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一,贾母亲往清虚观打醮,宝玉与众姊妹随行。观中张道士虽是出家人,却最善逢迎,见了宝玉便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俊朗了,前日在个公侯府上,见着位小姐,才貌双全,倒与哥儿般配。"
贾母素知这张道士常为人做媒,只当闲话:"小孩子家,不急。"
那张道士却从袖中取出个荷包:"那位小姐特意让带的表礼。"又压低声音,"是位极贵重的千金..."
话音未落,宝玉忽然起身:"道长美意心领。只是我心中己有牵挂,非林妹妹不娶。"
一语既出,满座皆惊。王夫人手中茶盏"哐当"落地,薛姨妈脸色煞白,连宝钗都垂首捻着衣带。
贾母急斥:"胡说什么!"
张道士讪笑:"哥儿说笑了,林姑娘虽好..."
"并非说笑。"宝玉朗声道,"我与林妹妹自幼相伴,心意相通。此生若得与她相守,情愿不要这富贵荣华。"
凤姐忙打圆场:"宝兄弟定是中了暑气!快扶去歇息!"
宝玉却走到黛玉席前,深深一揖:"妹妹可愿信我?"
黛玉早己泪如雨下,闻言更是浑身颤抖。紫鹃忙扶住她,低声道:"姑娘且忍一忍。"
贾母见场面尴尬,只得起身:"今日法事己毕,回府吧!"
回程车上,王夫人厉声质问:"你今日发的什么疯?"
宝玉垂首:"儿子只是表明心迹。"
"好个心迹!"王夫人气极,"你可知那张道士说的是哪家千金?是忠顺王府的郡主!"
宝玉抬头:"便是公主又如何?儿子心中只有林妹妹。"
"你!"王夫人扬手欲打,被薛姨妈拦住。
车至荣国府,宝玉径往怡红院去。袭人早得消息,急得在院中团团转:"二爷今日太莽撞了!"
"我若再不表明,只怕他们要乱点鸳鸯谱。"宝玉神色平静,"去请林姑娘来。"
却说黛玉回至潇湘馆,伏在枕上痛哭。紫鹃劝道:"宝二爷今日虽莽撞,却是一片真心。"
"你懂什么!"黛玉拭泪,"他这般当众表白,置我于何地?姨母定要怨我勾引了他..."
正说着,宝玉己至院外。紫鹃欲拦,宝玉道:"我今日必要见妹妹一面。"
黛玉隔窗听见,心乱如麻。忽见宝玉在窗外道:"妹妹若不见我,我便在此站到天明。"
月华初上,黛玉终是推窗:"你还来做什么?"
但见宝玉立在梨花树下,肩头落满花瓣:"我来向妹妹赔罪。"
"赔什么罪?"黛玉冷笑,"你今日好威风,连忠顺王府都敢得罪。"
"我得罪天下人,也不愿负妹妹。"宝玉取出个锦匣,"这是北静王赠的南海珍珠,我把它磨成了粉。妹妹平日服药,可添些在里头,最是安神。"
黛玉心中一颤,仍强自冷面:"谁稀罕你的珍珠。"
"妹妹不稀罕珍珠,可稀罕这个?"宝玉展开一卷诗稿,正是那日葬花时二人的唱和,"这些诗稿,我每日都要看一遍。妹妹的字迹,比什么珍珠都珍贵。"
黛玉望着诗稿上斑斑泪痕,知是宝玉常翻看所致,不由软了心肠。忽见宝玉从袖中取出一把短剑:"若妹妹不信,我今日便削发明志..."
"不可!"黛玉急得探出身子,"你...你进来罢了。"
宝玉进得屋来,但见黛玉双眼红肿,心中大痛:"今日让妹妹受委屈了。"
"你既知我委屈,为何还要当众..."黛玉语带哽咽。
"因为我再不能忍了。"宝玉正色道,"这些日子,他们明里暗里要撮合金玉良缘。我若再不表明,只怕真要弄假成真。"
紫鹃悄悄退至外间,留二人说话。
黛玉低声道:"你可知道,经此一事,我在府中更难自处了。"
"我知道。"宝玉握住她的手,"所以我要更强大,强大到能保护妹妹。"
"如何保护?"黛玉抬眼,"你今日得罪了忠顺王府,又违逆姨母..."
"忠顺王府那边,北静王自会转圜。母亲那里..."宝玉微微一笑,"我自有办法。"
原来他早备下后手。昨日便将历年诗稿整理成集,其中多有颂扬贾政清正、王夫人慈爱的诗句,又特地收录了宝钗的《凝晖钟瑞》,以示敬重。
"明日我便将这诗集呈给父亲,请他作序。"宝玉道,"父亲见我才学,必会消气。至于母亲...我己求了老太太,让她老人家出面。"
黛玉叹服:"你竟谋划得这般周全。"
"为了妹妹,不敢不周全。"宝玉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环,"这是我命人用那块通灵宝玉的边角料雕的,妹妹收着。"
那玉环温润通透,内刻"莫失莫忘"西字。黛玉接过,只觉触手生温。
"还有这个。"宝玉又取出一卷地契,"这是我在西山置的别院,地契写的是妹妹的名字。若有一日...这便是我们的退路。"
黛玉震惊:"你何时..."
"自妹妹那日葬花,我便开始准备了。"宝玉目光灼灼,"我说过,要护妹妹一世周全。"
窗外忽然下起细雨,二人临窗听雨。黛玉轻声道:"我常想,若我们生在寻常人家..."
"便是生在帝王家,我也只要妹妹。"宝玉为她披上外衣,"妹妹可记得,我说过要打破这牢笼?"
雨声渐密,紫鹃在外间绣着香囊,唇角带笑。她知今夜之后,宝黛二人的心意再无疑虑。
次日,宝玉果然将诗集呈与贾政。贾政见诗中多有进取之意,果然转怒为喜。王夫人虽仍不悦,但见贾母态度坚决,也只得暂不提起。
唯有赵姨娘在府中散布:"林姑娘好手段,把个宝二爷迷得神魂颠倒!"
这话传到黛玉耳中,她反而不恼,只对紫鹃道:"随他们说去。如今我才明白,真心最是难得。"
月色如水,宝玉在怡红院整理书稿,忽见黛玉让雪雁送来新茶。茶香清冽,杯底沉着朵干制的芙蓉花。
茗烟好奇:"林姑娘这是何意?"
宝玉微笑:"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一刻,他深知在这红楼世界里,自己终于护住了最珍贵的缘分。
正是:
打醮风波明心迹,宁违权贵守旧盟。
但得佳人知我意,不羡鸳鸯不羡仙。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红楼梦之逆天改命》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ZR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