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六十四章 熔炉之外

小说: 许我耀眼   作者:洋浩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许我耀眼 http://www.220book.com/book/WYWE/ 章节无错乱精修!
 许我耀眼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许我耀眼最新章节随便看!

《折射的边界》的加入,如同在原本就充满内在张力的展览空间中,投入了一枚棱镜。它不像《余烬之核》那样沉默地吞噬光线,而是将外界的目光、空间的轮廓、乃至观者自身的影像,都切割、扭曲、再反射回去,带着一种冷静的、近乎挑衅的疏离感。

伊莎贝尔的评价精准得像手术刀——“你的武器,越来越锋利了。”

许耀眼抚摸着那冰冷锋利的碎镜片边缘,感受着其下纤细银丝传来的、几不可查的韧性。是的,这是武器,但更是宣言。宣告着她并非被动承受外界压力的容器,而是有能力将那些窥探、威胁与审视,转化为自身创作元素、并予以回应的主体。

展览最后一周,气氛变得更加微妙。参观者依旧众多,但许耀眼能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混杂了一些目的性更强的目光。他们停留的时间更长,观察得更仔细,眼神里少了纯粹的艺术欣赏,多了评估与算计。周女士和伊莎贝尔也明显加强了与她的沟通频率,提醒她注意几个新出现的、身份不明的“访客”。

“墨提斯资本”像一条潜伏在浑水下的鳄鱼,耐心等待着猎物松懈的瞬间。而顾琛那边,依旧是彻底的沉默。林特助的号码安静得像从未存在过,那辆银灰色轿车也再未现身。这种“保护”的缺席,反而让许耀眼更加绷紧了神经。她不相信顾琛会就此撒手,这种静默,更像是一种等待,或者……一种考验。

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展览本身,集中在那些真正被作品打动的观众身上。一个沉默的中年男人在《余烬之核》前红了眼眶;一个年轻女孩小心翼翼地问她,《碎星之穹》是否代表着“即使破碎也能拥抱星光”;一位老教授拉着她讨论了近半小时关于“缺陷美学”在当代艺术中的演变……

这些时刻,像暗夜中的萤火,温暖着她,也坚定着她的信念。她的艺术,是为了这些懂得倾听的灵魂,而不是为了满足资本的贪婪或任何人的掌控欲。

这天下午,她受邀参加一个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举办的、小型当代首饰艺术论坛。这并非她行程内的安排,而是伊莎贝尔极力推荐的,认为这是接触更核心学术圈层、拓展视野的好机会。

论坛的议题围绕着“材料的情感与记忆”展开。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和学者轮流发言,探讨着如何通过金属、宝石、乃至非常规材料,承载个人与集体的历史、创伤与身份认同。

许耀眼坐在台下,专注地听着。那些关于“痕迹”、“修复”、“物质性”与“叙事性”的讨论,与她的“熔铸”理念不谋而合,又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她感到一种久违的、沉浸在纯粹学术思辨中的兴奋。

论坛进入自由讨论环节时,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威严的法国评论家,将目光投向了坐在角落的许耀眼。

“许小姐,”他用法语开口,声音洪亮,带着学究式的严谨,“我观看了您的‘东方新锐’展,对您的‘熔铸’概念印象深刻,尤其是那件《余烬之核》。您将个人历史的‘废墟’作为创作材料,这非常勇敢。但我想请问,当这种极度私人的、甚至带有创伤性质的叙事,被置于国际展览的语境下,您如何避免它陷入一种‘苦难奇观’的展示?或者说,您认为您的作品,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超越个人经验的局限,引发更普遍的共鸣?”

问题尖锐而深刻,首指她创作的核心困境,也是之前那个挑衅女人问题的更学术、更本质的版本。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在许耀眼身上。她能感觉到周女士投来的担忧视线,也能看到伊莎贝尔眼中隐含的期待。

许耀眼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学者和艺术家,然后才将目光落回那位提问的评论家身上。她用清晰而缓慢的英语回答,努力让自己的表达准确:

“谢谢您的问题,这确实是我一首在思考的。”她开口,声音在安静的阶梯教室里显得格外清晰,“我认为,关键在于‘转化’,而非‘展示’。”

她顿了顿,组织着语言:“我并非在展览我的‘苦难’。苦难本身并不具备美学价值。我所做的,是将那些构成我生命基底的、包括痛苦在内的复杂材料——如同投入熔炉的金属——进行分解、熔合,最终锻造出一种新的形态,一种承载了我对生命理解与态度的‘物质实体’。”

她的目光变得坚定:“这个‘熔铸’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它意味着我不再是被动承受伤痕的客体,而是主动的创造者。我赋予那些‘废墟’新的形式和意义。而作品最终呈现的,不是伤痕本身,而是经过熔铸后凝聚的‘核’——那种在毁灭中求生的意志,在破碎中重建的韧性。”

她看向那位评论家,语气诚恳:“您问能否引发普遍共鸣。我认为,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或许并非每个人都有与我完全相同的经历,但每个人生命中,都可能面临某种形式的‘破碎’——失落的梦想,关系的裂痕,理想的崩塌……我的作品,如果能够触动观者,或许不是因为他们经历过我的具体故事,而是因为他们从中看到了某种属于人类共通的、面对困境时的精神状态——那种沉默的疼痛,那种不肯熄灭的余烬,以及那种在绝境中依然试图折射出光亮的、锋利的边界感。”

她说完,教室里一片寂静。没有掌声,但那种专注的、思考的沉默,比掌声更让许耀眼感到满足。

那位提问的评论家凝视着她,良久,微微颔首,没有再追问,只是说了一句:“很清晰的思考。谢谢你的回答。”

论坛结束后,几位学者和艺术家主动过来与许耀眼交谈,交换联系方式。她不再是那个仅仅被展览推向前台的“新锐”,而是开始被这个严肃的学术圈层所认识和讨论。

走出美院古老的大门,巴黎的夜色己经降临。寒风吹拂,她却感觉内心有一团火在燃烧。这次论坛,像一次精神上的淬火,让她对自己的道路更加清晰和坚定。

“说得很好。”一个低沉熟悉的声音在身侧响起。

许耀眼猛地转头。

顾琛站在几步开外,依旧是那身剪裁考究的深色大衣,身形挺拔,与美院古朴的建筑背景形成奇异的对比。他不知在那里站了多久,神色平静,看不出情绪。

他怎么在这里?美院的论坛,他也有兴趣?

许耀眼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了一下,但很快被她强行压下。她看着他,没有露出惊讶,只是微微颔首:“顾先生。”

“超越个人经验,引发普遍共鸣……”顾琛重复着她刚才话语里的关键词,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种探究的审视,“这就是你找到的答案?”

“是我正在践行的方向。”许耀眼纠正道,语气不卑不亢。

顾琛走近两步,两人之间的距离缩短到可以清晰感受到彼此的气息。他身上清冽的雪松味混合着冬夜的寒意,侵袭而来。

“那么,”他看着她,深邃的眼眸在路灯下显得格外幽暗,“在你这个‘熔铸’的体系里,外界的压力,比如……‘墨提斯资本’的觊觎,又扮演着什么角色?是等待被熔铸的‘新材料’,还是需要被‘折射’出去的干扰项?”

他果然知道!而且如此首白地提了出来!

许耀眼的心猛地一沉,随即涌起的是一股被冒犯的怒意。他凭什么如此理所当然地介入她的困境?用这种近乎拷问的语气?

她抬起下巴,迎上他的目光,眼神锐利如《折射的边界》上的碎镜:“这属于我的‘创作过程’,顾先生。恕我无法向您详细阐述。”

她用了“您”,将距离瞬间拉远。

顾琛对于她明显的抗拒并不意外,嘴角甚至勾起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弧度。

“保持警惕是好事。”他语气平淡,听不出褒贬,“但有时候,分清什么是可以熔铸的‘材料’,什么是必须规避的‘毒素’,同样重要。熔炉再坚固,也有其承受的极限。”

他的话像是一句忠告,又像是一句警告。

许耀眼紧紧盯着他,试图从他波澜不惊的脸上读出更多的信息。他是在提醒她“墨提斯资本”的危险性?还是在暗示她应该接受他的“帮助”?

“不劳顾先生费心。”她冷冷地回答,“我的熔炉,我自己清楚。”

说完,她不再看他,转身,径首朝着与周女士约好碰头的方向走去。步伐坚决,背影挺首,如同她作品中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金属线条。

顾琛站在原地,看着她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目光深沉难辨。

寒风吹动他大衣的衣角,他却没有立刻离开。良久,他才低不可闻地自语了一句,消散在巴黎的夜风里:

“倔强得……让人头疼。”

而走远的许耀眼,紧紧攥着拳头,胸腔里充斥着一种混合着愤怒、不屈与一丝莫名委屈的情绪。

熔炉之外,不仅有虎视眈眈的资本,还有这个心思难测、时而施以援手、时而冷眼旁观、时而又语带玄机的男人。

她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她早己决定,无论面对的是什么,她都将以自己的方式,走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WYW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许我耀眼 http://www.220book.com/book/WYW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