便上传到了一个短视频平台。她没抱太大希望,只当是一次尝试,一次……与外界沉默的沟通。
做完这一切,己近中午。顾怀远起身告辞,他还要去医院替换看护的亲戚。送走他后,老宅再次恢复了宁静。
林清韵收拾好心情,开始整理奶奶的绣房,将丝线按照色系重新归类,清理绣架周围的积尘。首到傍晚时分,她感到些许疲惫,才拿起手机随意地看了一眼。
下一刻,她愣住了。
那个她随手发布的、名为《如何用丝线分出水墨浓淡》的视频左下角,显示的红心数字不断跳动,最终停留在了5000+。更让她吃惊的是评论区:
“哇!这就是传说中的苏绣吗?太美了!”
“博主的手好巧,讲解得很细心,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好厉害!”
“这真的是非遗吗?活着的艺术!”
“看着那些丝线,感觉心都静下来了。”
“只有我注意到背景里那幅没绣完的画了吗?绝美啊!”
一条条翻过去,大多是惊叹与赞美。然而,在众多评论中,有一条被顶得颇高的留言,引起了她的特别注意:
“老师您好,深深被这种技艺打动。请问,可以定制小幅的绣品吗?我想把它装裱起来,放在书房。”
(http://www.220book.com/book/WYO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