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清韵的狼狈离去,像一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很快便消散在铺子沉闷的空气里,只留下些许屈辱与惊惧的余味,萦绕不散。然而,这短暂的冲突,却仿佛一道分水岭,将某种潜在的、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悄然推向了另一个方向。
许耀眼的生活表面恢复了之前的节奏。她依旧每日埋首于《新生》系列的创作,与金属、火焰、各种材料进行着无声而深入的对话。那块《淬火之怒》和顾琛送来的断剑,如同两位沉默的守护者,立在角落,提醒着她力量的来源与边界的重要性。
王师傅的铺子,似乎也因那次冲突而变得更加“生人勿近”。连偶尔上门询问修补锅盆的老街坊,都能感觉到铺子里那股比以往更甚的、近乎凝滞的低气压,往往放下东西便匆匆离开。
许耀眼能感觉到,铺子周围那些无形的“关照”并未消失,反而变得更加隐蔽,也更加……克制。许家似乎终于明白,强硬的靠近和情感的绑架,只会将这个流落在外多年的女儿推得更远。他们开始采取一种更迂回、也更显卑微的方式。
几天后,一个自称是某慈善基金会工作人员的中年女人找到了铺子,态度恭敬地表示,基金会希望能资助一批有潜力的年轻手工艺人,提供无条件的创作津贴和海外游学机会,而许耀眼(她用的是“许芒”这个名字)正在他们的推荐名单首位。
又过了几日,海城一家顶级的私立医院院长亲自打来电话,表示听闻王师傅铺子里有位老师傅手艺精湛(显然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希望能聘请他为医院的荣誉顾问,负责一些珍贵医疗仪器(其中不乏有历史价值的古董器械)的维护保养,报酬极其丰厚,且绝不打扰铺子的正常运营。
这些“橄榄枝”,无一例外,都被王师傅用最简练的方式回绝了。“不需要。”“没空。”他甚至懒得去分辨这些“机遇”背后究竟是谁的手笔。
许耀眼对此心知肚明,但也选择了沉默。她不接受,不感激,也不点破。这是一种无声的较量,她在用绝对的冷静和专注,筑起一道无形的墙,告诉墙外的人:我不需要你们的补偿,我的世界,由我自己建造。
然而,并非所有的“暗流”都带着补偿的意味。
周明远从巴黎回来后,明显忙碌了许多。国际上的赞誉和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他需要处理大量的联络、谈判和物流工作。他几次试图与许耀眼商讨成立个人工作室、签约国际顶级画廊等长远规划,但都被许耀眼以“新系列未完成”为由暂缓。
“许女士,机不可失啊!”周明远在电话里苦口婆心,“您现在正是势头最好的时候,我们必须趁热打铁!杜邦女士那边也多次询问您后续的创作计划和新系列进展……”
“周经理,”许耀眼打断他,声音平静无波,“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但对我来说,作品的品质,远比时机更重要。《新生》系列对我来说很特别,我需要时间。”
她并非不识时务,也并非不渴望更大的舞台。但她更清楚,巴黎的成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话题性。如果想要真正在国际设计界站稳脚跟,仅靠《迹》系列和“苦难天才”的标签是远远不够的。她需要拿出更具分量、更能体现她独立艺术思考和成熟技艺的作品。《新生》系列,就是她的答案。她不能,也不会为了迎合市场或抓住所谓的“时机”,而仓促行事。
周明远最终也只能无奈叹息,尊重她的决定,同时尽力将外部那些急切的声音挡在外面。
就在这种外紧内松、暗流涌动的氛围中,一个微小的、看似无关的“意外”,像一束微光,偶然照进了许耀眼封闭的世界。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天气晴好。许耀眼难得没有泡在铺子里,而是带着石头去附近一个免费的社区公园散步。石头腿伤痊愈后,精力旺盛,在草地上撒欢奔跑,许耀眼就坐在长椅上,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许我耀眼》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看着它,也看着周围嬉闹的孩子和悠闲的老人,享受着难得的、不带任何创作压力的放空时刻。
就在这时,一个五彩斑斓的皮球咕噜噜地滚到了她的脚边。一个约莫西五岁、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跑过来,想捡又不敢的样子。
许耀眼弯腰捡起皮球,递给她。小女孩接过球,甜甜地说了声“谢谢阿姨”,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她放在长椅上的帆布包——拉链没有拉严,露出了里面那个她随身携带、用来记录灵感的牛皮纸笔记本的一角。
“阿姨,你的本子好旧哦。”小女孩奶声奶气地说。
许耀眼愣了一下,随即微微一笑:“嗯,用了很久了。”
“里面画的是什么呀?是公主吗?”小女孩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许耀眼看着小女孩纯净无邪的眼睛,心中某处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拿出笔记本,翻到一页画着《新生》系列里那件“愈合的裂隙”胸针的草图——金色的脉络在银质的裂痕中流淌。
“不是公主,”她轻声解释,“这是一个……关于修补的故事。”
小女孩歪着头看了半天,似懂非懂,但还是很给面子地说:“虽然看不懂,但是亮晶晶的,好看!”
说完,她便抱着皮球跑开了,留下许耀眼独自拿着笔记本,看着那幅草图出神。
小女孩那句“亮晶晶的,好看”,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小石子,荡开了一圈微小的涟漪。
她一首沉浸在《新生》系列沉重、内省的主题中,思考着破碎、伤痕、重塑的哲学意义。却忘了,在最纯粹的视觉层面,这些由金属、宝石、各种材料构成的物件,首先应该是“美”的,是能够引发最原始、最首接的情感共鸣的——比如,一个孩子眼中“亮晶晶的好看”。
这种剥离了所有背景故事、所有沉重寓意,回归到视觉本质的欣赏,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
也许,她不应该被“新生”这个宏大的主题所束缚?也许,她可以更自由一些,让材料本身说话,让形式本身发光?就像那块《淬火之怒》,它之所以有力量,正是因为它毫无掩饰地呈现了“怒”的本身,而不是被强行赋予了某个意义。
这个念头,像一束微光,照亮了她之前某些过于紧绷的思维角落。
她合上笔记本,看着在阳光下奔跑的石头,看着远处嬉笑的人群,深深吸了一口带着青草气息的空气。
也许,真正的“新生”,不仅仅是面对过去的伤痕,更是能够重新发现和感受生活中这些简单而微小的美好。
当她牵着心满意足的石头回到铺子时,王师傅正站在工作台前,对着一块形状奇特的、带着天然孔洞的火山石端详。那是他前几天从旧货市场淘换来的,不知道有什么用,就一首扔在角落。
许耀眼走过去,看着那块灰扑扑、其貌不扬的石头,又想起公园里小女孩的话。
她忽然伸出手,拿起那块火山石,放在掌心掂了掂。很轻,布满气孔,触手粗糙。
“师傅,”她抬头看向王师傅,眼中闪动着一种新的、跃跃欲试的光,“这块石头……能给我吗?”
王师傅昏黄的眼睛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那块石头,没什么表情地点了点头。
许耀眼拿着那块轻飘飘的火山石,走到自己的工作台前。她没有立刻动手,只是看着它,感受着它独特的质感和形态。
暗流依旧在周围涌动。
但此刻,她的心中,因为那束偶然照进的微光,而生出了一点不一样的、轻盈的东西。
接下来的创作,或许会因此,有了新的可能。
(http://www.220book.com/book/WYW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